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陕西乾县90后作家薛咏雪《五峰山的一曲哀歌》

文/薛咏雪

在陕西省乾县境内有一座石头山,名叫五峰山。距县城23公里,位于乾县东北界,北扼永寿,东邻礼泉,以五峰并峙而得名。山脚下有一个小镇,因风水上山南水北为阳之故,故称为峰阳镇。这也是我的家乡,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

“五峰叠翠”是五峰山上一道奇观,也是乾州八景之一。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午后,柔柔的阳光穿过层层的雾霭,洒遍五峰山的全身。她身披金光,光芒万丈。这时再看五峰山,她犹似身在烟中雾里的美人儿,五座山峰层层叠翠,美不胜收。

美文|陕西乾县90后作家薛咏雪《五峰山的一曲哀歌》

我对五峰山的了解主要来源我的母亲。母亲小的时候家中贫困,姊妹较多,吃了上顿没下顿。母亲为了不拖累家里,自己常背着干粮跑到五峰山上去挖山药,以补贴家用。母亲说那个时候挖山药的人多,山上到处是人,药都快被挖光了!但没办法,要生活就得出去挖,挖别人遗漏掉的。母亲说,那时候山后面的林子很深,植物繁茂,绿水滢滢,郁郁葱葱。她们一伙人挖药累了就跑到有寺庙的那个地方,那儿有汪古泉,泉水清澈,泉底常有一两只青蛙。她们就舀点泉水就着干粮吃,现在想起来泉里的青蛙心里特别不舒服,但在那个条件艰苦的岁月里,谁也没有嫌弃过。

美文|陕西乾县90后作家薛咏雪《五峰山的一曲哀歌》

后来我有机会翻阅《乾县县志》,上面是这样描述五峰山的:上有灵湫,祷雨多应。今有宝泉寺、洋人房、石炕、凤凰窝等十二处景观,是旅游、观光、登山、狩猎、休闲、避暑的佳境,据《民国.乾县新志》记载“外国人伏天多避暑于此”。宝泉寺应该就的母亲喝水的那个寺庙,听母亲说那里面住着一个和尚,没有耳朵。我对那个地方一直有种神秘感,神秘的寺庙,神秘的和尚,一切都那么的神秘!石炕和凤凰窝是我最常听到的,石炕是一块从山上凸显出来的石头,长宽高均约为一米五左右,上面不知是哪位先辈书写的文字,多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关于凤凰窝,这还得说起一段著名的传说。

美文|陕西乾县90后作家薛咏雪《五峰山的一曲哀歌》

传说唐高宗统治时期,自觉身体不好,刚以继位就想着为自己和皇后修一座寝陵,用以埋葬自己和皇后。他把这个想法告诉给武则天,武则天也有这个意思。于是两人就商量着遴选陵地之事。当时天下最著名的风水先生是袁天罡和李淳风,武则天召见了他们,当殿传下御旨,要他们花三年功夫走遍全国各地选好陵址。二人领旨后即刻离开长安,袁天罡从北门出城,李淳风从南门出城,走遍了全国名山大川,看完了郡县风水好地,经过长途跋涉,认真挑选提前完成了任务。第二年就先后交旨,两人分别带领着李治和武则天的人马,同时向自己遴选的陵址走去。当他们到达后发现双方的陵地选址竟然相同,就是今天乾县境内的五峰山。两方各不服气,袁天罡说我在选定的地方埋了一枚铜钱,李淳风说我在那钉了一颗钉子。刨开后发现,李淳风的钉子正好不偏不倚的钉进袁天罡的铜钱眼里。在场的大臣们都惊呆了,回去后如实禀告于武则天,武则天大喜,宣告择日动工。但就在动工当日,一名工匠不慎惊动了此地栖息的凤凰,凤凰一路南飞,飞到了今天乾县境内的梁山上。由于惊动了凤凰,破坏了这里的风水,所以陵墓才不得已迁往不远的梁山。

美文|陕西乾县90后作家薛咏雪《五峰山的一曲哀歌》

那个凤凰飞走的深窝就是凤凰窝。传说毕竟是传说,多存在浪漫气味,五峰山是不可能成为陵墓的,因为她是座石头山。以当时的人力物力及科学技术,还无法达到大规模开采。

但现在不同了,现在的雷管炸药别说一座小山,就是秦岭也能给炸平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物质文明快速的发展,到处的修路,到处的架桥。城市中的高楼大厦一夜间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整个世界都在转动着,都在忙碌着。农村人口大量的涌进了城市,甘愿充当城市这台庞然机器的零碎部件,用自己的血汗来推动城市系统的运转。这简直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观。

在这次大规模的改造中,五峰山难逃厄运。她的身体被分割了,粉碎成一块一块,运到了福银高速的修建中,运到了水泥厂的焚烧炉中,运到了城市的高楼大厦中。现在的她,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为了阻止她的毁灭又发生了多少悲剧和惨事。

美文|陕西乾县90后作家薛咏雪《五峰山的一曲哀歌》

前几天回家,发现运送石料的汽车突然少了。细问才得知,国家要治理环境控制开采了,不免欣然称快。“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山。”这才是可持续发展道路,青山不复,要银山何用?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共生共长,不做为了利益破坏环境的事。

愿五峰山的哀歌不再重奏!愿五峰山的悲剧不再重演!

法律顾问:陈刚律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