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俄羅斯是否仍在「南下」尋找出海口?

萊蒙夫人

現在的俄羅斯走的是另外一種國策!已經不再沉迷於南下了。現在默認把普京時期的俄羅斯當成是新俄羅斯時期。普京認為,俄羅斯地域已經足夠遼闊,開發尚且不足無需擴張。這也是俄羅斯軍改的主因,普京為此裁撤了大量陸軍。

在普京任期內,俄羅斯耕地已經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已經完全滿足了國產需求,並盈餘大量農產品可以出口。這是蘇聯時期無法做到的。俄羅斯被歐美經濟封鎖四年,俄羅斯國內不僅沒有垮塌,反而越來越富足就是得源於這種自給自足,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有資料顯示,俄羅斯正準備成為大豆生產國,進而跟美國競爭該市場。

其次,俄羅斯收回克里米亞並非是該國策發生了轉變,也與爭奪出海口無關!克里米亞本來就是俄羅斯的屬地,地區裡全部是俄羅斯族人。烏克蘭倒行逆施想要投靠歐洲圍毆俄羅斯,而克里米亞人為此獨立並選擇加入俄羅斯只是不願意與母國人為敵,包括烏東地區的武裝也是基於這個需求。我們不能因此去指責一名不想與母親為敵的遊子想要認祖歸宗,也不能指責一名母親歡迎遊子歸來!


優己

看看世界地圖,稍稍回顧一下歷史,再想一想旅順大連,你就會得到答案。

當年俄羅斯的彼得大帝夢寐以求的東西,昔日蘇聯視為生命的東西,今天普京不記成本追求的東西,只有一個——不凍的天然良港。

從沙俄開始,俄羅斯就一直在打造強大的艦隊,謀求在四大洋中游弋。可是老天爺不照應,難覓直通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出海口。

俄羅斯(蘇聯)面對常年冰封的北冰洋,也是花了血本,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常規動力以及核動力破冰船,為核潛艇開到。

可是,世界的熱點在地中海、在太平洋,尤其是地中海沿岸國家,石油天然氣儲藏豐富的阿拉伯國家。

俄羅斯黑海艦隊要進入地中海到達敘利亞或者相關水域,只能從克里米亞的港口出發,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

到了敘利亞,那兒有個俄羅斯最近得到的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只有在那裡,俄羅斯軍艦從可以繫泊、補給以及完成部署。

否則,任何其它路線都會鞭長莫及。到了那裡,俄羅斯的艦載巡航導彈“口徑”才有用武之地。

俄羅斯當然不會滿足於現狀,成為一個地區大國,重返世界舞臺才是俄羅斯領導人的當務之急。

有了不凍的天然良港,才可能保持俄羅斯在全球的軍事存在,才能看到俄羅斯軍人的蹤跡。

贏得一場現代戰爭,沒有地面部隊(特種兵或者陸戰隊)的參與,是不可能的。地面部隊沒有海上的補給是不可能持續的。

所有這些,沒有“不凍港”又都是紙上談兵。沒有“不凍港”的俄羅斯,相當於被剁掉了爪子的北極熊。


閒看秋風999

若說今日的俄羅斯參與敘利亞戰爭是為“南下”尋找出海口並不正確。

縱觀俄國的擴張史,尋找暖水港,爭奪出海口的確是俄國曾經的重要目標。但放眼今天依舊用這個來解釋則顯的非常牽強。



彼得大帝時的俄國正好處在歐洲各國對世界領土的瓜分階段。西班牙,葡萄牙,英國都因得天獨厚的港口條件獲得了瓜分殖民地的紅利,唯有俄國因缺少暖水港而錯失這一機會,彼得大帝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爭取更多的暖水港則成為獲得更多殖民地的必要步驟,海參崴,摩爾曼斯克,塞瓦斯托波爾,都是擴張後獲得的不凍港。那時的俄國的確在出海口問題上非常執著,而背後的原因則是瓜分世界殖民地,獲得世界紅利。



而在當今的時代,“地球村”的建立,全球化的發展,運輸方式的多樣化下,出海口並非如此重要,即使對俄羅斯這樣的能源性國家,暖水出海口並非不可或缺。(當然擁有更多最好)反而是維護能源輸送途徑,擴大地區影響力,保持領土安全更為重要。因為全球化一體化影響下,朝達夕至,榮辱與共。如何保持強大的競爭力才是關鍵的關鍵,再也不是走出去就能賺錢,走出去也同樣面臨著競爭激烈化,所以對經濟水平不太發達俄羅斯來說,暖水港口顯的並非十分重要。

俄羅斯塔爾圖斯軍港

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堅決也並非是因為敘利亞存在俄羅斯軍事港口那麼簡單。更為重要的是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的最後一個同盟國,失去敘利亞意味著失去整個中東,更意味著俄羅斯只能困守本土,整個俄羅斯將直接處在北約國家的威脅之中。而失去敘利亞或敘利亞控制在敵對勢力手中根本難以維持俄羅斯塔爾圖斯港得存在,則就失去了海外的唯一戰略支撐點,因此俄羅斯才盡全力保住巴沙爾政權。而不是僅僅因為得到更多出海口。


快速軍事一點通

俄羅斯早已不再南下尋找出海口,而且還淪落到家門口的地盤一步一步被別人蠶食,要知道烏克蘭和敘利亞以前都是俄羅斯勢力範圍,現在搞成這樣,只能說俄羅斯的所有反應都是在掙扎。

一個在垂死掙扎的人,還說他要南下擴張,這個人得多委屈。估計俄羅斯想哭的心都有,在國際媒體沒有話語權就是這麼慘。

俄國曆史上一直想南下,於是在三個方向發力。

首先不斷攻打土耳其,俄土打了幾百年,有幾個國家打過幾百年的仗?可見俄國人的堅持。但當時世界老大國英國看不下去了,於是在克里米亞痛揍了俄國,俄國為此還賣了阿拉斯加,俄國在土耳其方向擴張停止。

然後就是南亞。俄國在中亞不斷擴張領土,來到了英屬印度的邊上,俄國想要進入印度洋,就要佔領巴基斯坦,這是英國地盤,於是英俄又打了起來,最後兩國劃出阿富汗作為緩衝區,也就是俄國又失敗了。

第三就是在東亞。俄國的勢力一度擴張到遼東半島和朝鮮半島,最後日俄戰爭,被日本趕了出去。

現在俄羅斯在這三個方向都是一點動作都沒有,也就是沒有絲毫南下的動作。而且現在也不是彼得大帝時期,那個時期殺人是很正常的,現在不能佔領一個國家就殺人了。

敘利亞和克什米爾都有俄羅斯的軍事基地,一個負責地中海,一個負責黑海,都不能丟,所以俄羅斯才要保住敘利亞、吞併克什米爾。

俄羅斯曾經在越南金蘭灣有軍事基地,現在已經不續租了,所以俄羅斯是在收縮,不是在南下。

而且據俄羅斯說法,彼得大帝根本沒有留下南下的遺囑。


上丞工作室

歷史上,俄羅斯確實持續擴張領土、尋找出海口,特別是尋找全年不凍的“暖水港”,由此表現為“南下”擴張的特徵。

這種“南下”的動力,根本上是因為大航海時代以來,暖水港具有巨大的經濟和戰略價值。經濟上,獲得全年不凍港就能夠隨時進入大洋、參與全球殖民爭奪、殖民地經營,能帶來巨大經濟利益。戰略上,暖水港意味著本國海軍力量能夠進入公海,拒敵於國境之外,為海外經濟存在提供安全保障。

但是,自從美洲、非洲被瓜分完畢,特別是自從二戰結束以來,殖民時代已經徹底過去,殖民歷史成為歐洲國家的恥辱。

在此背景下,歷史上俄羅斯的“南下”戰略已經失去存在的必要性。今日俄羅斯的經濟、戰略訴求,已經無法通過在落後地區的擴張實現。其經濟訴求主要依靠和發達地區(主要是歐洲地區)合作,主要表現為歐盟是俄羅斯第一大貿易伙伴、主要的投資來源地、主要的能源出口目的地;戰略訴求則主要依靠對前蘇聯地區加強控制實現,主要表現為俄羅斯通過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歐亞經濟聯盟控制前蘇聯地區,通過武力手段肢解格魯吉亞、烏克蘭以阻止其加入歐盟和北約,維持地緣戰略空間。

至於俄羅斯干涉烏克蘭、出兵敘利亞,只是“積極防禦”的表現,是為了維持既有的戰略和經濟利益,並非是“南下擴張”,也和歷史上的沙俄帝國南下有本質區別。


布萊克懷特

我覺得俄羅斯還是在尋找,具體參考俄羅斯在敘利亞內戰中的表現,俄羅斯在自己財政困難的情況下,依然堅決支持阿薩德,與那個塔爾圖斯港密不可分,如果阿薩德說不允許俄羅斯用那個海港了,估計俄羅斯會立馬翻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