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中國最後一個由漢人統治的王朝明朝是一個十分奇葩的王朝,他有著歷史上最勵志的屌絲逆襲的朱元璋。有著史上最牛宦官九千歲魏忠賢。也有著最出名的改革家張居正。更有著史上第一清官海瑞。這個王朝有著一大批粉絲。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最近大明王朝1566又讓不少人又想起了這個有著最多奇葩的王朝。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大明王朝1566》中陳寶國飾演嘉靖皇帝。該劇當年播出時反響平淡,如今在豆瓣上評分位居古裝國產劇第一。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一部十年前就播過的劇,如今放到視頻網站付費觀看,甚至還重登衛視晚間黃金檔。國產劇從未有過這種待遇,但是古裝歷史劇《大明王朝1566》卻開了行業先河。幾年前拍攝的一部歷史劇為什麼會在今年大火?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大明王朝》始於大風雪,止於大風雪。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大明王朝》一開篇就是嘉靖皇帝在御前與內閣和司禮監研究財政問題,研究如何填補巨大的財政空洞,而殿外是漫天風雪。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又是一大風雪,飢寒交迫的百官(注意:不是百姓,而是百官),雙手高舉奏疏,齊刷刷跪在西苑外,而後窮兇極惡的太監們衝了出來,對百官進行毒打併強行驅散,嘉靖皇帝和大太監黃錦站在城樓上冷靜地關注著這一切。阿Q覺得這才是《大明王朝》的戲眼,而不是海瑞上書。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在專制主義制度下,沒有人不是畸形的,沒有一個人是有尊嚴的。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嘉靖皇帝是孤獨的,即使他“天質英縱”,是大明王朝裡智商最高的皇帝之一,但還是難免被權臣、太監愚弄,最終還被一個剛剛獲得上書權的六品小京官罵了個狗血噴頭,而又無可如何。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掌握內閣二十年的首輔嚴嵩是無奈的,特別是他清楚不成器的兒子最終會害了他,他老年喪子,僅以身免。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嚴嵩給自己的安排退路是胡宗憲。他跟嚴世藩說,首輔的位置二十年不倒,靠的是會用人,比如胡宗憲。朝廷不可一日無東南,東南不可一日無胡宗憲。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嚴嵩稱病,嚴世藩被逐出內閣後,風雨飄搖,他讓嚴世藩給胡宗憲寫信,要他幹嘛呢,要打幾個勝仗,然後休整,“倭寇不可不剿,不可全剿”,非得讓朝廷意識到你的價值,繼續仰賴你,這樣才能保命。飛鳥盡,良弓藏,要想一直“有用”,就得緩著點用力氣。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胡宗憲給自己找的退路,是殉國。台州對倭寇一役,他是真心想找死,可惜沒死成。文死諫,武死戰,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海瑞和胡宗憲,求的是同一種善終。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這都是上面的人,上面的人才能有退路,下面的人,就只能賣命。楊金水知道這個道理,他沒有退路,他是呂芳派到浙江的一條狗,他要盡力做到不給呂芳添麻煩,不能等上面救,只能自救,所以他選擇了裝瘋。演技精湛,直到呂芳說,不用裝了,沒人能害咱們了,他才發出一聲嘶吼,恢復正常。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沒有人想中興這個王朝嗎?也有。你看後來張居正,不就是搞了“萬曆中興”嗎,但他的結局是,死後被抄家,差點被鞭屍,兒子被髮配邊疆。“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但進到一個境地後,其實想停也停不下來了。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大明王朝的無奈在於,這群非常聰明的人,他們可以選擇舉薦哪一個,罷免哪一個,但他們選擇不了皇帝。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皇帝只顧著自己煉丹修煉長生之術,大臣們只顧著進行黨爭和討好皇帝利用皇帝。朝廷裡沒有任何一人肯將老百姓放在心裡,於是滿朝文武只剩下了一個海瑞。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可是這又有何用。海瑞就像一個刺蝟一樣,行走在混沌的明王朝中,他渾身是刺,他到處扎人,甚至就連皇帝他都沒有放過,有時候惹得皇帝大怒。就算是這樣,他也無力迴天。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大明王朝》鮮明地烘托出時代的悲劇氣氛,清晰地勾勒出中國古代政治的運作機制。與之相比,以往所有的歷史劇都黯然失色,因為那些編劇都不懂官場鬥爭的邏輯、程序及表現方式,而《大明王朝》卻完全可以作為我們解剖中國古代政治的一個真實生動的標本。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由於該劇前半部分以虛構歷史的方式講述了“改稻為粱”的明朝國策,當年關於歷史劇是否該嚴格尊重歷史的討論甚囂塵上,也被不少評論認為是該劇當時不被認可的主因。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然而,隨著時間消逝,關於歷史的爭論消退,觀眾銘記的反而是更貼近一部精品歷史劇核心的要素,比如內容上能否透過故事表達創作者的歷史態度,製作層面是否精益求精,一部電視劇到底只是市場的產物還是藝術工作者的作品。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在今天的市場環境下,拿一部網絡小說改半年就能出劇本,三個月拍攝、三個月後期就能做完劇。相比之下,當年編劇劉和平從《雍正王朝》到《大明王朝1566》的劇本寫作,整整花費了九年時間。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劇中出現的聖旨由上好的厚緞製成,精工細做,跟真品相去不遠;給各級官員的聖旨的樣式、字體、紙張的色澤、厚度,也都大有講究。這些道具往往拍完戲就不見了,因為太過精美,“不知道給誰拿回家去收藏了”。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放在今日,以《大明王朝1566》這個陣容和故事,想要找到投資方應該難上加難。”有業內評論指出,這種不可複製性,直接使得該劇被觀眾“封神”,“從演員陣容上看,一沒有‘鮮肉’撐場,二沒有‘鮮花’站臺,有的就是一班平均年齡40歲以上的中老年話劇演員的班底,試問誰會為這樣一部電視劇買單?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從故事上看,既沒有多角虐戀,又沒有‘CP’(配對),有的就是朝堂之上的君臣對峙,和官場當中的權責博弈,臺詞經常幾百字,奏章動輒上千言。試問誰又會為這樣一部電視劇投錢?”也許,如今《大明王朝1566》的“復活”,與其說得益於觀眾的慧眼和需求,更不如是被如今輕視嚴肅創作的國產劇市場倒逼而來的一次意外。

如果國產歷史劇都達到《大明王朝》的水準,誰還會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