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形物語:奧斯卡的錯選,孤獨者的慰藉

《水形物語》能拿到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幾乎沒有懸念,但也很意外。

水形物語:奧斯卡的錯選,孤獨者的慰藉

沒有懸念在於,競爭者實在是沒有奪獎的品相。《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太純愛,還是同性情誼,不合適。《至暗時刻》全在表演,重心不對。《敦刻爾克》太實驗性了(這本應該是諾蘭最好的機會)。《逃出絕命鎮》,這是“被”奧斯卡的。《伯德小姐》:太小清新了。《逆商魅影》,藝術性太強了……《三塊廣告牌》,非主流,還使勁挖苦政治體制。《華盛頓郵報》,前兩年剛給過《聚焦》,這題材幾乎一樣……

一圈下來,不給《水形物語》,還能給誰?

水形物語:奧斯卡的錯選,孤獨者的慰藉

《水形物語》本身的故事其實也很偏門,它講的是一個人和怪獸畸戀的故事。

一個在政府機密部門打掃衛生的啞女發現了被關押的一隻人形魚怪,姑且稱之為人魚吧。啞女竟和它產生了愛情。不忍心看到人魚受折磨的啞女在朋友的幫助下偷偷把人魚從實驗室救了出來。最後在擊敗了追捕人魚而來的安保頭子後,啞女和人魚一同遊向了水中……

水形物語:奧斯卡的錯選,孤獨者的慰藉

水形物語:奧斯卡的錯選,孤獨者的慰藉

不同於一般怪獸片以人類和怪獸搏殺,或是怪獸和怪獸搏殺吸引眼球,《水形物語》相當“文藝”,它突出的是人類和怪物的孤獨感。女主角啞女艾麗莎是殘障人士。別人對她說話容易,她向別人傾訴卻很難。因此,影片中艾麗莎雖有兩位好友,但朋友間真正的雙向溝通是很少的。人形魚怪和艾麗莎一樣,因為“發聲”方式不同無法和人交流。它也比艾麗莎更慘,它還遭受著各種實驗和折磨。

水形物語:奧斯卡的錯選,孤獨者的慰藉

雖然孤獨,不過《水形物語》並不喪。艾麗莎的內心世界洶湧澎湃。她喜歡一人獨處,沉浸在自我的世界。在院線版被“處理”的場景裡,你可以清楚地看到艾麗莎一天中最美妙的時刻:在浴缸裡自慰。她表達所依靠的手語和肢體動作為她和人形魚怪的互動打下了溝通交流的基礎。兩人發展出了一段超越種族的特殊愛情,水中的交融,餐桌上的共舞……這些美好的表達,既讓電影呈現出一種童話般的氣質,也為孤獨症患者提供了治癒良藥。

水形物語:奧斯卡的錯選,孤獨者的慰藉

除了愛情,《水形物語》一定程度上和《潘神的迷宮》相似,也可被看做是一則政治寓言。寓言的主體,就是弱勢群體,或者說是大眾刻板印象裡的弱勢群體。在如今的美國社會,弱勢群體也正是“政治正確”的代言人:女性的平權運動,美國最敏感的黑人種族平等問題,還有現在聲勢高漲的反同性戀歧視呼聲。

細細回想一下,在電影中都有哪些人在幫助女主角營救人魚?鬱郁不得志,同性戀的老畫家、黑人清潔女工、夾在中間的前蘇聯間諜……套用一句經典名言,《水形物語》要講的就是:弱勢群體,聯合起來!

水形物語:奧斯卡的錯選,孤獨者的慰藉

可以說,看上去《水形物語》以它重口味的方式演繹著小清新式的愛情故事,其實它是奧斯卡一眾熱門電影裡最政治的,考慮最全面的電影。

這也是為什麼拍暗黑童話早德爾·託羅一個時代,哥特風格深入骨髓,悽美愛情信手拈來的蒂姆·伯頓,遲遲進不了主流,更別說染指奧斯卡的原因。

水形物語:奧斯卡的錯選,孤獨者的慰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