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險≠全賠,投保容易理賠難,怎麼避免這些保險誤區?

有很多車主對保險存在著誤區,使得需要理賠的時候發現和自己之前的預期相差很遠,從而感覺自己被騙了。其實只要我們對保險瞭解充分,都是可以避免這些誤區的。

全險≠全賠,投保容易理賠難,怎麼避免這些保險誤區?

全險≠全賠

不少車主會認為車子買了全險,無論發生什麼事故都不用擔憂了。其實全險這個詞在保險公司和國家相關法律中是不存在的,只是大家習慣說的一個詞。它一般是將交強險、商業三者險、不計免賠險、車損險、盜搶險、車上人員險這幾個主要險種籠統地稱為全險。

而如果玻璃受損、發生自燃、進水後發動機壞了和車子被劃等等情況都是不賠的。另外,每個保險都有自己的理賠範圍,即使你買了這個險,超過規定範圍也是不賠的。

所以車主在買保險前,要明白每個車險什麼意思,哪些範圍是不賠的,才能讓理賠不變困難。

買了不計免賠險≠全賠

購買了不計免賠特約險後,並不是發生事故都會得到百分百賠付,在一些情況下,比如比如多次出險、超範圍行駛、車輛超載等,保險公司就會對一些特定的事故定出單獨的免賠率,而且這些免賠率不屬於不計免賠範圍。

交強險最多可賠十二萬

有些車主在選擇保險的時候認為交強險的賠償額度有十二萬,夠應付大多數事故了,因此只投保了交強險,而沒有投保其它商業險。

修車一定要去保險公司指定的維修廠

很多車主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就是保險公司會要求到指定的修理廠去維修。雖然這樣做可以降低維修成本,但在不是自己信任的修理廠修車可能保證不了維修質量。

保險公司是無權指定修理廠的,車主完全可以自行選擇,唯一會出現的問題是保險公司定的維修費用不夠,需要自己補。

提前續保後再修車不影響保費?

在保險到期之前提前續保,這中間重疊的時間如果出險,因為續保的錢已經交了,所以理賠是不會影響下一年的保費的。

這個誤區看起來是得到了便宜,但是現在車輛所有的違章事故信息都是聯網的,出險的次數與理賠的金額等等都可以查到,等後年再去交保險的時候,這部分本以為省下的錢就會被算進去,導致減少優惠或保費上漲。

合同上的特別條款影響不大?

很多車主在籤保險合同的時候不注意看詳細內容,導致得不到理賠。而保險公司為了減少賠款會設定很多特別條款,以通過這些條款來限制車主的使用,同時降低發案率和投保人的投保費用。

而車主往往會忽略掉這些特別條款,因此我們在車輛投保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的注意。比如,盜搶險的生效日期為汽車牌照辦理好的次日生效、行駛範圍為XX省(市、自治區)境內、保險受益人為XX等,這些都是保險公司制定的一些所謂的特別條款。

全險≠全賠,投保容易理賠難,怎麼避免這些保險誤區?

保險的誤區大多數是因為大家互相傳開和沒仔細閱讀合同造成的,作為車主,我們應該知道正確的方式,避免再被誤區傷害,也讓車主的切身利益得到更好地保障。


用車常識每天說,點關注不迷路!!!長期歡迎吐槽,各位想看什麼可以在下方留言給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