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林業生態扶貧優勢 積極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張建龍在林業生態建設與精準扶貧

專題研究班上指出

充分發揮林業生態扶貧優勢

積極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6月28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前往局管理幹部學院,為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生態建設與精準扶貧專題研究班的學員作報告。

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生態建設與精準扶貧專題研究班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主辦、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承辦,是中組部精準化點名調訓的10個重點班之一,共有來自13個省(區、市)分管林業工作的46位地方黨政領導幹部參加,學員主要來自13個省份的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培訓班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廣林業扶貧工作經驗,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張建龍說,習近平總書記對林業生態扶貧工作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為做好林業生態扶貧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扶貧思想,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把生態扶貧作為中心工作,舉全行業之力加大扶貧力度,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落實任務分工,對貧困地區推出政策、項目、資金、人才、技術組合拳,林業生態扶貧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張建龍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大力推進生態保護脫貧,深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造林補貼、森林撫育補貼、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等重大工程和重大政策,既讓廣大貧困群眾從生態保護中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又為貧困地區可持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生態基礎。大力推進生態建設脫貧,著力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堅持將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任務優先安排給有需求的貧困戶,通過組建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吸納貧困人口參與生態建設等方式增加貧困農民收入。大力推進綠色產業脫貧,通過發展林下經濟、木本油料、森林旅遊、特色林果等綠色富民產業帶動5200多萬人就業,山區貧困人口純收入20%左右來自林業,重點地區超過50%。大力推進林業科技創新脫貧,組織選派林業專家、科技特派員,與貧困戶實現“一對一”精準對接幫扶,培訓新型職業林農,提升貧困人口技能,為貧困地區持續輸送林業實用科技成果。

張建龍表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進一步完善天然林保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和草原補助獎勵等政策,逐步提高標準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將支持貧困地區開展溼地保護與恢復、退耕還溼等,繼續增加生態保護崗位和投入。將進一步擴大生態護林員規模,到2020年新增40萬生態護林員、草原管護員,新增指標50%以上安排給深度貧困地區。將在未來3年組建脫貧攻堅林、草專業合作社1.2萬個,助推10萬貧困人口脫貧。將優先安排深度貧困縣退耕還林還草任務,到2020年底前,爭取貧困縣符合政策且有退耕意願的耕地全部還林還草。將繼續支持貧困地區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及加工業,大力創新和完善綠色產業帶動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最大限度地覆蓋貧困村和貧困戶。將深入實施科技扶貧行動,加大資金和項目傾斜,積極組織林業科研院所、高校、科技推廣站形成多方聯動、優勢互補的協同扶貧機制。

張建龍說,本期專題研究班緊扣林業生態建設與精準扶貧培訓主題,堅持政策解讀、理論研討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綜合運用專題講座、情景模擬、結構化研討、現場教學、座談交流等教學方式,對習近平扶貧思想、我國扶貧戰略及成效、林業在扶貧工作中的特殊作用、林業精準扶貧政策等進行了深入解讀。希望學員們珍惜學習機會,加強研討交流,力求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學能所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貢獻。

報告會後,張建龍與學員們就退耕還林、人工商品林採伐等問題進行了現場交流。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譚光明主持報告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