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台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在昆明,川味炒菜館千千萬,渝派火鍋萬萬千,走十步就是一家外地菜館,火的火,關的關,好像味道都沒什麼太大的區別,不同的配方,統一的料包,偏要把雲南運過去的食材,說成是從成都重慶空運過來的極品。

雲南菜在昆明的市場為什麼小得可憐

在這個行業,我為不溫不火的本土飯店感到悲傷,沒有幾家充滿自信,自信自己的食材,自信自己的味道,自信民族的文化。

自信可改變人生

在昆明7000多家本土飯店中,我們篩選出一家充滿自信、擁有超高人氣的民族飯店,這家飯店的創始人是一位40多歲的大姐,曾經在臨滄、楚雄、紅河開過飯店,當時最小的也有400多平米,後來來到了昆明開,最開始在張官營開了4年,後來由於各種原因,搬到了現在的位置:頤高數碼城B座一樓。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臨滄佤菜創始人

楊大姐

創始人楊大姐是第一批來昆明開佤族菜的餐飲人,她把臨滄最具特色的民族菜帶來昆明,吃過她家的菜,基本上都是回頭客,而且外省朋友來,一定要帶著去吃一次的。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楊大姐以前在地州上開的時候,屬於當地最知名的飯店,就像以前的昆明飯店一樣,專門接待外來明星,電視臺主持人,還有重要人物。現在在頤高數碼城這裡,位置還是比較好找的,外觀裝修簡單復古。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按照慣例,開臨滄佤族菜館的,門頭必須掛一個水牛頭,這才算接了那邊的地氣,否則就是沒有信仰的!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飯店內部統一的木桌竹椅。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自家泡製的野果酒,味道肯定不一般!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臨滄佤菜創始人楊大姐做了近26年的佤菜,無論時代怎樣變,她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做健康餐飲,用了20多年的山區地攤菜,現在也習慣了,在昆明的臨滄佤菜飯店,80%的食材還是堅持從臨滄的雲縣、鳳慶、滄源進貨,每個月都要回老家跟下面對接的人一起買菜摘菜。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還有野芒果,這種芒果比較小,臨滄當地人基本上不吃外來的芒果,只吃這種小芒果,非常香甜!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下面專門有人給楊大姐收這些食材,然後一箱一箱運往昆明!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還有臨滄的野生菌,這個季節也開始上市了,昨天楊大姐現場拍的。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山地筍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每天快遞上來的不是很多,因為食材確實稀缺,但保證都是真貨。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從土地裡挖出來的筍,還帶著很多泥土,你見過沒?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飯店裡擺著一個菜攤,都是野貨,純天然無農藥、無化肥的生態食材,別看著醜,這種才是最可貴的。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臨滄小芒果,裡面還有一些非常小,大概只有拇指大小的芒果,這種芒果極酸。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金黃金黃的木瓜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菠蘿和芭蕉苞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大白菜,這是昆明城邊買來的,楊大姐親自把關,一定要被蟲吃過的白菜!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芹菜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各種臨滄地區用的作料,都是昆明很少見的。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作為一家飯店,每天中午都坐滿人,後來的要排隊,這是一種什麼概念。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這個季節,木姜子和芒果上市,來他家吃佤菜,必吃的是木姜子炒牛肉,另一道芒果炒雞。木姜子炒牛肉:搭上小米辣和小青辣炒牛肉,清新爽爽,野菜的味道會散發出來。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這道菜適合當做下飯菜,拌飯吃超級爽,牛肉的鮮香、小米辣的辛辣,加上山胡椒的糊麻味,非常開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芒果炒雞,這種做法第一次見,需要用臨滄的小芒果做食材。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最小的芒果,極酸,在昆明很多地方要調出酸味,必須要用醋,然而臨滄人就不一樣,用這種小芒果就可以調配出來酸溜溜的味道,毫不遜色山西的老陳醋。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切成丁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然後搭上土雞爆炒,加上幹辣椒、青辣椒、小米辣,整個搭配相當講究。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雞肉緊實有嚼勁,小芒果的味道層層遞進,慢慢的滲透進去,吃起來,幹香酸辣,別具一種風味!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吃一塊雞肉,再吃一塊小芒果,酸到扭耳朵眨眼睛!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第三道很重要很重要,這道菜是上過很多電視臺的,臨滄的雞肉爛飯,來這裡不吃雞肉爛飯虧大了,難得吃上一次。製作雞肉爛飯,必須要當地食材,臨滄雲縣的土雞,還有三四種不同的植物配料。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把生米和土雞放在一起慢燉一小時,燉出來的雞肉爛飯,米香味、土雞香味、植物作料氣味三合一體,讓人拍手叫好,平時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吃多了,看上去就很有食慾,如此簡單的一碗飯,卻讓人找到了兒時的回憶,家的味道!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吃雞肉爛飯一定要加上一點秘製辣椒醬,拌起來吃才夠地道,吃得也夠快夠多。實不相瞞,吃完午飯2個小時後,我還甩了一大碗,怎麼吃都不膩!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雞肉煮得耙爛,這種吃法也相當養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洋芋片,這道菜很有特色,第一次吃到這種口味,洋芋片不是曬乾炸出來的,而是用生的洋芋切成薄片直接炸焦,然後搭配著幹辣椒、茴香一起炒。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每吃一片都回味著洋芋的土香味、茴香的香味,以及幹辣椒的香辣味,下酒時,一定要點!不貴!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臨滄野生幹黃筍,從臨滄帶上來的乾菜,用水發酵後炒了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看著很像肉乾巴,其實這是一道素菜。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嚼起來,筍的幹香味釋放,很有嚼勁,能吃到泥土的芬芳。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水豆豉炒芭蕉花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雲南不止十八怪,可以數出幾百怪,芭蕉花也可以炒吃,幹香鮮甜,脆脆的味道,也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耿馬涼生皮,這道菜與大理的生皮有得一拼,個人覺得耿馬的涼生皮更加符合大眾口味一些,而且比較講究精緻;萵筍、肉沫、豬皮,把三種食材都切成絲狀堆起來!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然後再加入小米辣和配好的植物作料涼拌出來,包裹在綠葉裡,很清爽,很生態。夏天吃這道菜是最合適不過的啦,包含豬皮的軟糯清脆香濃、綠色蔬菜的清甜可口,大大的喜歡!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滄源牛爛烀,重點是裡面的幹作料和植物作料很有特色,糊辣椒是用滄源本土種植的山地辣。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木瓜雞,這道菜在昆明還是很有影響力的,也開了很多家飯店,個人覺得這裡的要更正宗一些,偏向於臨滄口味,木瓜和土雞選得都很好,湯汁清爽鮮美!雞肉香濃有嚼勁,木瓜酸得徹底!絕對是女性的最愛!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碳烤五花肉,五花肉醃製得很好,烤出來外酥裡嫩。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蘸秘製配料吃,就好像在傣族村裡面吃一樣!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滿滿的一桌菜,都是楊大姐這些年積累下來的傑作,四五個人去吃,可以不用點那麼多,楊大姐說每一份食材都來之不易,不建議大家多點,能吃完多少就點多少,不要浪費。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在這裡,就像一個地州上的家常菜館,米飯也很好吃,吃好吃健康是楊大姐的初衷。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喝酒的人,建議喝之前先用木姜子炒牛肉拌飯吃,墊著點肚子,不傷身體!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飯店對面就是金洲灣小區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中午人很多,晚上更是不得了,要去吃的親們務必提前做好準備,請耐心一點,或者提前告訴楊大姐!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門口排隊的人,心裡也是美美的,因為吃的是生態健康的,而且價格不貴。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在哪裡:昆明北京路898號頤高數碼B座一樓(導航:臨滄佤菜)門口可以停車,都市條形碼主持人也曾來這裡吃過,非常不錯的臨滄味道!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臨滄是一片尚未被破壞的淨土,物產豐富,擁有世界名茶——滇紅、冰島,也有最淳樸的民族風情,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在臨滄-滄源-翁丁村。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昆明佤菜第一人,從700公里外收地攤菜,電視臺主持人都經常去吃

最後,希望楊大姐把更多的臨滄特色菜傳承下去,展示本土民族美食,把佤族文化介紹給遠方的朋友;本土民族餐飲也要有自信,莫辜負了雲南這片大好山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