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同一速度,開車的時候覺得不快,在副駕的時候感覺快呢?

飯特稀153117483

一輛轎車一般有5個座位,我們開車時,有人總喜歡坐在副駕駛位,感覺這樣可以看得更遠,在駕駛不認識路時,也可以指點一二,或者如果是趕長途,旁邊有個人可以和主駕駛員說說話,也能一定程度上解除疲勞感。但是有些人天生好說話,駕駛員在那裡,他/她坐在副駕駛上一路說個沒完沒了,也是挺煩人的。最可怕的是,有些人還一驚一咋的,容易讓駕駛員分心,甚至釀成禍事。

我們言歸正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車子開到一定的速度,駕駛員感覺沒什麼,但是副駕駛有時候感覺太快了,老是提醒:慢一點兒,慢一點兒。實際上,這主要是心理的問題,駕駛員開車,他會有準備去接受這個車速,潛意識裡已經知道接下來車速會是多少,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內 。而副駕駛則不然,他是被動的。在還沒有準備的情況下車速變化會對人的衝擊很大,因此思維裡沒形成,或者沒有接受,這樣的話,就會總感太快了。

再進一步講,作為駕駛員,其精力主要就在路面上,可謂: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全身心投入,並對各種情況作為預判和應用,比如拐彎,當駕駛員轉動方向盤拐彎時,副駕駛的人總感覺要撞車了,而對於駕駛員來說,這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情,拐彎或者直行基本都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就是所謂的參照對比的不同而產生的不同視覺效果。而副駕駛則精力比較分散,從而導致感知能力的差別,所以一般副駕駛對速度是比較敏感的。當然這基本上也是新人,或沒有開過車的,而對於一些老司機來講,他們坐在副駕駛,其實感覺自己和駕駛員也沒有什麼兩樣,對速度的和路況的預判和處理都是差不多的。


汽車觀察家

這個問題相信好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就是做在副駕駛感覺車速很快,身有些時候很害怕。尤其汽車經過某些擁堵路段,或者在某些貨車後面行駛的時候。經過擁堵路面總覺得要剮蹭。在貨車後面跟著的時候,總害怕追尾,總覺得很危險。所以有時候坐別人的車,就會情不自禁的喊:減速,剎車,小心,慢點,太靠邊了!左面一點……等。



我個人感覺,主要是坐在副駕駛的人沒有駕駛員心裡的預判度,預反射。另外駕駛側靠左,副駕駛對左側車距的判斷和駕駛員不一樣。如同駕駛員判斷右側車距拿不準一樣。


當我們自己開車的時候,心裡會有個預判斷。例如前面路況好,我要加油提速,這時候心裡已經準備好了迎接接下來的高車速。於是我們提速的時候心裡和感官上都不覺得突然,而是覺得順理成章。這就是因為我們提前的預判斷。而副駕駛則是感到很突然,一下子加速變得很不適應,第一反應就是,這車速太快了!當我們自己開車途中需要加速的時候,我們把油門踏板踩下去的同時,心裡已經做做好了迎接加速的準備,自然也不會覺得快了!而副駕駛沒有心裡準備,自然覺得很快!當我們開車跟在大貨車後面的時候,因為我們心裡對車速和距離有了預期判斷,腳時刻準備踩剎車減速,不到一定的程度我們不會踩剎車減速,這時候副駕駛就會提心吊膽,剎車,剎車,跟的太近了…等類似想法。

而在市區擁擠路段行車也是,副駕駛對駕駛側車距拿捏不轉,也會總覺得要和別人的車,或者障礙物剮蹭,所以也會害怕。
親愛的朋友們,還有其他的原因嗎?一己之見,歡迎大家補充,批評,謝謝!


水墨丹青一世情

很簡單,雙方的注意力和參考對象不同,那各自的內心感受肯定不一樣的。

作為開車的,你要把持好方向盤,全身心投入開車,眼光看的是前方,防止方向發生變化以及路況的改變,從而改變速度和方向,所以速度是自己能控制的,是主觀能動性的,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完全能掌控,尤其是在安全車少的道路上行駛,自己開車的速度自己是很有安全把握的。

而作為副駕駛坐車的,思維就完全不一樣了,他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位“遊客”,他是享受的,因為不用開車,他很自由,看看風景,聊聊天,睡覺等等,但是有一點他做不到,那就是對車況的瞭解,他不知道目前的車速,不知道什麼時候司機會減速剎車、加速超車,這就顯得很被動了,就感覺自己完全被司機帶著走,而這種感覺會產生微妙的恐懼感和空虛感,一旦發現目前的速度是自己難以接受的(其實速度並不快),內心會把這種害怕放大,大腦會亂想,越亂想越放大,就會感覺車開的太快了。

所以,作為副駕駛,你要做的就是不要打擾司機開車,因為司機自己有職責在,不用你擔心,你要把自己的目光和注意力放到其他地方,心裡不要去想車況,這樣你就會很放鬆,心情也不一樣,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你就不會擔心這擔心那了。


楓影情貞

很多人在開車時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副駕駛有個人不停的指指點點、大驚小怪、囉裡囉嗦,磨磨唧唧,你稍微快一點他也囉嗦,併線也要囉嗦、超車也要囉嗦......有一種想要掐死大話西遊裡面唐僧的衝動...



囉裡囉嗦是素質原因,但是副駕駛在坐車時,因為觀看角度、參照物和駕駛者不同的確會感覺到車速不同!

1、司機駕駛時,會根據駕駛角度看到的參照物對汽車進行控制,同樣的速度、同樣的空間,從司機的角度來觀察,可以以一定速度安全的通過,但是,從副駕駛的角度看,就有一定的危險,而一些人就會大驚小怪...


2、司機駕駛時,會根據汽車的加速性能、剎車性能對車加以控制,所有的控制都預先有心裡準備,比如,國道行駛時,你前方有個大掛慢吞吞的向前開,你決定超車,由於在國道往往需要借道超車,遠方對向車道有一個大貨車在緩慢開過來,你根據三輛車的距離和時速判斷可以安全超車,於是,打轉向、加速...但是副駕駛由於沒有這個心裡準備,突然發現你開車朝著大貨車開去,自然就會感覺很害怕,這是一種把生命交出去的恐懼.....

3、很多“老司機”在副駕駛時往往喜歡以駕駛者的感覺來判斷,比如,前面路況如果他駕駛是開50km/h,而你駕駛是開到60km,這就違背了他的駕駛習慣,此時他就會覺得不靠譜、不安全,有些人會直接說,前面慢點、快點,這主要還是對你駕駛意圖的預判不足導致。


眾口說車

這是一個相對的問題,駕駛員跟乘客的角度不同,參照的事物和心理上的準備都不一樣,由於高速行駛時,旁邊的視覺速度和中間的視覺速度相差過大,旁邊會被大腦忽略。隨著速度的提高,忽略的部分就越多,視野越是狹窄,而中間是關注焦點,隨速度的提高,視覺感覺提高不多。


看到這裡相信有些人聽到過所謂的“減速玻璃”,所謂減速玻璃其實就是平時所說的夾層汽車前擋風玻璃,一些鋼化前擋風玻璃因為光學性能差,過渡不平滑,司機長時間開車的話會引起眼睛易疲倦,頭暈的感覺。而夾層玻璃的光學性能好,沒有光畸變,從車向外看視覺很清楚,再加上夾層玻璃引進新技術,使光線變得很柔和,從而能給人一種減速的感覺。

其實對於這樣的一種說法可以說不夠準確,所謂的減速玻璃只是提供了更好的視覺,從這一個角度上來講並不能說明自己駕駛感覺慢。


我個人認為對於這種所謂的錯覺,都是基於自己的心理,本身有準備地去接受這個車速,潛意識裡知道車速會是多少,自己能夠掌控。

咱們通俗點來講,比如在市區駕駛或者是進拐彎等操作,當你併線或者是拐彎的時候,副駕駛的人總感覺要撞車了,而對於駕駛員來說,這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情,拐彎或者直行基本都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這就是所謂的參照對比的不同而產生的不同視覺效果。

所以當你在開車的時候,你可能遇到過副駕駛的人反過來一直在指揮著你,這都是因為副駕駛的人坐在車內的時候,眼睛看到的都是左右兩邊的車輛,還有路面上的一些其它事物,從而導致了車子貌似開得很快。


孫行者汽車救援

其實很簡單的個人認為主要有兩點∶

1.駕駛員主要是看路面情況多點,路面基本都是一樣的參照物少,所以感覺車速沒那麼快;副駕駛主要是看風景多點,參照物不停變化所以感覺車速快。


2.車速太快駕駛員精力比較集中,副駕駛精力比較分散。這也導致感知能力有差別,所以副駕駛的人感覺速度的快慢和駕駛員是不一樣的。


如有什麼不同看法歡迎大家評論區討論和指導。


憶致

這個問題每個人情況一樣,主要原因是座的位置不同,參照物也不相同,所以座副駕駛人種感覺很危險速度很快,開車老司機對車的參數都已經瞭解而且也多少試過,他知道車有多寬能不能過,而座車的一般不瞭解車的情況,當然也不完全這樣,可能是感覺油門剎車不在自己腳下感覺沒安全感,其實還是心理因素作怪,一般經常開車的司機就算座副駕駛也不會有這種感覺的,不好勿噴


無名者52184226

我媳婦開車6年多了,我坐副駕駛,從來沒覺得她開得快過,哪怕是給我一點點刺激,從來沒有過。大貨車40公里每小時,她也能跟在後面走半小時,好不容易超過去之後,又碰到減速帶,結果人家50公里時速過減速帶,顛得我頭撞到頂棚上。人家開車就會在40到60之間,快也不會慢更不會。


虛空無常

一個可能跟參考系有關,司機的視野範圍主要在正前方,遠處的事物由小到大的“增長速度”相對平緩,而副駕則容易拿兩側事物作參考。

另一個由於駕車時比坐在副駕的動量多,精神相對亢奮,精神上會比坐副駕激進,再加上速度由自己把控,因而心理上的安全速度比副駕更“快”,而副駕所感知的快恰恰是一種一切不可自控的不安全感。


來首音樂嗨起來

不是這樣的。坐副駕要看感覺,如果司機開得又快又好,平穩優雅,則很舒服沒有壓力,反之如果開得又糙又笨拙,不要說快,你就開個20,30的時速,我也會想搶方向盤,踩剎車,各種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