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紀念幣的行情如何?

用戶6340615329076

你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國發行的紀念幣有貴金屬紀念幣和流通紀念幣兩種,貴金屬紀念幣一般都發行量較小,價值於面額不符。大多也不公開銷售,一般情況我們還不知道就落入內部人手中。並且很少流落到市場上交易,這裡就不提了。


流通紀念幣,自1984年第一套建國35週年紀念幣以來,已經發行過110套。前幾年市場行情比較火熱,但是最近幾年,銀行發行的紀念幣動輒幾億的發行量,大大打擊了人們的收藏熱情。近來行情也是不溫不火,尤其是這幾年發行的生肖紀念幣,價格幾乎接近面值,溢價很小。

這裡我從網絡上面整理了一些最新的行情,可能不算太全,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這個行情應該是最新行情了,當然收和售肯定也有一定差距,至於說去哪交易,全國各地應該都有錢幣市場,或者上一些錢幣網站。

就說這麼多,祝您收藏愉快!萬事如意!咱們一起交流學習。


垚林收藏

自發行建國35週年紀念幣起,拉開了發行各類紀念幣的序幕,其中涵蓋政治、體育、建築、動物、生肖、航空、教育、人物、歷史等紀念主題,有110種之多,歸納為兩大類:“精製流通紀念幣”和“普制流通紀念幣”。



紀念幣,顧名思義是紀念用幣,具備保值功能,同時兼具藝術、經濟、欣賞、歷史等隱形價值,是反應我國各歷史時期人文風貌的完美藝術品,蘊含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紀念幣發行早期被炒得“風生水起”,許多普通民眾排隊、預約,兌換樂此不疲,那麼是什麼吸引她們如此執著呢?當然是利益驅使了。最初紀念幣發行量非常小,全國就幾百上千萬枚而已,擁有紀念幣就是財富,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

但是近幾年各紀念幣發行量越來越大,動輒幾個億的量,與“物以稀為貴”市場規則相違背,因此民眾熱情大大減弱。有專家分析稱,自2016年我國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藍子後,為人民幣國際化鋪路開道,中小面值貨幣硬幣化成為必然,因此用紀念幣來過度,有助於大眾先了解再慢慢接受。



這種分析是站得住腳的,如果真是這樣,以後紀念幣大量發行是常態,我們的投資思維必須隨之轉變。那麼是不是紀念幣就不值錢了,當然不能“一概而論”的。紀念幣市場與人民幣市場已經完全接軌,操作起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那些“精製紀念幣”珍稀品種依然會被炒作,“普制紀念幣”有保值功能,沒有退市一說,比人民幣有保障,只要不過分追高買,風險相對比較小,但享受高溢價的日子,只怕是一去不復返了。
“精製紀念幣”也就是金銀紀念幣,發行量比“普制紀念幣”小得多,一般人是難見到,但流入收藏市場的也不少,升值潛力比較大。再就是發行比較早的,有特殊歷史意義的“普制紀念幣”,應該也有不錯的升值潛力。比如:建國35週年紀念開門幣、寧夏30週年和西藏20週年紀念幣、大熊貓紀念幣、“和”字文化全套紀念幣等。


逆水舟話收藏

紀念幣為紀念國際或本國政治、歷史、文化、體育等方面重大事件,傑出歷史人物,珍稀動物等。由中央銀行發行。按性質分為貴金屬紀念幣和普通流通紀念幣。

貴金屬紀念幣因價格相對較高,是小眾收藏,其市場行情一直不溫不火。

普通流通紀念幣,自84年10月開始發行至發行建軍90週年紀念幣,我國已發行普通流通紀念幣108枚(套)。紀念幣面值最小是六運會一角三枚,面值最大是生肖猴10元。發行量最少的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三十週年,只有156萬枚,發行最多是生肖猴,5億枚。

普通流通紀念幣由於設計製作精美,題材廣泛,深受廣大收藏者喜愛。自生肖猴5億枚,天量(目前看)發行,是對紀念幣收藏者熱情的打擊。畢竟現社會上還無法普遍接受流通紀念幣作為普通貨幣進行流通交易。當下發行的紀念幣基本沒有消耗,發行量就等於存世量,限制了紀念幣的升值空間。

收藏的目的之一就在於藏品的保值增值,紀念幣也不例外,好在央行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今發行的生肖狗,發行量就只有3億枚。

隨著流通紀念幣不斷髮行,流通紀念幣收藏隊伍不斷壯大,流通紀念幣市場行情現雖低迷,還是可以期待。





若水我行我素

現在紀念幣因發行的天量,使得市場不堪重負,受猴幣5個億,狗幣3個億的拖累,整個紀念幣板塊處在休整期,影響最大的是普通生肖紀念幣,央行如若不改變發形方式,讓流通紀念幣真正在市面上流通,否則失去其發行的意義,紀念幣被大眾看好的一項收藏品也會步入郵票的後塵,逐漸會淡出人們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