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筆談137:面對真宗皇帝裝神弄鬼,兩名天才人物做出不同選擇


宋真宗趙恆從泰山封禪歸來不久,朝中就開始有了反對意見。

提反對意見的有知制誥王曾、趙恆府邸舊人時任殿前都虞候的張旻等人

連中三元的王曾

我們來看看王曾。

這王曾在七年前的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即解試、省試、殿試皆第一),是個不世出的人才。

宋史筆談137:面對真宗皇帝裝神弄鬼,兩名天才人物做出不同選擇

為什麼這麼說?

狀元難得,連中三元更難得,一千多年的科舉考試中連中三元者僅十餘人,可謂鳳毛麟角,百年一遇。尤其是在王曾考試那年,當年雲集京師參加省試的有近1萬5千人,而知貢舉陳恕特別吝惜名額,總共賜進士及第119人,錄取比例不到百分之一!

為示公正還專門初試一場,刷掉一大批人。初榜公佈,考生大譁,京師街頭充滿了憤怒和哀怨。有人編寫歌謠詛咒陳恕,有人雕刻陳恕的木像並塗上血扔到庭院中,還有人紮了草人題上陳恕大名,擺在大道上拿鞭子抽打。

就是在這樣嚴酷的競爭下,王曾榮獲省試第一!而後殿試時實行“糊名考校”,即閱卷前小吏將考生姓名、籍貫用紙條糊上,只留編號,以防考官與考生串通作弊。結果殿試唱名,王曾還是第一。

宋史筆談137:面對真宗皇帝裝神弄鬼,兩名天才人物做出不同選擇

這麼一個天才,深得呂蒙正、李沆及寇準、王旦的器重,還被李沆選為女婿,被寇準專門破格提拔

王曾認為,既然封禪結束了,此事就應告一段落,也就沒有必要再勞民傷財建造昭應宮供奉什麼天書了。

趙恆的滿腔熱情被他們一盆冷水潑下,差點就要被澆熄滅。

又一個天才式人物

怎麼辦?這次為皇帝挺身而出,為他出謀劃策、解決難題的人是丁謂。

在封禪過程中,丁謂的精明強幹給趙恆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趙恆剛將他從權三司使的代理職務扶正。

為便於全面理解這個人,我不得不為丁謂插入一個專門介紹。

這是一個天才式的人物:聰明機敏,多才多藝,過目不忘……,諸多褒義詞都可以用在他身上

宋史筆談137:面對真宗皇帝裝神弄鬼,兩名天才人物做出不同選擇

才氣外漏的他,很早就聲名遠揚,深得文人領袖王禹偁的推重,他寫的文章被王禹偁認為“自唐韓愈、柳宗元后,二百年始有此作”。

他還是一名精明強幹的官員。進士及第步入政壇後,他充分展現出自己的才幹,無論是平定蜀亂,還是抗擊契丹,他都有勇有謀。

他最主要的才幹和政績,卻體現在財政上

一句話概括他:明明可以拼文才,卻能跟人比膽量比謀略,最終還在財政上勝人一籌。好一個“斜槓青年”!

這樣一個全面、精幹的官員,自然是深得器重、步步高昇。

他的前期升遷離不開寇準的重用

宋史筆談137:面對真宗皇帝裝神弄鬼,兩名天才人物做出不同選擇

年少得志、自負才高的寇準,對同樣有才的丁謂十分看重。他曾經專門把丁謂推薦給宰相李沆,但李沆一直壓著丁謂

為此,寇準還特意去質問李沆,丁謂如此能幹,我又屢次推薦,為何你始終不重用他呢?難道是他才幹不夠,還是他對你說話不中聽啊?

寇準這是為丁謂出頭,而且冒著得罪李沆的危險。

李沆語重心長地說,像丁謂這樣的人,有才是不用說的,但是你注意他的為人,不重用還好,一旦提拔了,使他位居人上就會不得了!

寇準不以為然,還質疑道,那你說像他這樣的人,你能夠永遠使他屈居人下麼?!

李沆笑笑說,你不信?等來日後悔,你再想想我說的話!

丁謂並未被年老的李沆壓制多久。因為他的踏實、他的勤勉、他的才能以及寇準的欣賞,無論哪一項都能讓他脫穎而出

等寇準罷相時,他已位居權三司使,逐步接近帝國政壇高層。

寇準看人很有意思,比較注重個人才幹。張洎有才,丁謂也有才。可能他有信心掌控住這些人,只要他們辦事能力強,並不在乎他們的道德。

可惜他沒明白的是,中低級官吏看才,高級官員看德

懷才就像懷孕,時間一長,就能看出來;品德卻像內分泌系統,不到關鍵位置和關鍵時刻,無法明察。

他為帝國選拔的不是中低級官吏,而是帝國今後的宰執。隨著對方地位的提高,誰還會受你掌控?等到他們能夠獨立影響甚至制定大政方針時,德不配才的危害將會逐步顯現。

對張洎,他看走了眼;對丁謂,他也看走了眼。

很快,丁謂的聰明、逢迎令皇帝趙恆大為欣賞;但同時,他的德行、他的舉措一步步將帝國政壇引入暗黑之中

丁謂逢迎

面對王曾等人反對建造昭應宮,趙恆找來丁謂,想看看足智多謀的他有何良策。

丁謂說,陛下富有天下,建造一座昭應宮來供奉天書算什麼,有何不可呢?而且,建造這宮殿還有一個目的,陛下現在不是還沒有皇子嗎?正好藉此祈福!群臣不知陛下心意,如果誰還反對,就請陛下將這兩條理由告訴他們!

宋史筆談137:面對真宗皇帝裝神弄鬼,兩名天才人物做出不同選擇

趙恆一想,對啊,朕的五個兒子全部夭折,最大的也不過活了九歲,這難道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嗎?自己要想江山永固,自然要祈福。

很快,丁謂這個計策面對宰相王旦發揮了它的威力。

王旦上了一封密疏,意思跟王曾差不多。

趙恆把丁謂說的話原封不動地奉送給王旦,然後看著王旦,想看看他什麼反應。

王旦立刻緊張了,皇帝的話綿裡藏針。如果再堅持反對他建宮,就是不希望他祈福,言外之意就是詛咒他沒有子嗣,那大宋帝國如何傳承?

作為臣子,別說反對,就是存有這種心思都不應該!對於建宮,王旦從此不再發一言。

趙恆就如有了利器,此後無論是張齊賢還是其他人反對建宮,他都將這理由一擺,看誰還敢再爭?

見計謀奏效,趙恆於1009年四月專門下詔:由新任三司使丁謂為修昭應宮使、翰林學士李宗諤為同修宮使,皇城使劉承珪為副使。

光京城建宮還不夠,之後他再下詔:全國各地建天慶觀,以答謝天書下降,供奉三清玉皇。總數達到1000多所。

宋史筆談137:面對真宗皇帝裝神弄鬼,兩名天才人物做出不同選擇

他將建宮事宜全權委託給丁謂了。

面對如此龐大的工程(據後人記載,昭應宮——後改稱玉清昭應宮,堪比秦朝阿房宮),丁謂全力開動,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京城內取土難,那就到城外去取,其它建築材料就發動全國各地收羅;土石運輸不方便,那就挖溝,將運河水引入工地,調撥船隻運輸;工程量大,那就多調集軍民,不分晝夜寒暑,數萬人一起施工。

丁謂就像一個手持鞭子的監工,不停地抽著這些軍民,讓人不能有絲毫懈怠和偷懶。

別說這些幹體力活的,就是管理層都有因此辭職不幹的,連趙恆都覺得丁謂的勁使猛了。

在他這種高壓政策和嚴格要求下,耗費無數民力物力財力的玉清昭應宮,提前了一半時間完工,總共用了七年。


多謝欣賞。讀完此篇,如仍感興趣,敬請關注本號(紀巖松),後續連載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