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飛再傳一個好消息,國產大飛機C919又獲突破,同時另一事很有趣


在飛機領域,我國相對歐美一直處於劣勢,不過好在國家並不氣餒,仍舊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邁進著,這才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能自主研發並服役五代戰機的國家。而在民用機領域,我國的C919大飛機也在向適航證發起最後的衝刺,終於在近日,它又傳出了新的好消息。據中國商飛北研中心發佈的消息稱,大飛機級的複合材料機翼典型盒段靜力和損傷容限試驗,中國已經完全掌握。

一直以來,由於複合材料具有強度高且重量輕的優點,它在飛機中的佔比就決定了大飛機技術的先進性和市場競爭力。雖然C919在問世之初,可能由於其國產化率只有50%而備受質疑。但實際上它在諸多方面都完成了零的突破。作為我國向民用大飛機領域邁出的第一步,以其有望破千的訂單數,足以證明我國這第一步已經結結實實的踩穩了。

未來後續的CR929也已經開始研製,中國商飛一條通坦的大道已經鋪在了腳下,中國民用大飛機的未來可期。同時不僅是複合材料機翼典型盒段靜力和損傷容限試驗,前不久我國的大型結冰風洞也具備按照國際標準開展結冰試驗的驗證能力。也就是說未來我國的飛行器在結冰狀態下的飛行安全評估與鑑定需求可以在國內完成,甚至是在飛機的設計階段,這一試驗參數就可以被考慮進去,讓我國的大飛機在設計時就解決這一問題,先行一步。


此次發佈的消息還有引出了個有趣的內容,此前一直拿來與C919進行對比的俄羅斯MC-21。其複合材料佔比高達40%左右,差不多是C919的兩倍以上,但由於俄羅斯並不具備複合材料的生產能力,因此它需要大量進口,而這其中有部分就是購買自,中國中航工業公司多年前併購的奧地利FACC公司。

以上種種都可以說明,中國對於自己處於劣勢的領域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已解決問題。C919作為中國發展先進航空工業的一小步,它正反應出中國要解決短板問題的決心。這也讓我們對,困擾著我們許久的發動機問題的解決,報以極高的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