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接受奧地利電視台專訪,多次被打斷被迫無奈飈德語,對此你怎麼看?

不拔蘿蔔的糊糊精

6月4日,普京接受了奧地利電視臺採訪,時長大約45分鐘,奧地利主持人大概並不是個普京粉,在採訪過程中缺乏耐心,拋出一個問題後,普京還沒說上幾句話,就在普京尚未結束回答的時候,強行打斷,再拋出另一個問題。


希爾維

普京本人就是一個話題。而且在美國不斷加大力度對俄羅斯採取經濟制裁的時候,任總統以來首次出訪就將目的地放在了奧地利。可見奧地利在普京心中的分量多重。

普京此行的目的不外乎“敲定”經濟合同,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並且以說服奧地利領導人不要花高價去買美國的液化天然氣。

至少有如下四個問題:

一,MH17航班究竟是誰幹的;二,莫斯科附近的“魔獸農場”(黑客大本營)是否確有其事;三,俄羅斯是不是在歐盟製造分裂;四,克里米亞到底是誰的。

除了表示克里米亞的命運是克里米亞人決定的以外,普京對上面的問題當然全部矢口否認,特別談到了歐盟。並且指出,歐盟是是俄羅斯最大的貿易伙伴。在夥伴中製造分裂不是俄羅斯的目的。


閒看秋風999

不容對方解釋、想打斷對方解釋的新聞採訪,說白了就是媒體自己別有用心,這是很不恰當的。因為等於是媒體自己其實著急著在給自己的受眾洗腦,害怕給對方提供輿論場。這已經背離了新聞的基本操作規範。而且既然有這種擔心,何必去採訪對方?

這在目前的西方媒體上其實是很常見的,我們對比一下美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電視與紙媒的資料來看,會發現西方媒體如今儘管技術手段更為進步了,但總體上新聞從業人員的素質下降蠻嚴重的。新聞報道政治化的傾向蠻嚴重。

像美國現在的媒體,也基本上已經分裂成涇渭分明的共和黨與民主黨兩大陣營的針鋒相對了。

新聞調查與新聞評論的界限也經常被模糊!


像此次專訪中談到馬航MH17空難事件中俄羅斯角色問題,奧地利主持人的任務不應當是做一次盡責的新聞調查。原因很簡單,你不可能從對普京的採訪中,獲得完整的真相,也沒有必要去證明你是對的而他是錯的。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主持人要提前把功課準備好,把俄羅斯方面此前對馬航MH17空難事件的說法及解釋梳理清楚,然後儘量列出疑點與漏洞(也不是抱事先的評判,但最好是致命性的),在專訪時把尖銳問題拋給普京。


建章看世界


顯然,後續的專訪簡直一場唇槍舌戰,普京想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而主持人只能再三解釋說到“我也不想打斷你,但時間有限,我們還有很多問題。”


一個國家總統接受他國專訪,在回答過程中頻頻被打斷,換誰都不能忍受,相反普京幾度友善勸說主持人不急,我們有時間,對於主持人拋出的“合理”解釋,普京也沒有做出嚴厲的反駁。但在這時長54分鐘的專訪中,相信二人都過得不愉快。


個人認為普京的確回答問題態度良好,相比於主持人想以快問快答的形式,獲取專訪價值來說,普及有著相應的責任對每個問題做出最合理最真實的回答。主持人有著自己的原因理由,但也不能忽視坐在自己對面的是俄羅斯總統,既然訪問時間有限,那為什麼還要設置那麼多的問題;既然覺得普京的回答冗長,為什麼不以一個主持人的優勢去引導而做出打斷對話的魯莽行為;既然明知專訪的意義性,為什麼不隨機應變刪減採訪題目。



奧國那些事兒

再次,可以想見,網絡上的世界應該是達到了一個高潮,俄羅斯的網民和奧地利的網民應該是有互掐的橋段,只不過我們沒看見而已。

所以,這次訪問的意外,我覺得是給奧地利的新聞界丟人了。而普京則利用他的沉穩和幹練,維護了他俄羅斯總統的面子。


本來世界觀

政治人物接受媒體採訪,尤其是像俄羅斯領導人接受西方媒體的採訪,可以說向來是一個很敏感的事。之所以敏感,主要原因就是怕西方媒體在採訪後斷章取義或歪曲解讀。

奧地利主持人在採訪普京時多次打斷普京的話,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


西域都護


睿恪煦



user4085133121121

關於這個問題,想談幾點看法:





第四,西方媒體多為西方國家的政治工具。西方媒體要麼喜歡報道假新聞,要麼道聽途說、見風就是雨,甚至顛倒黑白、故意抹黑有關國家和有關國家領導人。舉個簡單例子,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美國大多主流媒體互相敵視,其實很能說明問題:為特朗普說話的,特朗普就喜歡;不為特朗普說話的,即使美國媒體報道的是客觀事實,特朗普也會不喜歡。


毛開雲

這樣情景的出現,只能從個人素質方面來解釋。

普京呢就是有質量的政治家,知道奧地利對俄羅斯的重要性,因為奧地利的新政府對俄羅斯比較友好,所以普京面對一個如此不懂禮貌的電視臺提問人忍隱禮讓,沉穩大度。如果這個提問人是美國的或是日本的,你會想象普京會有怎樣幽默霸氣和精彩的用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