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年長的考生103歲?看看科舉制度的有趣規則,高考與科舉的差異

全國第一大國考,高考已經過去,考生們脫胎換骨,進入了放鬆的暑假。而在古代,同樣有一個考試被稱為國考,甚至可以說是如今高考的濫觴,說到這裡大家一定都知道了,那就是科舉考試。

最年長的考生103歲?看看科舉制度的有趣規則,高考與科舉的差異

眾所周知,科舉考試分為四輪,鄉試院試會試殿試,層層篩選下來得到國家需要的人才。在科舉考試中,也有許多為了保證公平而設置的規則,雖然他們現在看上去似乎有些滑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最年長的考生103歲?看看科舉制度的有趣規則,高考與科舉的差異

首先,考試時間非常長。鄉試又叫做秋闈,就以長著稱。它分為三場,竟然總共需要九天。這可真是考驗學生的體力啊。如今也有很多人說,高考是考驗學生體力和意志的,那麼這和古代科舉比起來可真是小巫見大巫。科舉的學生只能單獨在一個小小的房間裡,甚至連行動都因空間太小而受限制,而門口是總有衛兵在把守。在這種環境下,考生不緊張已經很厲害,更別說超常發揮了。高考考場三十人,每年都會聽說有考場只有一個人的,同樣悲慘,但還好兩天就結束了。古代考試分四場,很大可能避免了偶然性,這種長期車輪戰一樣的考試模式顯得殘酷,但留下來的的確是精華。

最年長的考生103歲?看看科舉制度的有趣規則,高考與科舉的差異

此外,考生進去肯定要帶乾糧。點心必須要切成一寸見方的小塊,就是為了避免裡面有夾帶。帶進去的時候由士兵層層檢驗抽選,確保了公平性。但近年的一個墓葬出土顯示,竟然還是有夾帶的布帛,寫著密密麻麻的小字。這些布帛最後是帶進去了呢,還是被搜了出來,不得而知。但起碼知道,不是每個考生都是誠心誠意,和現代一樣,僥倖心理是不會磨滅的。

最年長的考生103歲?看看科舉制度的有趣規則,高考與科舉的差異

那麼,萬一抄襲被發現了呢?首先要知道,防抄襲的手段是及其嚴格的,試想一下,在點心切小塊,上廁所有人跟隨,專人一對一查看等等條件下,想要抄襲就成了比登天還難的事情。但古代依舊制定了抄襲的懲罰方法,那就是掛在柱子上兩天示眾,在懲罰了考生本人的同時,還可以以儆效尤。對於儒生來說,這肯定是十分丟臉的。再加上唐朝雖然普及了科舉,但應試者多為大族門閥子弟,這麼一掛,可以說把家族的臉面都掛沒了,自然不敢嘗試。

最年長的考生103歲?看看科舉制度的有趣規則,高考與科舉的差異

也許有人會擔心,如果賄賂了考官怎麼辦?首先古代有很明確的處理方法,一經發現,肯定要受到十分嚴苛的懲罰,基本就是官位不保,甚至還會株連。在這種規則下,一般人不太有膽子舞弊。而中央還設置了別的規則,比如專人謄抄每位考生的卷子,筆跡看上去一樣,防止作弊等等,這一套系統是十分健全的。

最年長的考生103歲?看看科舉制度的有趣規則,高考與科舉的差異

下面我們回到題目的問題,古代最年長的科舉考生有多大?因為古代一直推行不限年齡的考試報名方式,因此各年齡段的人都可以來考試。根據史料記載,古代年齡最大的考生是103歲。這個年紀肯定把大家都嚇了一跳,看看我們身邊的百歲老人,極少有身體健全頭腦清晰的,甚至大多數人根本活不到這個年齡。而人家竟然還可以參加科舉考試。我國平均壽命是七十多歲,根據史料,有個考生七十多歲應考,最後還考了很好的成績,成了狀元,最後成了當朝的宰相。

最年長的考生103歲?看看科舉制度的有趣規則,高考與科舉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