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人物」的核心魅力:精神分裂

“王家卫人物”的核心魅力:精神分裂

據說,如今在公共社交空間,最重要的成功學就是讓人在最短時間記住你。所以,“抖音”很機靈或者說很雞賊地提供了一個15秒的平臺,作為通往萬眾矚目的的保證。

其實,早在28年前,即1990年,有一部電影就已經發明瞭“這一分鐘讓你記住我”的方法,讓粉絲幾十年來心心念念,欲罷不能,時長足足是“抖音”的四倍呢。

當然發明不止這一件。還有這段“《讀者》體”的金句: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28年後,當王家衛的這部《阿飛正傳》終於通過藝術放映聯盟,在一些城市的大銀幕上與觀眾見面,據說一天之內票房就突破了千萬。這在被貼上文藝小眾標籤的電影中算是成績斐然。那麼問題就來了:讓影迷心甘情願地買單呢?是學校後門小巷錄像廳的那個雨夜,是王家衛電影構建的那個影片之間有著似是而非關聯的時空,還是僅僅因為演員本身?

“王家卫人物”的核心魅力:精神分裂

每年一到4月1號,就有大把的張國榮影迷(也包括偽影迷)準時在網絡上發文紀念,並且大都會附上那個關於“無腳鳥”的段子了。淚眼婆娑或是跟風煽情地去紀念誰都不是問題,更何況張國榮先生是一個一流演員;只是每次都要複製粘貼“無腳鳥”,去勾連起當事人的抑鬱症、死亡,並順帶發表幾句自己的自憐和怨艾,這就構成一個可以分析一下的“症候”了。

王家衛作為導演最大的優點,是他善於在短時間內傳遞一種有效的情緒。在這種短時間裡,他的藝術功力是驚人的。如果魚的記憶只有8秒,王家衛就有本事讓魚記住這8秒。所以他的電影有很多難忘的細節片段。

作為一個電影小品導演,王家衛是一流的,在《愛神》(Eros)中,他導演的短片《手》和米開朗琪羅·安東尼奧尼等大師作品放在一起也不遜色,個人覺得這是王家衛拍得最好的一部片子。“eros”在西方文化中的意思其實比中文的“愛神”口味重好多,王家衛卻做到了“樂而不淫”,甚至可以說有點高級了。但是一旦進入一個更為宏大的、需要更大格局的敘事,他就顯出作為一個電影導演的短板,無論是思想力量還是藝術表現力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下跌趨勢。需要強調的是,那部糟糕的《藍莓之夜》並不是個例,只是在脫離了導演依賴的那種敘事情境的狀況下,集中暴露了其短板而已。不過,這種短板可能在粉絲那裡恰恰是他的長處的體現,而《阿飛正傳》正是一個突出的例子。

“王家卫人物”的核心魅力:精神分裂

王家衛電影好看在局部而非整體。作為早期作品,《阿飛正傳》尤其明顯,它完全暴露了一個年輕導演“縫合”能力的不足,當然,這個缺點在影迷中通常被美化為“前衛”。你可以將其歸結為開初的種種問題,但就他之後的幾部作品來看,他的這個缺點是一貫的,雖然到了後來,特別是《一代宗師》時,他似乎終於在連續性剪輯方面避免了種種漏洞(但是難道這部以“功夫”為題的作品,不正恰好被拍得“沒有力量”?真的沒人感覺到“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這套語言是生硬做作的?)。但這個問題或許並不重要,因為對於忠粉來講,王家衛電影的迷人之處就是能夠讓觀眾迅速實現自我沉溺,沉溺在一種自戀、自憐、自艾、自傷、無法自拔的情緒中,至於整體、邏輯、反思、格局,都完全不重要。可以說,《阿飛正傳》已經奠定了“王家衛風格”。“無腳鳥”段子傳遞的情緒和所指,基本可以直達這種風格的核心處。

“王家卫人物”的核心魅力:精神分裂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白人攝影師杜可風造就了這種風格:一種被有色濾鏡反覆過濾、留戀的,陰鬱潮溼的老牌帝國主義殖民地氣息;一種曖昧的、看似什麼都不在乎卻又自戀自私之極的心態。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大限到來之前的、彷彿滿不在乎實際怕得要死的輕佻:這種輕佻對不諳世事的少女少男來說或許是極具殺傷力的,因為它構成了浪子表象中“酷”的那部分;從《阿飛正傳》中那句輕浮的“1960年的4月16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開始,王家衛的人物就已經在玩弄數字遊戲的矯揉造作上一去不復返了,這種矯揉造作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主人公的空虛和自私,並構成了“王家衛人物”的主要魅力:精神分裂。

“王家卫人物”的核心魅力:精神分裂

這種分裂,可以說在張國榮飾演的“旭仔”身上已經全面地表現出來。明明想如孔雀般裝飾華麗,卻又裝作什麼都不在乎;明明膚淺到一覽無餘,卻又煞有介事地深沉;明明脆弱膽怯玻璃心,又非要展現自己“有種”的一面;明明真的濫情,卻又非要“裝作濫情”(其實我真的好愛你你造嗎?)。

本來這種膚淺的分裂是不需要解釋的,也無須多餘的批判,已經有無數的影評人 運用“後殖民”等理論批判過無數遍了。其實,這反倒證明了王家衛作為藝術家的敏銳,“旭仔”之所以迷人,源自於他身上這種分裂的真實性,活脫脫就是“後現代”小兒女的真實精神圖畫呀。愛旭仔,就是愛自己呢。

由旭仔所衍生,後來王家衛的主人公,大致構成了消費主義2.0版本“零餘者”的群像,這些形象往往形式大於內容,而大部分王家衛的粉絲所迷戀的也正是這些戀物癖形式:《花樣年華》中蘇麗珍的旗袍,巴薩諾瓦或探戈風情的旋律(僅僅是風情而已,真正的探戈是生命的烈酒和火焰,豈是兌了水的劣酒),《東邪西毒》裡那些彷彿有點哲理、卻空洞無物的段子,以及《旺角卡門》中各種矯情的“情話”。

“王家卫人物”的核心魅力:精神分裂

遺憾的是,《阿飛正傳》中本來創造了一個活潑的漂亮角色,那就是不掩飾自己慾望,又會低頭、又會昂首的舞女咪咪。劉嘉玲在這部影片中也真是漂亮極了。但是這條線卻就停滯在《阿飛正傳》裡面了。不然的話,發展出來多好,如果真如此,她恰恰不是章子怡在《2046》中的那個樣子。

文| 黑擇明

往期精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