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本来是六大名著?因为误会少了2本,你知道是哪2本吗


提起四大名著,许多人都会津津乐道,都知道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统称,但很少人知道,四大名著的出现,竟然是来自一个误会,最初有六大名著。

​建国前,中国的文化家们将我国文学史上具有跨越性的六本文学作品统称为六大名著,建国后,享有很高声望的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其中四本,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接下来,其它文学社也陆续出版了这四本名著,所以后来这四本名著渐渐被称为了四大名著。

​这四本名著越来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知,并被总结出了几句话,来总结什么样的情况下看哪本书更好,即: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看红楼。而对于另外两大名著,其中被不少人忘记,只能靠猜测,难道是《封神演义》、《隋唐演义》?


另外两本,其中一个是《儒林外史》,《儒林外史》作者为清代的吴敬梓,是我国文学史一部著名小说,代表了讽刺小说的高峰,共有56回。

《儒林外史》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批判了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一方地歌颂了少数人物对于人性的守护。被鲁迅、胡适等人高度赞扬,有人认为可与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人的作品媲美,跻身世界文学之林。我们中学学的《范进中举》就来自这本小说。

另一本是《聊斋志异》,作者是蒲松龄,这本小说相比大家都很熟悉,是蒲松龄用几十年创作的短篇志怪小说,共531个短篇。此书通过描写狐妖鬼怪,来批判明末清初的社会现状和腐朽的科举制度。同时,《聊斋志异》也歌颂了纯洁的爱情。


聊斋志异》想象力非常丰富,里面写了不少的妖狐鬼怪,让中国的神话故事除了《山海经》、《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外更加丰富,我们所熟知的《画皮》、《偷桃》都来自这本书,其中《聂小倩》改变的电影《倩女幽魂》也深受广大群众喜欢。

​四大名著的产生相当于是当时的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说法,产生于当时一个误会,当时并没有一个公开的“四大名著”的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