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線一日就破三億的《我不是藥神》背後的故事

僅僅上線一日的《我不是藥神》票房就已經超過三億,

目前豆瓣15萬人的影評就已經達到9.0分

上線一日就破三億的《我不是藥神》背後的故事

7月6日中午11點豆瓣評分

電影究竟有什麼魔力能達到如此效果,這要源於電影改編的真實故事本身也是個創奇故事。

上線一日就破三億的《我不是藥神》背後的故事

陸勇,《我不是藥神》原型故事主人公

陸勇曾是江蘇無錫一家紡織品出口企業的老闆,2002年8月被確診患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在尋找骨髓配型期間,他需要花高價購買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名為“格列衛”的抗癌藥來延續生命。

2004年6月,陸勇得知印度仿製“格列衛”抗癌藥,開始服用,並在病友群裡分享了這一消息。隨後,很多病友讓陸勇幫忙購買此藥。

2014年,為方便給印度匯款,陸勇從網上買了3張信用卡,並將其中一張卡交給印度公司作為收款賬戶,另外兩張因無法激活,被他丟棄。

因為在網上買卡,讓警方注意到了陸勇。2013年11月23日,陸勇被湖南沅江市公安局逮捕,2014年3月19日執行取保候審。2014年7月,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隨後陸勇取保候審。

2015年1月10日晚,陸勇在機場再次被警方控制。而後,檢察院向沅江市人民法院撤回起訴,認為其行為不構成犯罪。

陸勇的被捕與獲釋引發了諸多對於高價“救命藥”與因病致貧的討論,“藥俠”的標籤被附著在陸勇身上,他一度被慢粒白血病病友視為救命恩人。

上線一日就破三億的《我不是藥神》背後的故事

王傳君飾演角色呂受益

《我不是藥神》中,呂受益的角色正是如此,他買不起格列衛維繫生命,病情從慢性期演化到急變期,因為沒有合適骨髓移植,只能通過痛苦的化療來儘量醫治自身。

電影中也出現了這個橋段,王硯輝飾演的張長林打著“格列衛”的名號,兜售比起程勇更加便宜的真正假藥,騙取那些買不起正版“格列衛”患者的錢。雖然最終被程勇所攪場,但現實中還有千千萬萬個像張長林這樣的人在賣著這樣的黑心假藥。

上線一日就破三億的《我不是藥神》背後的故事

最終,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法院認為其行為並不構成犯罪,對“撤回起訴”做出裁定,決定不起訴,陸勇避免了“牢獄之災”。

陸勇深信自己所作所為,能夠改變一些東西。

事實上,他也真的做到了。

如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相關藥品進入醫保、仿製藥價格不斷下降,曾經一個月要花費2萬餘元買藥,如今只要三四千元就可以維持一年用量。

總有人不願成熄滅的燈柱,要做那唯一的光。

陸勇便是如此,他在自己所力所能及的地方發光,做成千上萬病友的指路燈塔。

面對爭議和不理解,他逆風前行,從04到18年一直默默幫助著“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病友們,已經有整整14年之久。

上線一日就破三億的《我不是藥神》背後的故事

我們需要陸勇這樣的人,

同時也需要《我不是藥神》這樣的電影。

它讓我們看到在“小時代”的浮華之下,還有著這樣的人在頑強地活著。

它不歌頌權貴,也不歌頌超級英雄,它只歌頌我們身邊的事情,歌頌普通人的平凡之光。

它很獨特。

但這份獨特,這正是現如今中國電影所需要的。

——來自豆瓣影評用戶RUNE的影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