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敬如賓容易,親密無間難

霞是我發小,兩人從小一起長大,親密無間,但後來各自外地上學後,回來大家變得越來越客氣了,這種客氣讓當初相處的感覺完全變了味,你說不上哪裡不好,但就是沒有了當初那種兩下無猜的感覺。這麼多年過去了,雖然大家都有彼此的QQ,但幾乎不再聯繫,過年回去難得遇見,也只是客套的打個招呼寒暄幾句不痛不癢的話而已。

相敬如賓容易,親密無間難

有時候想起來會有莫名的失落,一直想找機會和她談談,可是現實不允許,結婚後,她嫁到外地,一年也難得回來一次,我也在別的城市落戶,大家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雖然有QQ,我也很多次鼓起勇氣主動找她說話,但每次不是沒有任何回應,就是會過好久,甚至是隔一天才會回一個禮貌的表情過來,然後再沒有半句話,時間長了我也不再主動找她。

雖然說人和人之間,“相敬如‘賓’”是一種修養,但時間久了,真就變成“相敬如‘冰’”了。

相敬如賓容易,親密無間難

我們常說待人要禮貌,但我覺得禮貌只能在陌生人中體現教養,對熟人過於禮貌,有時候恰恰意味著疏遠和距離。親情、友情、愛情,都是如此,除非你不在意這段關係,否則對於在意的一方,你的客氣和禮貌甚至會傷害到另一方,那個人想要的並不是你帶有距離感的禮貌和客氣,而是一種一家人的那種無拘無束。

小時候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我有一段時間被寄養在舅舅家,在家父母都說我任性,一再囑咐我在舅舅家要聽話要乖。在舅舅家的那兩年,我小心謹慎,禮貌對待每一個人,雖然他們都誇我說:這孩子真懂事,一點不討人厭。其實那兩年我一點不開心,我覺得那種禮貌和懂事都是刻意的,舅舅舅媽對我也是這樣。比方表姐做了不對的事,他們會責罵,但同樣的事,是我做錯了,他們不會罵我,但能感覺到他們的不愉快,其實我在心裡一直希望他們也能這樣罵我一頓,罵完又可以讓我在他們面前撒嬌,但不會,我們都是禮貌又客套的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你說不上哪裡不好,但就是感覺不開心。

相敬如賓容易,親密無間難

長大後漸漸明白,人和人在一起,相處是容易的,但做到親密是非常難的。親密無間和相敬如賓是不一樣的,一個是沒有距離,一個是保持距離,一個是家人感覺,一個是客人感覺。其實禮貌與否只取決於一個人在另一個人心中的位置,你是把對方放在家人的位置還是放在賓客的位置,家人不會有戒備,容易對彼此敞開心門,任君撒野,而賓客只能禮貌而客套。

我們常常感嘆,沒有人瞭解自己,可是你把心門關的緊緊的,誰又能走得進去呢?放下戒備,坦誠相對,別人感受到你的真誠和善意,也會對你敞開心扉,相處起來也會自然和諧的多,不用那麼禮貌客套,也就不會那麼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