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生態立區十年,峽山區實現華麗蝶變

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於2008年1月正式組建運行,擁有山東省最大的水庫——峽山水庫,是濰坊市主要水源地、膠東半島戰略水源調蓄庫和“藍黃”兩區的戰略水源地。近年來,峽山區堅持“生態立區、產業引領、創新驅動、民生優先”的發展理念,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先後爭創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溼地公園、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獲批山東省首個以生態經濟命名的省級開發區。

堅持生態立區,厚植綠色發展優勢

峽山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施最嚴格的生態保護,全區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一是深入實施全域生態提升行動。在建區以來年均造林1萬畝的基礎上,2017年啟動了全域生態提升三年行動,對環城、環湖等區域進行綠化,建設以峽山湖國家溼地公園為龍頭的一系列生態保護項目,3年內完成造林10萬畝,其中2018年已完成造林3.6萬畝。二是更大力度保護水源地。始終堅持像愛護眼睛一樣保護水源地,不斷加強水面和沿庫秩序管理,建成峽山水庫增容工程、引黃入峽四級泵站等開源項目,啟動了總投資近2億元的濰河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建立湖庫型藍綠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水質穩定保持在地表水三類以上標準。三是積極開展環境綜合治理。下大力氣對環境進行綜合治理,持續優化生態存量,共關停汙染企業280多家、畜禽養殖場220家、小鑄造企業84家,空氣質量綜合排名穩居全市前列。

坚持生态立区十年,峡山区实现华丽蝶变

堅持產業引領,夯實生態經濟基礎

著眼新舊動能轉換,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發展綠色化“三化”並進,初步構建起現代農業、文化旅遊教育、生命健康與養老、綠色工業四大產業為主導的生態產業體系。一是現代農業。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發展有機園區32個,認證面積22.7萬畝,華以、優渥、神州姜窖、新和盛等一批現代農業企業發展勢頭迅猛,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興旺種業、“千人計劃”現代農業創新創業服務中心等一批高端項目落戶峽山,聯合卓創資訊、中國蔬菜流通協會編制了山東省首個全國性生薑價格指數,成立了中國蔬菜流通協會生薑專業委員會,舉辦了兩屆峽山湖有機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二是文化旅遊教育產業。開工建設了總投資80億元的迪夢溫泉小鎮,山東省首家戶外親子樂園——萌族部落項目正式運行,三屆峽山迎春燈會、兩屆金風箏國際微電影節等節會相繼舉辦,引起了廣泛關注。建成濰坊實驗中學、峽山中學、峽山實驗初中、峽山雙語小學,舉辦了兩屆峽山教育論壇,正在規劃建設271拓展中心、創新技術大學、書院、論壇等四位一體的271教育小鎮項目。三是生命健康與養老產業。積極探索醫康養融合發展模式,綠康源養老中心、福樂源康復中心等養生養老項目建成投用,中韓黃金時代抗老化、荊衛生物等生命健康項目先後落戶,舉辦了八屆國際鄉野馬拉松賽等體育賽事。四是綠色工業。建成20平方公里的高新項目區,落戶龍安泰新型環保、哈力克交通新材料、匯富盛生物科技等高新項目,創建為“山東省生態工業和循環經濟示範區”。正在規劃建設總佔地2200畝的峽山現代產業園、軍民融合產業園,寶皓股份、臺灣福基等7個高端製造業項目入駐。

堅持創新驅動,壯大轉型升級動能

不斷強化金融、科技“兩大支撐”,打造帶動產業發展、促進動能轉換的強勁引擎。金融方面,把金融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和命脈,初步構建起“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專業管理、產融一體”的現代金融體系。以濰坊水務集團為平臺,完成融資近100億元;組建了註冊資本40億元的峽山綠科集團,主導成立基金19支,引進中信集團基金群等各類基金27支,控股上海華濰融資租賃公司,完成資金投放50多億元,其中為區內企業注入資金30億元;建成運營了金融創新小鎮,已有中信集團、中化集團等近70家金融機構入駐,逐步成為全區財稅的新增長極。科技方面,依託金融資本的磁鐵效應,以資本為槓桿撬動“三招三引”,舉辦了峽山(北京)資本與科技產業對接懇談會、國家“千人計劃”前沿論壇等系列活動,成立了峽山生命科學產業園,引進了9家生命科學領域高科技企業,集聚了世界著名生物學家、美國科學院院士鄧興旺,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寧一等高層次人才55人,其中,院士2人、博士22人,建立市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11個、科技研發團隊10個。

坚持生态立区十年,峡山区实现华丽蝶变

堅持民生優先,增進庫區百姓福祉

把改善庫區民本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不斷增進人民福祉。一是積極開展脫貧攻堅。探索了有機園區扶貧、聯合社扶貧、金融分紅扶貧等產業扶貧模式,全區貧困人口從“十二五”初的7萬多人,減少到建檔立卡時的近4萬人,現已全部實現脫貧。二是加快推進城鎮建設。高標準建設主城區,完善道路、公共交通、供排水、汙水處理等市政設施,品質小城市的雛形顯現,創建為“省級綠色生態示範城區”。以“讓農民過上城裡人生活”為目標,拿出最好的地方給群眾建社區,整體搬遷村莊9個,建成安置社區6個,主城區人口達到4萬餘人。三是切實辦好民生實事。啟動了以失能人群等特困群體託管救助、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擔、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為重點的“五位一體”改善民生系列工程,集中推出11項民生政策套餐,舉全區之力解決庫區群眾的所盼所需。目前,已經形成了 “1126+(一個基金、一個智慧養老平臺、2家養老機構、6家居家照料公司、13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失能群體救助新模式,覆蓋全區所有特困失能人員。建立了街道黨委書記全天候開門納訪、公開接訪制度,有效地暢通了群眾訴求渠道。開工建設了黑木耳現代產業綜合體和4個街道黑木耳建設示範園,通過推廣黑木耳種植帶動農民增收。積極開展全民艾灸,著力打造以培訓為主體、以艾灸產品整合和熱敏灸體驗為輔助的“一體兩翼”健康綜合體,建成全球首家熱敏灸小鎮,全民健康意識和水平不斷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