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高歌,沃土滿園桃李,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特色發展之路

蔥翠玉屏傳文脈,蜿蜒靈溪誦絃歌。這是一所誕生於抗日烽火歲月、成長於新社會、奮進於新時代的現代化特色中學,這裡地靈人傑,生態秀美,環境幽雅,生態怡人。通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路線,高擎“勵志求真”大旗,恪守“弘揚道德、健康成長”的教育理念,重視因材施教、實踐鍛鍊、能力培養,造就了一批批“博學多思、健身強體、全面發展、自強不息”的現代化人才,“她”就是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

歷史見證輝煌,砥礪奮進高歌!該校追逐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創新發展,不斷茁壯成長,一路風塵僕僕,一路踏歌而來。

砥礪奮進高歌,沃土滿園桃李,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特色發展之路

校園希望之光雕塑

釋放激情能量 譜寫絢麗華章

“櫛風沐雨謀發展,真抓實幹創奇蹟”。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秉承“面向全體學生,提高整體素質,著眼未來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教育理念,抓住德育核心,以課堂為主渠道,以塔臥革命蘇區為基地,利用微媒體、微網站、廣播站、黑板報、宣傳窗等為陣地,通過勵志教育、道德講堂、研學旅行等系列活動,形成了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特色教育新格局。

學校以質量興校為重點,在校長田正富等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緊緊圍繞教育教學這個中心,以年級組為實體,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兩翼,形成教學、教研、課改有機整體。接受長郡扶助、開辦長郡班級、開通遠程教育,實現學習方式、教學模式、教研形式的創新。以藝體班為重點,突破應試教育格局,開拓“藝輔德,藝益智,藝養性”新路,形成了鮮明的教學特色。

據瞭解,學校實施封閉式校園管理,採取靜校、靜教、靜學“三靜”措施,營造安全、健康、和諧的育人環境。學校先後獲得“省安全文明模範單位”“省園林式單位”“省勤工儉學先進單位”“學生食堂食品衛生信譽等級AAA單位”“州雙文明模範單位”和“德育示範校”等榮譽稱號,還是“長沙市長郡中學湘西民族實驗學校”“湖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和“全國體育工作示範學校”。該校連年獲得州高中教學質量評估優勝獎,為中國多所名牌大學和全國知名藝術院校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

學校突出德育首位,保證教學中心,強化內部管理,立足永順,面向湘西,向湖南省中學教育名校、強校跨越邁進。以新課程改革為契機,提出創建“湘西特色中學”的宏偉藍圖,在管理風格、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育教學組織運作形式、校園文化等方面,打造亮點,樹立品牌,走內涵發展之路,實現了學校的特色發展、質量發展、精細化管理發展、文化引領發展和跨越式發展,成為了湘西州乃至湖南省民族教育的領跑者。

該校是湘西州唯一一所由中師改制而來的州直屬示範性高級中學,位於世界文化遺址永順縣老司城區域。現有教學班65個,學生4000餘人,教職工270人,高級教師58人。師資雄厚,佈局合理,設施齊全。學校前身是湖南省永順民族師範學校,創立於1938年,不僅歷史傳承悠久,而且紅色底蘊深厚。學校被國務院授予“教育革命先進單位”,八個鎏金大字由周恩來總理親自題寫。還先後得到了原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國防部原副部長蕭克上將,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國防部原副部長廖漢生中將,中紀委原書記李昌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關懷與親筆題詞。

砥礪奮進高歌,沃土滿園桃李,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特色發展之路

校園全景

樹立勵志信念 築牢道德根基

6月15日上午,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大禮堂里人頭攢動,神情專注,2018第二期以“敬孝 感恩”為主題的《道德講堂》活動拉開帷幕。湘西州教體局副局長張順暢、州文明辦主任蘇明超及永順縣政府領導蒞臨出席《道德講堂》活動。

田正富在致辭中強調,文明是社會之魂,道德是立身之本,希望學生通過《道德講堂》這一平臺,讓身邊人講身邊事,以身邊事教身邊人,心懷感恩,奉行孝道,感恩生養我們的人,感恩關愛我們的人,感恩幫助我們的人,德馨校園,和諧社會。

石曉紅老師為學生講述全國孝老愛親模範——帶著養母上大學的孟佩傑故事,感人的事蹟經過石老師傾情演繹,動人講述,很多學生流下了感動的淚水,淨化了心靈。張愛萍、李育東老師現場互動,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鼓勵學生踐行孝道,珍惜當下,積極進取,不負父母的期望。

蘇明超對《道德講堂》給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大家學有所思學有所得學以致用,並寄語學生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成為道德的傳播者、踐行者,勇當道德的推動者、示範者和引領者。

據悉,該校於今年4月20日晚舉行了第一期“勵志 信念”《道德講堂》活動,廣大師生通過勵志人物莫天池面對崎嶇坎坷依然堅定理想信念的事蹟所感染,立志向這位“吃得苦,霸得蠻”的湖南老鄉學習。

學生科負責人李才卓為師生們講述了一段平凡母親如何教育孩子勵志成長的故事。李才卓通過質樸的故事敘述,傳達了父母們共同的心願: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變得優秀,不是希望他們去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希望他們長大後能夠擁有選擇的權利。敘述臨近尾聲,李才卓情深意切地勉勵學生:“孩子,逼自己優秀吧,才能為國家發展出力,才能有尊嚴的生活!現場師生無不動容,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為了樹立學生的勵志信念,築牢道德文明根基,該校還策劃推出了“詩朗誦”節目。高一傳媒班的學生代表朗誦《信念永恆》,鏗鏘有力的朗誦傳遞著無數革命戰士堅定的信仰,現場師生激情奔湧,熱血沸騰,更加堅定了勵志成才、報效祖國的信念。

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能夠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離不開州委州政府和教育局的高度重視和傾情投入,更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學校師生以“解放思維,激爆潛能,超越每刻,卓越一生”為動力,形成校園風清氣正,老師敬業奉獻的可喜局面,走出了一條“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打造品牌、特色發展”的辦學之路。

砥礪奮進高歌,沃土滿園桃李,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特色發展之路

校園活動

開展研學旅行 傳承民族文化

明淨開闊的校園內,開國上將蕭克題寫的“興學育才”四個大字給人以蓬勃振奮的力量;著名詩人石太瑞題寫的“書可治愚”更是激勵廣大師生髮憤圖強,向著理想的高峰攀登;“希望之光”的精美雕塑傳遞著“學海無涯苦作舟,天高海闊任遨遊”的深刻內涵。

該校從點點滴滴的細微處做起,以一言一行、一草一木完成對學生的心靈塑造;以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活動來張揚學生的個性,實現了學生們的全面健康發展。學校竭力開拓研學旅行基地,挖掘道德文化資源,組建延伸立體網絡,拓展全面教育渠道,通過開展研學旅行等活潑有效、寓教於樂的活動,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特色教育體系。

4月19日,學校組織師生400餘人分乘9輛旅遊大巴車前往世界文化遺產地——永順縣老司城博物館,開展“走進土司王城,傳承民族文化,辦好民族中學”研學旅行活動。

該校研學旅行團在校領導的帶領下,不僅參觀了老司城博物館,還讓導遊為師生們介紹了土司制度的由來及歷史,聆聽了明朝永順土王彭翼南率領土家兒女千里奔襲、遠赴江浙、英勇抗倭,被朝廷譽為“東南戰功第一”的精彩傳奇故事。廣大師生的民族自豪感洋溢於舉手投足間,也充分認識到了中華民族大團結的重要性。隨後,研學旅行團參觀了溪州銅柱、土王古鐘及土家先人使用過的火槍、牙床、八仙桌等歷史文物,深受啟迪。

砥礪奮進高歌,沃土滿園桃李,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特色發展之路

校園活動

 炫彩蓬勃青春 飛揚清聲藝韻

該校狠抓教育質量的同時,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連續七年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彰顯了蓬勃的校園文化。6月13日至6月15日,該校一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如約而至。湘西州教育和體育局、永順縣政府、人大、政協、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音樂學院等單位領導出席並觀看了藝術節。

為期三天的藝術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不僅有建制班合唱比賽、高一藝術教學成果專場彙報演出、國學知識大賽、高二藝術教學成果專場彙報演出、第二期道德講堂、與涉外經濟學院聯合文藝晚會等,還有書法作品展、美術作品展等。

國學知識大賽由青年語文教師李惠蓉主持,八支從預賽中脫穎而出的參賽隊經過激烈角逐,最終高一年級大漠孤煙隊以總分210分勝出。觀眾搶答互動時,熱鬧非凡,學生爭相答題,答對還有禮品。歡聲笑語中,學生潛移默化,受到了國學書香的薰陶。

高二藝術教學成果專場彙報演出共21個節目4個篇章。薩克斯合奏、群舞、小品、影視劇配音串燒等,功底深厚,颱風成熟,表演自然,情感飽滿,直擊人心,現場掌聲不斷,笑聲不絕。

尤其是與湖南涉外經濟學院聯袂的文藝晚會,更是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狂潮。長沙的藝術老師和該校的青年藝術教師紛紛登臺獻藝,紮實的藝術功底,精湛的表演讓人大開眼界,學生的藝術激情也被點燃。

藝術節期間,學生書法、美術作品相繼開展。小荷才露尖尖角,該校學生在老師的悉心培養下,刻苦鑽研,上下求索,領悟體會,才華初露。田正富說,該校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營造濃郁的校園藝術氛圍,展示師生紮實的藝術功底和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進一步提升校園文化藝術品位,打造藝體特色品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育強國、培育新人的路途上,湘西州第二民族中學正勵精圖治,砥礪奮進,將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勇於擔當,用屬於民族二中人的信念、忠誠和熱愛,託舉起學子們燦爛的今天和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