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一個多月前,陳佩斯親自回答了知乎上的一個問題:如何理解陳佩斯所說的“喜劇都有一個悲情內核?”。截止到目前,他的回答收穫了22K贊同,1200餘條評論。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這個八九十年代逗樂整個中國的“滑稽”男人,骨子裡是徹頭徹尾的“叛逆”、“先鋒”、“朋克”,還有“理想主義”。

他憑一己之力對抗體制,把人生一次次歸零,不管在哪個年代,留給人們的,永遠都是一個走在前端的孤獨背影。

三十年過去了,我們就想問一句:64歲的陳佩斯,你為啥還不慫?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陳佩斯第一次上春晚是1984年,搭檔朱時茂表演的《吃麵條》笑瘋了整個中國。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沒有一點大道理,就是純搞笑,《吃麵條》讓中國觀眾第一次有了“小品”的概念

這個節目本是陳佩斯和朱時茂私下琢磨出來的小短劇,後來被春晚相中,但直到春晚當天夜裡,導演黃一鶴也不能確定,“讓觀眾這樣為笑而笑”能不能行?

結果,《吃麵條》一炮而紅。

那時,他是在體制內改變了春晚話語形式的人。

之後,陳佩斯和朱時茂,一起上了整整11次春晚,裡面的經典臺詞很多人現在還背的出: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隊長,別開槍!是我!”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皇軍託我給您帶個話!”

大家本以為能跟著陳小二這麼一直笑下去,誰料1998年的《郵差與王爺》竟成了他倆在春晚的最後一個小品。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未經他和朱時茂的同意,在光盤裡使用了8個春晚小品。

陳佩斯和朱時茂沒有選擇認慫,也沒有選擇找人疏通關係私下解決,而是直接將央視告上法庭,並最終贏了官司。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在一次談話節目裡,主持人問:“90年代的時候,很多人都面臨知識產權被侵犯,為什麼你就那麼忍受不了?”

陳佩斯說:“當然要發聲,至少要讓人知道,我是被侵犯的,否則五十年一百年後,我們的後代看到,會為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怒,他憤怒的,不是那個侵犯你的人,而是面對侵犯,我們選擇了漠視和沉默。

幾乎在同時期,他的電影事業也走到了尾聲。

當時他拍了一系列喜劇電影,每部電影盈利只剛好夠下一部開機,並不是因為電影不好,而是因為整個市場偷瞞漏報票房的情況非常嚴重,陳佩斯無法忍受這樣的黑暗,選擇關閉電影公司。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現在我們回看他當年自導自演的幾部片子,都驚歎於這些片子的“先鋒意識”,荒誕詭異的劇情下,是對社會黑暗面尖銳的剖析。

1996年的《96搖滾指南》堪稱神作,陳佩斯一搖身變成混跡於搖滾圈多年的資深製作人“沙皮”。

梳著彩色莫西幹頭,戴著墨鏡,叼著煙,爆粗口,一臉狠勁兒。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有一天,正在思考搖滾人生的沙皮,發現三個撓蝨子的民工。民工們為了抓臭蟲而停不下來的扭動,正是沙皮苦苦尋覓的“靈魂演奏”。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在他的包裝下,三位民工火速出道,臭蟲樂隊成為中國搖滾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樂隊!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但沙皮心裡清楚臭蟲樂隊也就能火這一下子,很快就要過氣。

再撈了幾桶金後,沙皮解散了樂隊,從此銷聲匿跡。三位民工這下傻了眼,根本不懂音樂,連原來的搬磚技能也廢掉了,最後被遣返回鄉。

這部影片看著荒誕不經,其實就是90年代中期中國搖滾的本質。並準確預言了它的結局:

大量揮舞著鈔票的外來資本,令當年那場以北京為根據地的搖滾熱失去理性,遍地都是跟風的受眾、徒有其表的樂隊。

在另一部《人與電話》的影片裡,陳佩斯演一位機關單位的小職員,每天任務就是接電話。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某天午睡時電話鈴聲響起,睡意正酣的他根本不想拿起電話。電話鈴停了,他也沒睡意了,惱羞成怒中,竟然和電話較上了勁兒。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一番你死我活後,電話終於被劈成了兩半,但電話鈴再次響起。又響了起來。小職員無奈接起電話,繼續按照電話指示乖乖工作。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整個短片就像一部卓別林的默劇,我們每個人都像這個小職員,“被電話、工作、電腦、遊戲所支配,過著無奈可悲的生活。

二十年前,陳佩斯就拍出了我們現在面臨的困擾,他沒有預言功能,只是如實地把他對社會的反思、不滿、憤怒展示出來。

唾棄虛假,不會妥協,敢於跟權威掰手腕,恰是這種真實賦予了作品更長的生命力。

在和央視拜拜,關了自己的影視公司後,44歲的陳佩斯,一切重新歸零。

“我去種石榴了。”陳佩斯跟好友如是說道。其實那裡什麼都種不出來,他只是想去靜一靜。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蟄居兩年裡,他看了許多的書,思考了喜劇方面的許多問題後,最終將目光投向了話劇。

2001年,陳佩斯的話劇《托兒》橫空出世,一下子創造了千萬票房的神話。他帶著《托兒》在全國巡演,一連演了120場,觀眾多達17萬人。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隨後,他又製作了《陽臺》、《雷人晚餐》、《戲臺》等多部話劇,累計500場次,觀眾超70萬人。創造了話劇界的票房奇蹟。

這次,他又贏了。

64歲的陳佩斯,你還不慫啊?

陳佩斯上了11年春晚,小品加起來不到200分鐘,但說起經典小品,還是會最先想到他;他自導自演的幾部片子沒有真正進入主流,卻在如今被封為中國影壇的“神作”;四十多歲才開始演話劇,卻折服了所有觀看的人。

但無論是20歲,40歲,60歲,陳佩斯都是一如既往的硬氣:什麼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我就是要說No!

在這個嘴炮橫飛的時代,一份演員合同能簽到4天6000萬,流量花旦們演戲,替身已經比自己戲份還多……

好在,我們還擁有永遠“不慫”的陳佩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