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产芯片正在崛起的时候,机床企业会知耻后勇吗?

芯片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高新技术,集成电路的应用范围覆盖了军工、民用的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它是电子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承担着运算和存储的功能。是科技发展中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

L4级量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量产下线、

自主研发AI芯片"昆仑"面世、

人工智能操作系统DuerOS 3.0和自动驾驶技术开放平台Apollo 3.0发布。

当国产芯片正在崛起的时候,机床企业会知耻后勇吗?

国内每年用于进口芯片总金额超过2000亿美元,阿里、京东、腾讯每年都会采购大量的服务器作为企业内部使用。国内各企业营业收入与研发投入费的比值相差甚远,这也是中兴和华为同被美国,两家大企业应对策略完全不同的原由。

当国产芯片正在崛起的时候,机床企业会知耻后勇吗?

接下来马云阿里巴巴收购中天微,研制我们自己的“中国芯”。话题女王董明珠也要耗资500亿研发芯片,这就是所谓知耻而后勇吧,肯学习,肯坚持,让芯片的自主研发话题再次热门起来。

让众多世界500强企业重视芯片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被人勒紧咽喉。

众所周知国内老牌机床企业大连机床破产重组、昆机退市接二连三的大新闻,不禁让业内哗然,虽然大连机床认为,自己走到今天的原因是国内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公司调整产品结构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急需资金却又融资受阻导致了公司一系列违约的恶性循环。

当国产芯片正在崛起的时候,机床企业会知耻后勇吗?

那么国内机床企业的现状是:一台机床产品从设计、生产、安装调试、验收直到正常使用,没有个三年下不来,高精密机床更是如此,要做大利润最大化,企业根本耗不起。

机械部分只是采购国际品牌的零部件进行组装,在宣传样册上,标注的精度和关键零部件或许和进口设备一样,但在使用寿命、刚性、尺寸稳定性,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虽然都不是自主研发,但核心的零部件还是不错的,核心数控系统国外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高端系统不卖,特种钢材跟国外差距太大,导致电机跟导轨等重要部件机械性能差;所以国内机床大部分重要零部件丝杠、导轨、齿轮箱、主轴依靠进口,这是国内机床企业最平常不过的现象,缩短产品生产周期,但是长远来看却受制于他人。

当国产芯片正在崛起的时候,机床企业会知耻后勇吗?

国外机床对于品质的管控是相当严格,例如铸铁,日企在消除应力这一环节需要沉浸海底数年消除应力的方式达到的精度才最可靠,这种方式并不适应国内机床企业结构。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国内机床企业打破常态,需独立自强。

企业品牌需要核心技术来支撑,才能获得持续旺盛的生命力。打造企业的驰名品牌之路,绕不开以下路径:研发—技术创新—创新成果确权—知识产权转化—盈利—研发再投入—利润再增长—品牌驰名度增加,这是中兴被美国制裁后最深刻的教训。国内机床企业需要维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建立产品上下游产业链的全流程纵向整合及良好的规模与协同效应。

当国产芯片正在崛起的时候,机床企业会知耻后勇吗?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工业互联网建设、发展和应用的文件,也表明了国家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工作推进的决心。大家对于国内机床企业的现状有何意见?可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