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生態環保督察通報第一批典型案件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吉林省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已正式啟動,此次督察共分三批進駐,計劃利用45天的督察時間實現全省12個地區的全覆蓋。

6月21日至23日第一批省級督察的4個督察組已進駐公主嶺市、長白山開發區、梅河口市和白城市。通過走訪問詢、下沉督察、現場檢查等方式,督察組共發現問題7個,其中3個是對中央環保督察交辦案件虛假整改、拖延整改問題,其他4個是新發現的突出環境問題。

此次省級督察的首要任務是督察對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不到位、拖延整改、虛假整改、敷衍整改等生態環境工作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目前,第一批省級督察發現的中央環保督察虛假整改、拖延整改的3個問題具體為:

一是梅河口市紅梅鎮一養殖場虛假整改問題。6月23日,第三督察組對中央環保督察交辦的5096號案件“紅梅鎮德利蛋雞養殖合作社氣味汙染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抽查。梅河口市上報該案件辦理情況為2017年10月底前完成該養殖場關閉或搬遷工作,該案已辦結。但督察組現場檢查發現該案並未完成整改,養殖場仍在營業,貯糞池未採取封閉措施,氣味汙染依然嚴重,地方政府上報情況不屬實。督察組正在進一步深入調查。

二是白城市洮北區“散亂汙”小加工廠虛假整改問題。6月22日,第四督察組受理群眾舉報,反映“洮北區瑞光南街舊物市場內4家工廠噪聲嚴重擾民問題”。該案件為中央環保督察期間交辦的第5145號案件。在5月份調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情況時,洮北區上報稱已經全部規範到室內經營,整改已完成。但督察組在6月23日暗訪時發現實際並未完成整改,4家工廠均在室外進行電焊、板材切割等生產作業,噪聲汙染嚴重,群眾反映的問題依然存在。而且4家小型機械加工廠緊鄰居民區、學校等敏感區,均無完備環保手續,屬於典型散亂汙企業。督察組正在對洮北區政府上報情況不屬實問題進行調查核實。

三是洮北區北方水泥廠拖延整改問題。6月22日,第四督察組受理群眾舉報,反映洮北區北方水泥廠粉塵和噪聲汙染嚴重。督察組發現該案件為中央環保督察交辦的第807號案件,此案件原計劃今年5月底前完成整改,但至今仍未整改完成,屬於拖延整改。督察組對其進行現場檢查,發現該企業處於停產檢修狀態,雖然採取了部分整改措施,但仍然存在混合料倉和兩處進料口未封閉、部分原料和廢料露天堆放、散裝機和袋裝機等設備未完全封閉且無吸塵裝置、包裝線移動式收塵器未安裝到位、球磨機廠房減震降噪措施不到位等諸多問題,一旦恢復生產必將產生嚴重的揚塵和噪聲汙染。督察組正在對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取證。

與此同時,根據督察準備階段摸底排查和督察進駐階段群眾舉報掌握的問題線索,各督察組在現場檢查過程中還發現了4個新的突出環境問題:

一是公主嶺市東遼河流域非法採砂問題。6月22日,第一督察組根據督察準備階段摸排掌握的問題線索,對公主嶺市八屋鎮、十屋鎮、桑樹臺鎮非法採砂問題進行了突擊檢查。雖未當場查獲採砂船作業,但路邊發現有采砂船停駐,河道邊有明顯車轍,105省道沿途公路兩側有大小砂堆數十座,高如小山,觸目驚心。經調查、問詢瞭解,砂堆佔用土地達8.3萬平方米,其中基本農田約1萬平方米,一般農田約4.3萬平方米,林地約0.1萬平方米,水域及水利用地約0.4萬平方米,其他土地類型約2.5萬平方米。當地政府部門對此監管不到位,造成東遼河流域生態嚴重破壞。

二是公主嶺市朝陽坡鎮工業固廢非法傾倒問題。6月22日,第一督察組在現場檢查途經公主嶺市朝陽坡鎮東興村時,發現了一處非法工業固廢傾倒點,佔用了約4000平方米基本農田,現已堆存工業固廢近萬立方米。堆放點距東興村居民點僅375米,無任何防滲設施。經詢當地村民瞭解,為周邊一家汽車內飾件生產企業,將塑料、海綿、皮革、紙殼等生產廢棄物丟棄在向當地村民租借的基本農田內,堆存時間6個月以上,在冬春季雪雨水淋溶作用下對農田土壤造成汙染。

三是梅河口市紅梅鎮生活垃圾違規掩埋問題。6月23日,第三督察組對梅河口市紅梅鎮現場檢查時發現,該鎮未按照“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要求轉運生活垃圾,而是私設一處無任何汙染防治設施的生活垃圾掩埋點,據初步估算,已掩埋垃圾約3000噸。同時,紅梅鎮其他5處生活垃圾臨時存放點汙染防治設施也不完備。

四是公主嶺市八屋鎮生活垃圾違規堆存問題。6月22日,第一督察組根據督察準備階段摸排掌握的問題線索前往八屋鎮五家子村現場檢查,發現一處廢棄磚廠違規堆存約2萬立方米生活垃圾,無任何防滲設施,只有簡易圍擋和覆蓋措施,並散發難聞惡臭,檢查時仍有運輸車在此傾倒垃圾。經初步核實,該垃圾點長期存在,距最近的居民僅有50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