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和義大利的普通人會買奢侈品嗎?

用戶126359409

我在意大利學習生活了很多年,說一說意大利這邊的情況。

眾所周知,在意大利買奢侈品,價格相對是低廉的,而且這邊最普通員工月工資也有1-2千歐,他們想要買一個奢侈品包包,絕對是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在地鐵站還是公交車站,你也總能遇到幾個揹著奢侈品包包出來逛街的人,所以若普通人指的是這類工薪階層,那麼他們是會買奢侈品的,而且輕鬆可以買得起。


那為什麼意大利奢侈品大家幾乎都買得起,但卻並沒有爛大街呢?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在這邊買奢侈品不是看你買起買不起,而是看你的身份地位和社交場合是否需要奢侈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那些買奢侈品的人,大多是一些工作穩定的白領階層,他們有一定的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在他們出席一些比較重要的場合時,他們就會穿著佩戴一些奢侈品以提升自己的氣場和顯示自己的品味。不過這一類人群,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他們是很少穿戴奢侈品的,一年中去奢侈品店購物的次數也不多,對他們來講,性價比才是關鍵,雖然能買得起奢侈品,但卻並不捨得花大量工資去購買,有幾套能出席重要場合的服飾就夠了。




除了這些工薪階層,意大利還有一群普通人:剛入職場工作狀態不穩定或失業在家的年輕人,意大利經濟危機持續影響了好多年,這一類人群在意大利的規模也是相當龐大的。別看他們很多人失業在家,但因意大利的福利政策或者家庭的幫助(意大利盛產媽寶男,三四十歲還在家裡啃老的大有人在),他們每月還是能拿到不錯的“薪水”的,對這些人來說,他們是不願意花錢去買奢侈品的(其實如果他們真的想買,除了日常開支,攢兩三個月錢也是能買到的,但因覺得不值,所以幾乎不會有人這麼做),他們更願意花錢買一些物美價廉的“地攤貨”,強行購買奢侈品反而會容易和朋友來開距離。


所以呢,在意大利,普通人是會買奢侈品的,但具體買不買,主要取決於自身的身份地位和社交需要,而不是取決於錢的問題。意大利的奢侈品是很便宜,但意大利人還是更偏愛高性價比的普通貨。




意大利生活小百科

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凡是精神正常的,絕對不會買。

奢侈品是用於各層次社交場合的行頭,極其昂貴。如果你混跡於中上流社會,這就是生活必需品,像空氣和水一樣重要。因為這事關個人社會地位的身份認定。所謂的人上人吧。

但是,如果你穿戴著奢侈品,滿大街招搖,在法國絕對不會有人鳥你,反而會遭人鄙視,絕不是嫉妒你喲,而讓自己十分難堪。

況且有部分極小眾的牌子,是必須圈內朋友介紹,成為會員,再預約的私人定製。而LV等所謂大牌,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奢侈品,真正的奢侈品,還真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的。

而且,奢侈品與持有者的文化水準,風雅程度,也成正相關的聯繫。最簡單的說,你一開口,你的牙齒夠不夠白,夠不夠整齊。總之,人要稱得起這一身行頭才得。不然就真得比撅腚的猴子,還可笑。

再有,如果你沒有一整套的奢侈品包裝搭配,哪怕就缺一個小小的胸針,香水選錯了,絲巾的打法不對,面料顏色搭配錯誤,都會讓懂行的人,覺得是個傻子在裸奔。大把的金錢,卻因細節失誤,換來無理粗野的惡名,不值。

更要命的是,奢侈品的時效性,因為不停有新款出現,你要是缺錢跟不上潮流,就會成為上流社交圈的笑柄,打腫臉充胖子的人,這樣活著很累。“項鍊”裡,馬蒂爾德的教訓是很深刻的。包法利夫人的人生悲劇也是很恐怖的。

法國人素質齊平,絕不會尖酸刻薄的當面批評,但論腹誹的程度,全世界無出其右者。自以為,以奢侈品來撐起自信,換取好感,其實人家,只是想讓你,付錢快滾而已。

所以,我所見的一般的法國人,普羅大眾可以說,一生都不會買任何奢侈品,大街上都是廉價的休閒穿搭。這就是因為,他們自己骨子裡恪守的,社會和文化的定位。而理解了這個,當你再看到,有人挎個鉑金包上班,去擠地鐵,吃路邊攤,就不會再有任何豔羨了,因為這實際上,是極傻缺的行為。

意大利法國,尤其是意大利,假名牌很多,比如佛羅倫薩,市中心整條街,到處都是賣假名牌的,為什麼沒人管,因為意大利人和法國人,基本不買自己國家的奢侈品,多是國人,東歐人和俄羅斯人,買回去炫耀的。

這些假貨有的可以亂真,還多是“同胞自己人”的地下工廠生產的,再以made in italy 迴流國內,以數倍的高價在網上販售。所以,有閒錢買這些,來路不明的勞什子的人,也是活該破財,這也算是黑吃黑。

可是,為了買個LV包包,吃半年泡麵的女孩們就可憐了。騙子不只是花言巧語,喝你的血汗,還讓你愉悅,才是實質。

最後,能不能真正擁有奢侈品,其實是一個挺殘酷的問題,這就像,追問有多少人,可以真正的實現,階層的躍升一樣,這實在讓普通人氣短。因為奢侈品和社會地位,階層出身一樣,沒錢固然不可以,但只是有錢,也一樣不行。


鑽石鼻子

在法國生活多年,可以肯定地說,法國人買奢侈品的極少,跟所從事行業有關。

我在一家法國大型公司IT工作過幾年,只見過一個管理層用chanel包包。隔壁辦公室一個女的買了一雙300歐的鞋,公司都傳她太能買了。

從事金融工作的還是會買的。但這是法國的金領,年收入10萬歐以上。

奢侈品店員也會買,他們的收入不高,基本在2–4千歐每月,但你做到這個行業了,多少還是會買點。

其餘教師醫生公務員幾乎沒有買的。個別買的也就買個lv基本款,那是真心喜歡的。


可以很肯定的回答這個問題,當然會。

購買奢侈品不光是有錢人的權利,那些經濟基礎一般且對時尚有自己熱衷的人同樣會定期購買一些奢侈品。這個現象不僅是在國外,在中國也是同樣如此。我們經常會看到有的大學生或者一些公司的基礎職員穿大牌,難道她們就一定是富有的嗎?所以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在法國和意大利的家庭中,大家除了會購買日常的生活用品之外,也會不定期的購買一些奢侈品。這不會受經濟條件決定,會跟很多因素有關。

比如法國和意大利的奢侈品會定期有很大的折扣,這個時候很多家庭會提前做好準備,在打折期間蜂擁而至為家庭購買很多奢侈品。其實奢侈品並非我沒想象中的那樣昂貴,在國外人的眼中,奢侈品是比平常物品價格稍高一些的產品,很多人也願意花多一些錢為自己選購一件心儀的奢侈品。這種心理不因為對方的經濟是過好還是一般,只要喜歡,都會隨性去選購。這也跟國外的文化有關係。中國講究含蓄內斂,而國外則注重隨性張揚,所以一水土養育一方人,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張馳ChiZhang

普遍來講,身邊30歲以下的年輕人很少買或者根本不買,一是覺得設計醜,二是覺得性價比不高,也並不需要充門面。但是偶爾會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看到一些“弱勢”群體的年輕人帶個G牌棒球帽,背驢牌包啥的,必帶Logo。


Mayunaise

當然會啦

Prada,Gucci,LV,Chanel這些品牌都是意大利或法國原產,價格比中國便宜很多,偶爾還會有折扣。

另外,歐洲收入和中國比不是一個水平,我們眼中的奢侈品對他們也許就是稍微貴點的日用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