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家庭教育,都藏在這部動畫片裡,你真的看懂了嗎?

自從女兒懂得分辨動畫片與偶像劇的區別之後,家裡的電視就成了她放學和休息後的主場。

從國產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再到國外引進片《海綿寶寶》、《愛探險的朵拉》、《汪汪隊立大功》、《巧虎》、《小公主蘇菲亞》、《小馬寶莉》、《超級飛俠》以及百看不厭的《小豬佩奇》。

最好的家庭教育,都藏在這部動畫片裡,你真的看懂了嗎?

在伴隨女兒成長的歲月裡,這些動畫片豐富了她有限的認知裡的無限精彩。也讓她對童話公主和歷險故事有了一種想要去探尋的渴望。而在其中,歸結到家庭教育的影響中,則首推引進自英國的這部動畫片《小豬佩奇》。

這部英文名為《Peppa Pig》的動畫片,成為歷年來最具潛力的學前兒童品牌,甚至在抖音火爆後也一度盛傳“小豬佩奇”被強加定義為“社會人”而無奈下架所有有關的影音和圖畫素材。

當然,僅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說,這部動畫片裡包含了幾乎所有經典生活體驗,通過小豬佩奇一家的生活日常故事,以極簡的動畫風格,幽默的對話語調,深具教育意義的故事情節,不僅能讓學齡前兒童學習知識,更能讓小朋友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體驗生活,讓家長學會最好的教育,深受全球各地小朋友們以及其家長們的喜愛。

最好的家庭教育,都藏在這部動畫片裡,你真的看懂了嗎?

小豬佩奇的“人設”是一個可愛但是有些小專橫的小豬。她已經五歲了,與她的豬媽媽,豬爸爸,和弟弟喬治生活在山頂的一所二層房子裡。有一個同樣慈祥善良的爺爺奶奶,還有一群性格各異的好朋友。故事內容多數環繞日常生活,但是卻充滿了看似簡單卻寓意深刻的家庭教育哲學啟迪。

《小豬佩奇》隱藏的家庭教育啟迪一:

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無限包容孩子犯錯的父母。

小豬佩奇的爸爸是一個有著大肚子、戴著眼鏡、貪吃且不願意多運動、胸無大志,又喜歡吹牛的大胖子。

最好的家庭教育,都藏在這部動畫片裡,你真的看懂了嗎?

這樣的爸爸,在我們身邊時常出現,沒有完美的身材,沒有俊朗的長相,工作一般,似乎有很多的缺點和毛病。

但是他卻是個好脾氣的爸爸,即使氣到渾身顫抖也不會吵孩子,更不會因為小豬佩奇和弟弟喬治的貪玩和晚上不睡覺而暴跳如雷。

他有耐心,願意給孩子講道理,而不是獨斷專行地指責孩子的錯誤。

當小豬佩奇把他放在家裡的一張圖紙折成飛機飛走了,當他的白色球衣被豬媽媽不小心和小豬佩奇的紅色裙子放一起洗而染成紅色,當小豬佩奇和弟弟在泥坑裡跳來跳去,當自己的麵包全部分給小鴨子自己餓肚子,當被堵在路上而焦慮的時候,他都表現的大度而富有耐心。

他懂得關愛豬媽媽,孝順豬爺爺和豬奶奶。週末的時候除了帶全家出遊,就是去看望豬爺爺和豬奶奶。

他雖然不願意多運動,但是他卻可以為了給小豬佩奇所在學校籌集捐款而參加跑步,一人完成了五公里長跑。

最好的家庭教育,都藏在這部動畫片裡,你真的看懂了嗎?

豬媽媽是一個善良勤快,但是又有點自戀和傲嬌的媽媽。

她愛乾淨,但是卻允許小豬佩奇和弟弟喬治玩泥巴;她也會遇到喬治不喜歡吃胡蘿蔔等食物,但是卻能夠變著花樣做成不同的形狀,甚至是胡蘿蔔巧克力讓喬治愛不釋口;她是溫柔的淑女,但是為了佩奇,願意在公園裡意氣風發地贏得射擊和擊球冠軍,得到眾多熊貓玩偶。

她包容孩子們的壞脾氣,願意在深夜給他們講故事,最後自己把自己講睡著了;她能夠為孩子們保留對於“牙醫仙子”和“聖誕老師”的童話幻想,她愛喬治但是卻寧可讓他排隊等待,也不願意破壞遊樂場的遊戲規則。

這樣的兩個父母,繼承了爺爺奶奶們的優良傳統,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父母,但是卻能夠無限地包容孩子們。不會說教,沒有嘮叨,不會拿佩奇和喬治與其他小夥伴對比。

他們鼓勵孩子犯錯,但是又會用實際行動去激勵他們贏得屬於自己的勝利。

《小豬佩奇》隱藏的家庭教育啟迪二:

沒有完美的小孩,只有經歷犯錯才能成長的小孩。

如同豬爸爸和豬媽媽對佩奇和喬治的包容一樣,他們明白,成長比長大更重要。

在佩奇和喬治成長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佩奇會和最好的朋友小羊蘇西因為意見和愛好不同而吵架,誰也不搭理誰,但是沒有多久她們又會微笑著和解。因為她們知道,最好的朋友不是從來不會吵架,而是在吵架後依然是最好的朋友。

最好的家庭教育,都藏在這部動畫片裡,你真的看懂了嗎?

在玩拋球遊戲時,喬治因為太小總是接不住球,佩奇總會生氣的抱怨,然而卻始終和弟弟玩在一起,並且嘗試用各種方法為弟弟治好了打嗝的毛病。

喬治第一次去幼兒園,也會害羞膽怯,但是佩奇會勇敢地把弟弟介紹給同學們。

儘管身邊所有的朋友都有自己的才藝,但是當才藝展示環節,佩奇準備好的才藝被其他小朋友搶先表演後,她也一度害怕和擔憂自己會因為沒有節目而出醜。可是,最終她依然因為自己獨一無二的“才藝”——跳泥坑——而得到大家稱讚。

而且,小豬佩奇繼承爸爸的優秀基因,在新一屆跳泥坑大賽中,贏得了冠軍。

最好的家庭教育,都藏在這部動畫片裡,你真的看懂了嗎?

在成長的道路上,每一個孩子都是個性不同的種子,品種是什麼樣並不重要,父母如何栽培才是最關鍵和最重要的。不會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和其他孩子的長處比較。

“別人家的孩子”再好也和你沒有半點關係,最好的孩子來自最好的父母的培養。

給孩子成長的時間。學會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尊重別人。父母言傳身教,身教更重要。

可以讓孩子成長,但是不要拔苗助長,制定符合孩子情況的要求,跳一跳夠得著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小豬佩奇》隱藏的家庭教育啟迪三:

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不斷嘗試和體驗過後得到的快樂與悲傷。

小豬佩奇和弟弟喬治也喜歡打遊戲,甚至因為玩“小雞下蛋”的遊戲,弄壞了媽媽工作的電腦。可是,媽媽並沒有責備甚至打罵他們,而是教會他們什麼時候可以玩,什麼時候不打擾爸爸媽媽的工作。

無論是什麼事情,豬爸爸和豬媽媽首先做的不是指責,而是教育他們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

最好的家庭教育,都藏在這部動畫片裡,你真的看懂了嗎?

佩奇喜歡和同年齡段的蘇西玩女孩子的遊戲,而不願意和弟弟玩男孩子的遊戲。豬媽媽會讓他們帶著佩奇一起玩新的遊戲。於是,佩奇玩起了自己喜歡的護士遊戲,蘇西是醫生,弟弟是病人。三個人又可以愉快地玩在一起。

下雨天跳泥坑會弄髒身體,是不被允許的,但是隻要穿上雨靴,帶上雨衣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跳泥坑。體驗往往是最好的老師。

最好的家庭教育,都藏在這部動畫片裡,你真的看懂了嗎?

自以為是的爸爸在野外旅遊時,因為分不清方向而迷路。媽媽首先不是責怪,而是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後在小鴨子的幫助下找到回家的路。

佩奇學習騎自行車,常常會犯錯;喬治吃飯也會把飯粒撒到桌子上;佩奇和好朋友會吵架;佩奇也會嫌棄總是慢一拍的喬治。可是,這一切都抵不過一家人的快樂。

父母學會包容孩子所犯的錯,不去過多的苛責與謾罵。揚長避短,放大孩子的優點,忽視缺點。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才能實現父母和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即對自己的肯定和認可,從而避免焦慮。

《小豬佩奇》隱藏的家庭教育啟迪四: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只有懂得陪伴與付出的愛才能營造融洽的親子關係。

豬爸爸每天要上班,總是很忙。豬媽媽在家工作,還要照顧兩個孩子。

每個家庭都有一個主外的爸爸,一個主內的媽媽。主外的爸爸不會因為自己掙錢養家就覺得高人一等,主內的媽媽做好份內的事情也會擁有自己的生活。

有時候,豬媽媽也會指責豬爸爸,豬爸爸也會喊累。

最好的家庭教育,都藏在這部動畫片裡,你真的看懂了嗎?

可是,當豬媽媽過生日的時候,豬爸爸和孩子們又會精心地給她準備一個驚喜。豬媽媽也會時常懷念曾經年輕時候的豬爸爸,然後一起去看電影。

豬爺爺和豬奶奶則會幫忙照顧兩個孩子,而給予豬爸爸和豬媽媽私人空間。

最好的家庭,不是有了孩子就一味地圍著孩子打轉,父母也需要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也需要表達愛,也需要在溝通中化解恨。否則不愛了就是冷漠和轉身離開,才不會恨你。

教育孩子,既不越俎代孢去包辦和寵溺,又鼓勵孩子去嘗試和探索,並且從不因為他們有奇怪的想法去笑話他們,相反會抓住他們星星點點的進步及時肯定。

來自父母的尊重、陪伴、無條件支持,也成為注入孩子心理的營養。

最好的家庭教育,都藏在這部動畫片裡,你真的看懂了嗎?

《小豬佩奇》中,總會看到一家人去野外郊遊,陪伴孩子去遊樂場,也會去看望爺爺奶奶,還會去超市一起選購生活物品。和每一個鄰居都關係融洽,陪伴孩子的時光雖然短暫,但是愛始終都在。

最好的家庭教育,需要付出,也懂得適當的分寸感,更需要盡心盡力的去維護。

也許《小豬佩奇》打造的並不是完美的童話世界,但是卻有著最真實的生活日常,有喜怒哀樂,有悲歡離合,每一個動畫人物都有自己的缺點,但是卻處處充滿了溫馨與快樂。

最好的家庭教育,都藏在這部動畫片裡,你真的看懂了嗎?

這樣的家庭,誰都願意和小豬佩奇成為好朋友,也願意一起學會分享與包容,因為,這種快樂會傳染,更需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