爲什麼有的奶奶總是想取代孩子媽媽的位置?

喵嗚oO

沒有哪個奶奶願意取代自己的兒媳婦兒的位置。對於每個家庭來說家裡的音樂奶奶都是把孫子孫女寵上天的人。不存在要取帶兒媳婦的。現實生活中,爺爺奶奶總是嬌慣著孩子在教育孫子孫女的問題上。與兒子,兒媳是有分歧的啊?他們是絕不贊成兒子,兒媳。對自己的孫子採取那種嚴厲的教育。過分的溺愛,必然要激發起。婆婆與兒媳的矛盾。其實這很正常,也很能讓人理解的。畢竟是血濃於水的關係。還有 那濃濃的血脈,真的是誰也阻擋不了的。所以說,還是好好的把家庭問題處理好。千萬不要傷婆婆的心,什麼事情要考慮婆婆的感受,委婉的把事情做好。這才是最巧妙的!



伊春美食美客

1. 因為奶奶也是孩子的爸爸的媽媽,所以內心對於自己的孫子/孫女總會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2. 奶奶在家裡屬於強勢地位,而兒子很聽話的話,那這樣的奶奶會忽略家庭之間的邊界,特別是孩子的媽媽剛生產完需要康復又沒有足夠經驗去照顧孩子的時候,奶奶會無意識地去替代孩子的媽媽去照顧孫子/孫女。

3. 媽媽太軟弱了,造就了奶奶的強勢。

4. 情感轉移,心理邊界不清。奶奶把對於兒子的愛,無意識中轉移到孫子孫女身上。 5. 奶奶尋找存在感。現在正在做婆婆的那一代人,年輕時往往很不容易,吃過苦受過累,一直沒什麼悠閒生活,也沒什麼興趣愛好,精神生活是相對匱乏的。退休後他們很容易感覺到沒什麼「存在感」。正好兒媳生了寶寶,老人對孫輩的,還多了個“隔輩親”的濾鏡。在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婆婆不知不覺中,就會大量的「自我價值感」投射到孫子女身上。

家庭成員裡每個人都有她們自己的職責,在履行自己職責的時候,可以對別人的職責提出建議和幫助,但是不要越線,只有保持清晰的邊界感,家庭氛圍才會是和諧美好的。家庭成員沒有邊界感或者是邊界感混亂,那這個家庭成員的關係就不會太和諧。


積極家庭教育

這是我身邊的例子!多多就是奶奶帶的,由於媽媽沒有奶,早早就斷了母乳。斷奶後所有的基本生活都是由奶奶照顧的,晚上也是和奶奶一起睡!前些天媽媽休假了,想帶孩子出去玩,奶奶不同意,說媽媽從來沒有照顧過多多,怕帶不好,生活起居都是奶奶一手照顧,所以她讓多多選擇,看願意跟誰在一起。畢竟孩子還小,才一歲半,媽媽平時上班忙,和多多又不親近,所以孩子想和奶奶待一起,多多的媽媽也是很傷心難過!無形中奶奶取代了媽媽的位置。

就以上事例反應出兩方面問題

一方面:是奶奶自私的原因導致,既然媽媽上班忙,奶奶願意帶孩子,那麼奶奶也應當在媽媽閒暇時把孩子交給媽媽帶,孩子肯定會和媽媽親近的,只是你太自私了,試想下長久下去,多多的性格會怎樣?

另一方面:是媽媽太軟弱了,造就了奶奶的強勢。

我不明白做奶奶的是什麼心理,做好自己奶奶的角色就好了,為什麼非要多管閒事呢,我以後也會做奶奶,但我絕不會把孫子孫女當做我的一切,我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想做的事。


果果愛媽咪

奶奶和媽媽搶身份,其實是有好幾種可能性的。

1. 奶奶控制慾過強。一般這樣的奶奶不僅僅是要搶佔媽媽的位置,也要搶佔其他家庭成員的位置,他們要讓自己在家裡要處於權力中心的位置才會滿意。這樣的奶奶帶孩子也會控制慾很強,對孩子有很多的規則和要求,相對刻板。面對這樣的長輩,硬來是不會有好結果的,因為放棄控制權對她來說是很痛苦的,可以靈活的把部分控制的權利交給奶奶,比如孩子每天吃什麼,剩下的規則可以一起來定製,同時媽媽要堅定的守住自己的身份感。


2. 奶奶想要補償自己的遺憾。很多老人在自己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可能由於種種原因會沒辦法好好的陪伴和照顧孩子,當家裡出現新生兒的時候,這份遺憾會被激起,很想要通過照顧新生兒來彌補自己的遺憾。這時需要理解她們的遺憾,多和她去聊一聊以前的事情,通過語言來表達理解和安撫她,而不是讓她直接通過照顧孫子來滿足自己的內心缺失。


3. 媽媽本身自己的身份感就不穩定。很多媽媽自己內心對於自己的媽媽身份就是不確定和不穩定的,尤其是對於新媽媽來說,這種不確定感其實是很常見的,需要時間來適應。在這段動盪的時間裡,新媽媽尤其需要來自丈夫的支持和幫助,她們需要充分的休息,但是並不能因為休息就剝奪了她們作為母親和孩子親近的機會。

我是echo小茵茵,一個有趣又有料的親子漫畫家。關於這個問題,歡迎大家在在評論裡和我一起討論哦~


echo小茵茵

我剛生寶寶的時候感覺就是這樣的:婆婆把兒子當祖宗伺候再來抱怨我,把孫子當兒子疼愛把我當後媽!我在家帶寶寶半年期間婆婆也作了不少,經常有意無意的說寶寶你不喜歡媽媽抱這麼喜歡奶奶抱啊!在家差不多半年都是我晚上抱著寶寶睡覺,寶寶四五個月的時候有三個晚上婆婆非抱孩子去樓上玩,結果孩子哭的上氣不接下氣的,我說孩子晚上都是我抱他開始認生了,孩子一直哭我抱過來了她還非搶過去抱著說寶寶肚子痛,給我寶寶貼肚臍又是喝藥水的,折騰一兩個小時不准我抱孩子去睡覺,我說我晚上抱著的時候孩子怎麼沒哭過,老公還罵我沒帶好孩子,氣的我直哭!過完年我就跟老公出來了,老公和婆婆都不願意我把孩子帶出來,我就想先給她帶一段時間再接出來。不到兩個月我回去接寶寶,剛到家寶寶七個多月坐學步車裡歪著腦袋看著我盯半天,當時心裡怪難受,我去抱孩子婆婆還不許我抱說孩子跟我不熟,在家待了幾天除非婆婆有點事情要不然都不讓我跟寶寶玩,而且我還發現寶寶目光呆呆的,七個多月還不能坐起來,那時候都5.1了婆婆還給寶寶穿兩套保暖衣加夾棉背心,看到這些我堅定了要自己帶寶寶的心了。本來也沒想過要婆婆幫我帶孩子,我既然選擇生了那就是自己的責任!婆婆百個不願意我帶寶寶出來,老公打電話跟她說了還是不願意,她把在家的親戚鄰居都找來勸我不要把孩子帶出來給婆婆帶,說是帶孩子多累多辛苦的,我問她們我年輕帶孩子都辛苦婆婆這麼大年齡帶嫩孩子不是更辛苦?後面又說婆婆一個在家帶孩子熱鬧點,我告訴她們婆婆下午打牌晚上跳舞那才叫享福呢。後面婆婆說不動我了就跟我吵,我說我跟你兒子離婚了就給你帶,她氣的臉都黑了,說是不相信我能把孩子帶好。之後打電話跟我老公說:你們一家三口開心熱鬧了,留我一個人在家孤零零的。如果是為了熱鬧讓她出來她又不願意,我不可能為了不讓她孤單就放棄對孩子的教養和健康吧!婆婆經常發視頻看孫子,特別喜歡遙控指揮我帶孩子。老公經常跟婆婆炫耀寶寶的乖巧,說寶寶看不到媽媽就吵,婆婆酸溜溜的說誰帶孩子 孩子就跟誰親的。真是搞笑,孩子不跟媽親跟誰親啊!後面帶寶寶回家過年公婆看孩子活潑可愛的也挺高興,他們有空就帶著寶寶玩,公公一個勁的喊累,也沒人說要幫我帶孩子了!呵呵!


誘默藍

這樣的奶奶一般都是和兒子的心理邊界不清,比如結婚前,生活起居像小孩子一樣,甚至兒子的內衣都給洗,兒子也凡事都問個媽媽意見,就這樣,當奶奶進入小家庭幫忙照顧寶寶後,就會不知不覺的想取代孩子媽媽的地位,想當小家庭的女主人,寶寶怎麼養要她說的算,家庭的生活習慣也要按照她的要求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婆婆費力不討好,爸爸像長不大的巨嬰,而媽媽會像外人一樣排擠出家庭的核心。造成家庭結構的失衡。

這樣的家庭對寶寶的成長極為不利,孩子的養育者是父母,老人只是來輔助,所以要學會放手,學會偷閒。爸爸和媽媽要不怕累,能做的事自己做,所謂孩子只有自己養了才是自己的孩子。才能使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養成良好的習慣!


伊伊媽媽2017

您好,我是暖心理諮詢師楊湛德,很高興為您解答。要知道奶奶也是從當媽媽一步步走到現在的,以及奶奶的個人性格,所以這當中就會有很多因素造成了有的奶奶就無法分得清自己真正身份的問題。

一方面因為奶奶也是孩子的爸爸的媽媽,所以內心對於自己的孫子/孫女總會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對於孫子/孫女總會充滿很多關心和愛護之心,身上的母愛關懷會因為孩子這可愛小生命誕生而被重新激活。奶奶就會對孫子/孫女特別地照顧和關懷。

一方面如果奶奶在家裡屬於強勢地位,而兒子很聽話的話,那這樣的奶奶會忽略家庭之間的邊界,特別是孩子的媽媽剛生產完需要康復,又及沒有足夠經驗去照顧孩子的時候,從而自己會無意識地去替代孩子的媽媽去照顧孫子/孫女。奶奶就會忘記了自己在兒子的家裡只是幫忙,提供合適經驗指導,而不是替代兒子兒媳去照料孩子。

一方面奶奶在以前照顧自己兒子的時候,因為自己上班工作或者經驗不足,沒有能很好給到兒子自認為能滿意的照料,特別是看到自己兒子現在的發展中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自己理想那樣很好,這時的奶奶會有很多內疚或者希望過去能重來。這樣的狀態下,奶奶就會不由自主地去替代孩子媽媽按自己的意願去照顧培養孩子。

一方面奶奶的責任心太重了,覺得自己有責任養育兒子,那同樣也有責任來養育兒子的孩子,也有責任來把兒子的孩子照料得更好,幫助兒子兒媳減輕生活的負擔,所以此時的奶奶內心會有一些焦慮感,更加會無視兒子兒媳的感受而強行干預兒子家庭的關係,形成了角色錯位。

一方面孩子的媽媽和爸爸對於家長權威沒有足夠認識和應對的時候,孩子爸媽會對奶奶一些破壞邊界的行為,比如照顧孩子時不管孩子爸媽的意見和想法,無法提出自己的反對,或者和奶奶好好談談照顧孩子的任務如何劃分,這也會造就了奶奶會越來越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小年輕就應該聽自己才不會出錯。

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孩子的爸媽就需要對自己照顧孩子的責任和困難有充分認識,不把養育孩子的責任假手於他人,同樣看到自己當下養育孩子過程中會遇到怎麼樣的問題,在和長輩充分溝通好彼此的責任範圍,再做好自己相應事情,不要讓長輩過分干預自己家庭的生活。同樣對於想完全替代兒子兒媳來照顧孩子的長輩要讓自己看清是什麼原因讓自己一再插手兒子的家庭,讓自己跳出這樣的怪圈,好好地來享受晚年和天倫之樂。

答者:暖心理諮詢師、釋夢師楊湛德


暖心理

寶寶出生,本來是件喜事,但是很多家庭反而是有了孩子各種矛盾就都出來了,正所謂以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娃一出生就都不好了。我自己也是這樣,娃出生之前相處還算可以,現在相敬如賓就行。


奶奶希望全面照顧孩子總想取代孩子媽媽的位置,實際上也是家庭中權力的爭奪。

我國心理學家寫過一篇文章解釋了這種現象,他認為在一個家庭中,照顧孩子讓孩子和自己親近實際上是一種權力,因為照顧孩子而產生的種種矛盾本質上都是婆婆和兒媳婦爭奪這種權力進而爭奪家中的控制權。

很多原因其實說得不好聽就是婆婆沒有把兒媳婦當一家人,一個家只能有一個女主人,婆婆跟媳婦都想成為女主人。婆婆認為這是自己家,自己那麼多年當女主人家庭的控制權都在自己手中,現在出現個女人跟自己爭奪,肯定不願意啊,兒媳婦嫁進門肯定也想成為女主人啊,要是自己在這個家一點說話權都沒有,誰願意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現象,婆婆表面上客客氣氣的,私底下會和小姑子,大姑姐議論兒媳婦,反正我是經常遇見的,我性格屬於比較軟弱,所以偶爾聽見了就當沒聽見。我也不會去爭論什麼,頂多自己生悶氣。大不了就相敬如賓。

  • 也有的原因是奶奶自私導致的,有些媽媽上班忙就讓奶奶帶孩子,媽媽休息的時候孩子就跟媽媽,奶奶就怕孩子跟媽媽親近了。還有就是媽媽太軟弱造就了奶奶的強勢。


當然這種想取代孩子媽媽位置的奶奶還是很少的,大多數奶奶都是心疼孫子,俗話說隔輩親,隔輩親。就算奶奶對兒媳婦再不好,對自己孫子也是盡心盡力的。主要也是自己心態原因吧。


小葵花媽麻課堂

首先強調,這種問題只是個別家庭存在!為什麼奶奶總給媽媽一種“想取代”的感覺呢?無非兩點,奶奶管兒子習慣了,認為兒子的所有事情都應該在自己“管轄範圍”裡;新手媽媽沒經驗,沒信心帶好孩子,再加上忙於工作,也就造成了“被取代”的感覺!

1、家有“媽寶男”,奶奶不僅“取代了”媽媽,甚至取代了爸爸!

有的奶奶一輩子習慣於操心兒女,強勢的性格,讓兒子慢慢的也屈服了,也習慣於“萬事有我媽”。談戀愛,媽說不行就不行;結婚,媽說娶她就娶她!這樣,奶奶就習慣了“兒子的一切都是我的!”

孩子生下來以後,奶奶會慣性的將對兒子的關注轉移到孩子身上。看著兒子兒媳婦怎麼帶孩子都不順手,餵奶都覺得姿勢不對,恨不得自己上陣去餵奶。

等兒媳婦上班了,孩子總還得老人帶。這下,奶奶總算找到“成就偉業”的地方了。每天全身心的帶孩子,從小還會灌輸一些“長大了別像你爸,沒出息”,“聽奶奶的話,長大了做個有出息的人”等思想內容。

兒子媳婦回來和孩子玩一會,奶奶在旁邊虎視眈眈,各種防備!因為這種家庭環境,這種性格的奶奶,他們不僅“取代了”媽媽,甚至“取代了”爸爸!

雖然他們也明知道並不能真正的取代誰,但他們只想趁自己還能動彈,好好的帶帶孩子,好好的教育一下,希望孩子將來比父母更好!

這種家庭,通常會碰上一個比較強勢的媳婦,然後婆媳矛盾就不斷升級。因為問題的中心其實不在孩子,也不在奶奶和兒媳婦,而在兒子身上!

如果媽媽沒時間精力,不妨讓奶奶帶一帶,或者可以讓姥姥帶一帶,但需要強調,孩子從小教育要按照爸媽的方法來。如果媽媽有時間精力,最好是自己帶!

2、第一次做媽媽,沒信心,沒精力,沒時間,造成了“被取代”!

帶孩子確實是一件累活,起碼比每天上班下班累多了。很多新手媽媽,分娩以後,坐月子,坐月子出來,休養的差不多了,就趕緊去上班了。一個原因是要趕緊掙錢,給老公分擔一部分壓力,另一個原因,累,煩,無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種情況“被取代”,媽媽往往也沒什麼怨言,反而會感激奶奶,盼著奶奶多帶幾年。但是,等幾年,孩子長大了,媽媽會發現,孩子怎麼這麼難管?爸媽說的話一句也不聽!而且和爸媽也不親近。

總之,造成奶奶“取代”媽媽的錯覺,除了奶奶強勢以外,就是媽媽自願讓位了,不管哪一種,其實對於孩子的教育都不好。想讓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陪伴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帶娃的那些事

有些家庭主要由奶奶來照顧孩子,所以孩子對奶奶比對媽媽還親,但這並不說明奶奶想取代媽媽,一方面奶奶確實很愛孩子,覺得照顧孫子是自己的責任,另一方面很多奶奶沒有界限意識,覺得孫子是自己的,兒媳是外人。


很多父母因為要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只能把孩子給老人帶,有的在一起生活,有的把孩子放在老家給老人帶,這就是留守兒童,不僅普通的打工者會如此,最近在節目中爆出的,黃聖依的兒子就由婆婆帶,孩子很依戀奶奶,對媽媽卻是一臉陌生。


這些孩子日常由奶奶照顧,當然和奶奶更親近,而奶奶心疼孩子媽媽不在身邊,會加倍的疼孩子。這些奶奶只是疼孫子,對兒媳倒不一定有意見。

至於另一種,就是傳統思想造成的,覺得自己是家裡的長輩,而孫子是為家族延續香火的,帶孩子自己說了算,不考慮兒媳的感受,會讓兒媳覺得婆婆取代了自己做媽媽的位置。

即使是一家人,也應該處理好界限和距離,並互相理解,避免因養育孩子引發家庭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