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家庭帳本」記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數字記錄時代變遷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新北城事

從1987年開始

家住孟河鎮南蘭陵村的鄭紀苟老人

連續記錄了30多年“家庭賬本”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鄭紀苟老人(左)展示他的家庭賬本

目前,家庭賬本依然在持續

31冊賬本用一個個變化的數字

展現改革開放40年給常州普通家庭帶來的鉅變

31冊賬本,31個年頭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鄭紀苟今年75歲,而說起賬本中的每一筆記錄,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自1987年至今,家裡的每一筆收入,每一筆支出,我都建有明細賬簿,從不間斷。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鄭紀苟的家庭賬本明細

鄭老說,賬本分為收入、支出、結存三欄,收入包括本人工薪、農業、副業收入等。支出包括紅白送禮、添置資產、日常開支等。每天都有流水記賬,從不漏缺。就這樣每年一冊存檔,另外還設有一本收支總薄,逐年累計,到今年已有31冊。

翻閱鄭老記得密密麻麻的賬本,小到30年前花2毛錢買一根冰棍兒,大到2014年家中親友結婚送出的禮金1萬元,31冊家庭賬本中的一行行數字,清晰地反映了改革開放40年來,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連。

一年一年,“紅包”鼓起來了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鄭紀苟以數字舉例——1987年,他們家的收入是9521.11元;2017年,家庭收入是128100元,是當年的13倍多。

鄭紀苟自己的收入也在不斷增加——1987年他一年的工資是1607.06元,到2005年退休,工資是16881元,漲了10倍;2005年9月,鄭老的每月退休工資是1516元,10多年來,老人的退休工資上調了5次,如今,已經漲到6000多元。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家庭賬本的總目錄

40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普通家庭的生活越來越富足,越來越紅火。

以紅白送禮這一家庭支出為例——跨越30年的幾筆記錄顯示,1987年,鄭紀苟一家的這項花費總計688.40元。到了1997年,為4229元。一年一年,“紅包”慢慢鼓起來了。2017年,鄭老家的這項支出為35575元,是30年前的52倍。

家庭“小”賬本,民生“大”數據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除了記賬,鄭紀苟還保留了大量上世紀計劃經濟年代的“購買證”、“購米證”、“計劃分配證”,以及各種糧票、布證、證劵等,用專門的本子剪貼保存。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鄭紀苟還收藏了自清朝、民國至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農具、老傢俱、老日用品,包括鐵、木、竹、篾、籐、陶、瓷、石、漆器等250多件(套)。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鄭紀苟收藏的其他老物件

40年後,這些發票單據上的商店以及老農具、老日用品大多已慢慢從人們的視線消失,代之以更大規模的企業和更為豐富的商品。改革開放初期的小城常州,已發展成江南地區充滿經濟活力的繁榮都會。

改革開放以來,我家每年的支出都在增長,收入也在增加,家庭生活越來越好,越過越幸福。

鄭紀苟說,他的“家庭經濟檔案”還將繼續記下去。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鄭紀苟的家庭檔案室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31本小小的賬本

記錄了鄭老節約的家風

也傳到了他的孩子身上

“一天收入,一天支出,有節餘,家才興旺。”

父母的謹言,鄭老的兒子鄭勇記憶猶新

小小賬本記錄了家庭財政流水

記載著家庭故事,也傳承著節約的好家風

END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一本“家庭账本”记了31年,孟河老人用数字记录时代变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