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成年,你當對健康有所了解

生命的存續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第一要務,而承擔這一重任的我們稱之為健康。在現代,我們對健康的定義為:

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同時存在

這裡的健康往往是指一個相對平衡的狀態。即無論你現在的生理、心理正處於何種狀態、出現何種狀況,它即沒有很影響你的正常生活,也沒有威脅到你的生命存續。這個觀點可能大家會有一些不理解,但其實很簡單,我們不會在感覺生活很美好、自己很舒適的情況下去接觸醫務工作者,只有在自己很難受的時候才會去,而經過診斷篩查確定有病,這個病也必然會影響正常生活,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同時疾病有相應的判別標準,符合判別標準的稱之為病,不符合的屬於無病、亞健康或有傾向。

有病要醫,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醫療手段也確實為我們提供了重新迴歸健康的可能。但醫療手段更多的是通過重新恢復或調動人體自身免疫能力來使我們重回健康,而最終能否成功並無絕對保證

在應用醫療手段之前,我們自身的免疫系統幫我們解決一大部分問題,當它承擔不了的時候,醫療手段才介入,但不幸的是,仍然有一些問題是我們自身和醫療手段都解決不了的。


如何判斷自己需要醫療手段介入呢?

對遇到問題的朋友來說,生理疾病的判別標準是簡單且主觀的,比如不舒服,疼痛,難受等。多數朋友也有一些基本的醫療常識,知道自己出現這些後該怎麼做。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有能觀察到的器質性病變,那請及時就診不要耽誤。

由於心理疾病的相關知識在國內的普及尚淺以及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家在遇到心理問題的時候往往不能自知,或知道後羞於啟齒,而使自己的問題難以得到及時解決。但當你覺得自己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多(無論是生活壓力、家庭壓力還是工作壓力),自己越來越承受不了,感覺生存空間越來越受限的時候,朋友你就該考慮去做自我調整或者找心理工作者了

生理上的不舒服未必一定是因為身體出現了原因,心理因素同樣會帶來軀體上的症狀。因此,在我們出現不舒服的時候,一定要先辨明我們的不舒服是生理性、心理性還是兩者兼有。

當然,以上只是粗略的判定標準,具體問題還請到專業機構進行具體分析。

邁入成年,你當對健康有所瞭解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醫生在診療之後會叮囑我們,不要吃這個、不要做那個,藥物上也有明確的禁忌說明。一來這些是告訴我們吃這些或者做這些會影響藥效,二來也是告訴我們,在這個得病的特殊時間內這些食物或行為有可能會導致問題加重,或在與藥物的相互作用下導致問題加重。例如吃過頭孢類藥物後,不能飲酒。

如果我們把目光聚焦過去,我們就能夠從成長環境,認知,人格,行為習慣四個方面,找到與我們現在疾病相關的負面因素。而這四個方面就像一個四口之家一樣,一方受到其他三方的影響,也反過來影響其他三方;某段時間內一方或兩方處於主導地位,其他暫時從屬;兩方或者三方處於與第四方不同的狀態。

拿前面提到的癌前性格(不善表達,愛生悶氣,缺乏自我意識,自我壓抑,過度容忍等)來說。

當你在良好的環境中長大,又被諸如“愛是容忍”“愛Ta就遷就Ta”這樣的雞湯影響,你就有可能有意識的讓自己成為一個自我壓抑、過度容忍的人,這是認知和行為習慣對性格(性格從屬人格)的影響。同時,自我壓抑、過度容忍也可能是基於家庭氛圍的壓抑、缺乏關愛的補償性行為、家長過分灌輸“好孩子要聽話”等因素產生。接著性格在隨後又會反過來影響個人的成長環境、行為習慣。比如壓抑久了就會產生比較大的矛盾,想要掙脫,這樣與他人的關係可能就會出現嚴重問題,使原本的和睦關係變的惡劣。

雖然這四個方面同時處於不良狀態的可能並不大,但任意一方面長期處於不良狀態,就會影響生活質量,提高個體患病幾率。而我們也都明白,這四個方面無論我們處於何時何地哪個年齡層,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所以疾病其實離我們並不遠。

傳統醫學對這四個方面的涉足甚少,現行醫療體系解決的是已經形成的疾病,我們自己也只是在感覺身體出現不舒服之後才會考慮去改變現狀,這都是不夠的因為疾病解決以後,並不是每個人都會改掉自己不良的心態,錯誤的行為,錯誤的觀念,基於這些錯誤,疾病還有很大幾率再找上你

所以假如你很依賴傳統醫學,你一定要明確,醫療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還有更廣闊的領域支撐著你的健康,需要你去重視。

邁入成年,你當對健康有所瞭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