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趙偉倫:寧波鹽倉門渡

《鄞縣通志》:鹽倉門渡(一名和義渡),縣治東北0.7公里,二區和義鎮。濱姚江,西南岸為自舊和義門往江北岸要津。早年寧波只有六個城門,位於和義門外的渡口也就順理成章地被命名為和義渡。因和義門附近曾設鹽倉,所以和義門又被俗稱為“鹽倉門”,渡口也被稱為“鹽倉門渡”,久而久之人們便對和義渡的“官名”漸漸地淡忘了。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趙偉倫:寧波鹽倉門渡

這張和義渡照片是一位中文名叫金純仁的英國傳教士於1910年前後拍攝的。透過畫面,我們能看到對岸消失已久的和義門城樓,還有城牆內外的府學大成殿、羊府廟和江心寺(從右到左)。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趙偉倫:寧波鹽倉門渡

民國初年的和義渡周邊江面

1972年8月1日,解放橋通車後(南端為浮橋,北端為固定橋),渡廢。現在的解放橋建成於1981年,是一座多跨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橋,全長253米,橋面總寬20米,承載能力20噸。它南連解放北路、北接大慶南路,是城市主幹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海曙江北兩區間重要的過江交通通道。隨著寧波城市的持續發展,解放橋交通流量日趨增長並達到超飽和的狀態。2011年12月12日解放橋拓寬工程(新建橋樑)正式完成。拓寬後的新解放橋寬為38.5米,設雙向6條機動車道和2條非機動車道,橋面坡度2%,通航標準為6級航道。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趙偉倫:寧波鹽倉門渡

鹽倉門渡舊址即今寧波市區解放橋

(本文為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我身邊的運河故事"(浙江段)徵集發佈活動來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