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市場:漫漫長夜路終見曙光!

眾所周知,前些年,智能家居讓業界“霧裡看花”,很多公司吃盡了“苦頭”,甚至“傷痕累累”,坊間一度響起“智能家居市場就是一個大坑!”的聲音。不過,隨著語音交互技術的迅速發展及物聯網雲平臺的成熟,近兩年,特別是從2018年開始,幾經沉浮的智能家居產品開始回熱,並且開始逐漸落地家庭,成為用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物。

據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研究報告《2018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預測》顯示,2017年全球消費者購買了6.63億臺智能家居設備,預測到2023年這一數字將超過智能手機達到19.4億。可見,智能家居市場正處於爆發的前夜,深圳市彩易生活科技有限公司(大魚管家)創始人王小樂認為,國內智能家居市場已過了炒熱階段,目前正走在蓬勃發展的路上。

智能家居市場:漫漫長夜路終見曙光!

 格局已定 市場初顯曙光

在技術與政策的雙重刺激下,全球智能家居市場正在不斷成熟,市場需求即將迎來快速增長期。據Strategy Analytics機構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到840億美元,較2016年的720億美元增長16%,預測到2030年,包括智能家居設備,系統和服務的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將達1550億美元。

彩易生活科技公司CEO王小樂表示,格局意味著市場,目前國內的智能家居產業格局已定,最上層將由巨頭中的2-3家來統領,中間層是做單品智能控制或小場景控制的企業,下層是無線通訊、物聯網、雲平臺、語音交互等技術方案商,目前雖然這些技術還有很大的優化空間,但是已經十分成熟了,完全可以滿足現階段用戶的基本需求。

當筆者問到目前國內智能家居市場是否還需要被教育時,王小樂認為,與美國市場不同,中國是產能驅動市場,當智能硬件生產數量極度過剩,市場會通過各種渠道自動將這些產品推送到消費者面前,特別是在具有強大渠道能力的家電領域,這種市場特徵尤其明顯,當智能家電在各個渠道鋪滿時,消費者肯定會優先購買智能家電,這種產能驅動消費,使中國智能家居產品普及速度要遠高於美國市場。

語音交互革新家居控制

基於人工智能的語音交互技術,無疑是最自然的人機交互方式,它讓用戶解放了雙手,只需下達語音指令就能輕鬆控制家裡的各種智能設備,比如可以開關臺燈、調節溫度、看某個電影、聽某首歌等等,可以說,這種語音交互方式革新了智能家居領域的控制方式,打破了各廠商最初推出的手機APP+聯網設備的控制侷限,使原來不溫不火的智能家居市場瞬間又變得沸騰不已,無疑,未來語音交互技術將成為智能家居產品實現人機交流的主導,而且語音交互技術在智能家居應用是剛需,以智能音箱為例,它的定位完全符合家庭中語音交互的場景,可以提供無處不在的語音控制入口,給智能家居更多的想象空間。

根據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在2018年1月分佈的一份報告,其預測2018年將是普及智能音箱的“決定性一年”,相比全年出貨量剛過3000萬臺的2017年,2018年智能音箱全球出貨量可達5630萬臺,基於智能語音交互的垂直領域如家居、車載、可穿戴及機器人備受追捧。其中,語音交互技術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應用前景最值得期待。

王小樂認為,智慧家庭由廚房、客廳、洗浴、臥室等幾大生活場景構成,每個應用場景都需要一個語音控制入口,比如,客廳由智能電視或音箱控制,臥室由檯燈控制,洗浴間由熱水器控制等,語音交互控制將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未來兩年將是智能音箱爆炸期。

 三個維度助力設備升級

在智能家居落地的商業模式方面,王小樂表示,大魚管家主要從三個維度幫助廠商進行設備的智能化升級,即對單品的語音控制、語音結合屏幕交互控制以及智能場景化的升級,其中智能場景化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舉例說,與空調相關的有空氣淨化器、溫溼器、智能檯燈等,大魚管家以智能音箱為語音控制中樞,將這幾個智能產品串聯起來,幫廠商搭建一個小場景,並且提供後臺服務管理,幫助廠商提升運維和服務的效率。

王小樂稱,在語音控制方面,主要有分離式和一體化兩種控制方式,智能音箱只是一種形態,如果離設備比較遠,會選擇用分離式語音控制,反之則亦然,大魚管家提供整套的物聯網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包括前臺的語音軟硬件、物聯網軟硬件、後臺物聯網雲平臺以及智能服務平臺等。

在問到大魚管家的核心優勢和落地遇到的挑戰時,王小樂表示,自主研發的物聯網雲平臺是大魚管家的核心優勢,可以為設備廠商提供完整的家庭物聯網解決方案及外圍設備連接能力,幫助他們構建家庭影音娛樂、家庭健康、家庭安全等智慧場景,他透露,未來大魚管家將研發自己的物聯網芯片,另外,他提到,在落地方面並沒有太大的阻礙,市場已經逐漸步入成熟期。

最後,王小樂補充到,未來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龐大,而且無論是技術還是產業的方向都已經明確,對於很多公司來講都有很大的機會,當未來行業出現快速變化時,就會產生利潤,但是目前還只是硬件或小場景普及時期,而硬件背後的服務才是用戶的核心價值,因此,對於依靠服務來獲取利潤的企業來講,還需要至少3-5年的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