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風口正盛,成新媒體贏利增長新熱點丨最頭條

知识付费风口正盛,成新媒体赢利增长新热点丨最头条

2018年6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主辦的《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No.9(2018)》發佈會在京隆重召開。

藍皮書指出:內容價值持續迴歸,知識付費成為新媒體贏利增長新熱點。

01

藍皮書指出,2017年,知識付費市場延續了2016年的快速發展勢頭,知識付費用戶規模持續擴大,2017年底達到1.88億人,較2016年的0.93億人,增長了102.2%;知識付費收入顯著增長,顯示了我國知識付費市場的高速增長勢態,知識付費的風口將持續。

02

2017年知識付費用戶群體以月收入在5001~8000元的中等收入的年輕群體為主,主要分佈在一、二線城市。

從收入分佈結構來看,34.8%的知識付費用戶月收入在5001~8000元,說明知識付費用戶群體主要集中於中等收入人群。一方面,中等收入群體有著較多的中產焦慮困惑,對於提升自身發展能力的知識“乾貨”有著強烈的知識付費意願;另一方面,其有一定的知識付費能力。

從地域分佈結構來看,主要集中於一、二線城市,一、二線城市的中等收入群體數量龐大,同時高房價和教育醫療健康方面的中產焦慮困惑程度高。

知识付费风口正盛,成新媒体赢利增长新热点丨最头条

發佈會現場圖

03

從年齡分佈結構來看,主要年齡層分佈在21~40歲,該年齡層主要為“80後”“90後”人群。“80後”“90後”人群屬於職場新人或企業中層,這部分人群在工作中對知識儲備或者實用技能的要求較高,但其碎片化的休息時間無法支持連續的課程學習,更無法在海量的網絡內容中及時篩選所需知識,而優質付費內容為其提供了良好的學習資料。

04

目前,知識付費產品形態多種多樣,主要媒介形態有文字類產品、音頻類產品、視頻類產品和媒介融合類產品等;具體的知識付費產品形態又包括音頻錄播、圖文分享、在線問答、視頻直播、視頻錄播、付費傳統媒體等。

基於用戶越來越細分的需求,知識付費產品的形態也呈現多元化的態勢,當前的產品不僅僅侷限於線上,如在行等既提供線上預約,也提供線下一對一諮詢服務,因此知識付費產品也出現向線下延伸的趨勢。

知识付费风口正盛,成新媒体赢利增长新热点丨最头条

《新媒體藍皮書》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唐緒軍於會上發佈總報告

05

從付費用戶對知識內容類型的偏好和購買使用目的來看,2017年,用戶群體主要偏好實用型知識內容的付費。

偏好金融財經內容的用戶佔比高達46.2%,偏好教育培訓內容的用戶佔40.1%,偏好消費理財內容的用戶佔34.8%,偏好IT科技內容的用戶佔32.3%,這四類內容均屬當前一、二線城市中等收入的“80後”“90後”用戶群體(有關中產焦慮)重點關注的實用型內容,同時由於這四類內容的知識專業性較強,需要相應的專業知識生產者針對當下中產焦慮的實用型內容做“大眾化”解讀。

對於這類知識的“頭部內容”,主要知識付費用戶群體有意願為其“買單”,以提升時代背景下個人和家庭的社會適應力。

知识付费风口正盛,成新媒体赢利增长新热点丨最头条

《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No.9(2018)》書影

06

從付費用戶對於知識內容媒介呈現形態的青睞程度來看,2017年用戶群體主要青睞於音頻類知識產品的付費。

使用知識付費產品的用戶中,有41.6%的人群正在使用音頻類知識產品,並且有45.4%的用戶表示未來傾向於使用音頻類知識付費產品;而選擇視頻、文字等其他媒介形式知識付費產品的用戶比例均低於40%。這說明知識付費用戶在選擇媒介類型時更加傾向於音頻類產品。

在2017年付費內容購買指數前十名中,70%為音頻類產品,有六項最受歡迎的產品來自綜合型音頻分享平臺喜馬拉雅FM,而喜馬拉雅FM也憑藉音頻類知識付費產品成為2017年知識付費市場的一匹“黑馬”。

音頻類知識付費產品受到消費者青睞的主要原因是用戶在使用音頻產品時只需要調動其聽力,極大地方便了一、二線城市年輕中等收入用戶群體在上下班等候和乘坐城市公交、地鐵過程中碎片化、多元化的在途生活場景,成為其最方便使用的知識付費產品。

知识付费风口正盛,成新媒体赢利增长新热点丨最头条

發佈會現場圖

07

從付費用戶對知識內容的定價接受程度來看,2017年用戶群體的價格付費意願傾向於200元以下的低價定價策略。

2017年知識付費用戶實際的單項消費額度多在200元以下,這一區間佔總人數的70.2%,而目前大部分知識付費產品的訂閱價格為199元/年,這與知識付費用戶的實際消費意願相一致,說明了現行的知識付費產品定價策略較為合理。

82.3%的知識付費用戶對單項產品所能接受的最高價格集中於300元以下,這說明大多數用戶對知識付費產品更願意接受小額付費,未來的知識付費產品價格也不宜過高,平臺在制定價格策略時要衡量知識生產成本與用戶可接受的價格之間的關係,主要走平民化的定價路線和中低定價策略,以便在短期內快速獲取規模化贏利的用戶基數,並增強付費用戶的持續購買意願,促進知識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在“後真相”時代,呈現客觀事實、深度信息的報道顯得格外珍貴。不僅是在新聞媒體領域,在任何新媒體產品領域,內容的價值都不容忽視。

隨著內容付費領域的不斷拓展,知識IP和知識領袖不斷湧現,短視頻和音頻將成為內容付費行業的主要產品形式。然而,如何確保知識付費產品的高打開率將成為一個重要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