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看懂了少奮鬥20年(理論探討)

貨幣政策看懂了少奮鬥20年(理論探討)

1,繼續增發貨幣,會導致高收入者更富,低收入者更窮。

中上收入人群非常聰明,已經完成了戰略大轉移。大部分中上階層通過買房從銀行貸了大量的債務,幾百萬房貸司空見慣,手裡沒現金了,只有債務。他們最希望的就是貨幣大增發,債務稀釋。例如原來工資1.5萬,慢慢漲到2-3萬,債務就明顯的縮小了,一了百了。

大量增發貨幣會導致房價的繼續上漲,而中低收入人群現在還在攢首付,手裡有較多現金,債務很小,在大城市沒房子或房子小。如果房價繼續上漲,無房戶是最大的吃虧者。房價漲一下,他們十年白乾了。

2,收縮貨幣增速,失業增加,低收入者受到的傷害更大

目前,實體經濟不是特別好。大量的經濟活動實際是圍繞著基礎建設開展的,就是修橋修路修電網之類的。如果貨幣收縮,基建相關行業可能會失業增加。中高收入人群,知識文化水平較高,即使在本行業失業了,他們降低工資要求,再就業相對容易。

中低收入人群技能單一,大量的人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技能,主要就是在基建工地搬磚,以及上下游行業從事體力勞動。一旦失業,很難依靠工作技能快速再就業。很多人可能會去當黃牛,開黑車,擺地攤,放高利貸,反而增加各種衝突和糾紛。

3,貨幣政策維持現狀是很困難的

正因為現狀不如人意,才需要調整。這麼多年的貨幣中高速增長,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問題,特別是樓市暴利導致實體經濟失血,亟待改變。

無法細說的匯率問題,留給我們的戰略時間不多了,戰略空間已經接近警戒線了(省略一萬字)。

在貨幣政策中尋找對策,已經沒有什麼上佳選擇項了。我們應該進一步發揮財政政策對經濟的調節作用,通過積極財政政策,緩解貨幣政策造成的脫實就虛問題,充分鼓勵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保持經濟良好運行和提升經濟質量。

1,進一步對實體經濟減負減稅。目前看,實體經濟最大的問題是成本上升過快。國內市場是銷售價格上不去,成本高,盈利差。國外市場是因匯率較高,出口價格上升,越南和墨西哥的價格競爭力相對上升了。

國內工資是難以下降的,那麼最快的辦法是,在財稅方面為企業進行一定的減負,至少讓中小企業過下去,滿足一定的出口創匯和國內一般需求。製造業減產過快,會導致物價上漲。

2,繼續減免個稅,提升居民購買力。

3,暫緩對非急迫性行業的財政補貼,騰出勞動力,保持工資短期內平穩。過去十年,企業工資大幅上漲,超過了很多中小企業的實際承受力,技術升級資金的放緩,小老闆轉向高利潤的集資和投資,脫實就虛,亟待正視。

4,樓市嚴厲限購和高稅費,其實是雙刃劍。一方面阻止了樓市短期暴利,但另一方面導致無房青年買房更難。這個問題,各種看法都有,我不說了。以各地方有關部門看法為準。

5,政府財政支出要適當偏緊了。在經濟形勢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增加居民企業的蛋糕,那麼政府蛋糕要暫時縮小一點了。這個也省略一萬字。

6,對企業家要有容錯的態度。一張嘴就是幾十億幾百億的大老闆畢竟是個別的,他們再富,也就是少數高管跟著富了。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才是國民經濟穩定就業的根本。有關部門的基層人員,對小老闆要寬容一點,遇到各種事情,只要不是涉及健康和環保,儘可能是教育為主,罰款為輔,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一棍子打下去,罰的他們一年白乾,也不一定是最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