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雜誌爲何把一「無名」日本人與毛澤東並論

【導讀】 井上大佑曾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與甘地和毛澤東相提並論。

美國時代雜誌為何把一“無名”日本人與毛澤東並論

卡拉OK之父:井上大佑資料圖

據美聯社報道,風靡世界的“卡拉OK”的創始人,由於沒有申請過專利,至今為止沒有賺到過一毛錢,而他和這個產業唯一最接近的關係是推銷克蟑藥給卡拉OK包廂。

回到井上大佑年輕時在日本兵庫縣西宮市擔任沙龍樂隊鼓手的年代,他從沒想過發明伴唱聲軌和可攜式麥克風有什麼了不起,當然也不會去申請專利。

30年後,卡拉OK已成為世界性的家庭用語,而井上大佑一毛錢也沒賺到,他和這個產業唯一最接近的關係是推銷克蟑藥給卡拉OK包廂。62歲、留著馬尾的井上在大阪近郊的辦公室說:“卡拉OK機器的故障80%是蟲子引起的。”

美國時代雜誌為何把一“無名”日本人與毛澤東並論

卡拉OK之父:井上大佑資料圖

卡拉OK日文原意是“無人伴奏樂隊”,這個概念早在1971年井上發明8-Juke(八聲道點唱機)前就已存在,而8-Juke是一個紅、白顏色的木箱,裝配了麥克風、放大器和八音軌的卡帶播放機,儀表板則以英文標示,以便看起來“時髦”些。

井上以這部原型卡拉OK作為無歌手樂隊的鼓音伴奏,在沙龍中接受想唱歌的顧客點歌時播放。後來他又想到,可以藉機器來達到伴奏的功能。

井上說:“我是樂隊裡最差的一個,我完全沒有音樂技術可言,所以他們讓我擔任樂隊經理。我想,為什麼不用機器來代替我們所做的?”

在他的鼓吹下,六位樂隊成員組成一家叫作“新月”的公司,生產了11部8-Juke伴唱機,並出租給當地的酒吧,讓想唱歌的人花100日圓(0.83美元)藉電視機大小的唱機點播放一首伴奏。這個價錢在當時相當高,但自得其樂的消費者很肯花這種錢。

井上說:“沒有卡拉OK,幾乎不可能像專業歌手那樣在完整的背景樂隊伴奏下唱歌。在以前,那是夢想。”

美國時代雜誌為何把一“無名”日本人與毛澤東並論

卡拉OK之父:井上大佑資料圖

不到三年,卡拉OK開始大行其道,大公司紛紛剽竊井上的創意,推出自己的機型。等有人建議他申請專利時,已經為時太遲。井上承認:“我從沒想過申請專利。”

新月公司與大企業奮戰到1987年,不斷推出更新、性能更好的卡拉OK伴唱機,然而激光唱片技術誕生後,他終於宣佈放棄。

井上大佑曾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與甘地和毛澤東相提並論。他說,他不後悔損失專利權,而即使專利權讓他在1980年代大發利市,他也很可能過度擴張到其它投資,使他在日本經濟衰退後留下大筆債務。

井上說:“我從未買過土地、股票、高爾夫俱樂部會員證,什麼都沒有。除了參加葬禮外,我從不穿西裝、打領帶。”

美國時代雜誌為何把一“無名”日本人與毛澤東並論

本文摘自:中新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