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真3假6张图片对比学习古玉表面灰皮,提升古玉收藏眼力(干货)

3真3假6张图片对比学习古玉表面灰皮,提升古玉收藏眼力。灰皮鉴定在古玉收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灰皮形成原理,识别真假灰皮,对我们收藏古玉十分重要。

一、灰皮形成原理

3真3假6张图片对比学习古玉表面灰皮,提升古玉收藏眼力(干货)

真品1

灰皮,其实是一种视觉效果,笔者曾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重点阐述了灰皮与鸡骨白的形成机理。透闪石分子表面的结构水在特殊环境下,会发生逸失,失水后的分子表面,出现间隙,对入射光线产生漫散射,于是出现灰蒙蒙的视觉效果,俗称灰皮。

3真3假6张图片对比学习古玉表面灰皮,提升古玉收藏眼力(干货)

真品2

如果结构水继续发生逸失,灰皮现象进一步加剧,这时候就会呈现鸡骨白效应。因此,鸡骨白其实是玉器表面失水的视觉效果,并非钙化,经过检测,鸡骨白后的玉器表面,钙的含量并没有增加。

3真3假6张图片对比学习古玉表面灰皮,提升古玉收藏眼力(干货)

真品3

了解了灰皮的形成原理,也就不难明白,结构水逸失才是产生色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特殊的墓葬环境下,比如高温,玉器表面机构水跑得快。地方玉要比和田玉更容易产生灰皮现象。

二、看仿品,学鉴定

3真3假6张图片对比学习古玉表面灰皮,提升古玉收藏眼力(干货)

仿品1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灰皮的形成,主要是失水造成的。而现代仿品,已经失去了古玉所处的环境,时光也难以倒流,因此不可能出现灰皮,只能进行仿制灰皮。

3真3假6张图片对比学习古玉表面灰皮,提升古玉收藏眼力(干货)

仿品2

仿制灰皮,一般利用强酸(常用氢氟酸)对玉器进行浸泡,强酸会短时间内对玉的表面产生腐蚀,经过腐蚀的玉表,分子结构遭到破坏,结构松散,产生白化现象,更有甚者,造假者在腐蚀后的玉表涂抹化学制剂,产生白色视觉效果。

3真3假6张图片对比学习古玉表面灰皮,提升古玉收藏眼力(干货)

仿品3

通过真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真品的灰皮深入玉肌,且存在深浅变化。玉是非均质体,不同部位,玉表结构水逸出的程度不同。而仿品是整体腐蚀,即使有局部腐蚀,边界处也会呆板,没有扩散,这是鉴定真伪的关键(划重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评论转发收藏,也可以关注我,一起来养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