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交易的真諦是什麼呢?

這是每一個參與股票的交易員都需要做出明確回答的問題。 個人認為股票交易的真諦是:以小博大。 這裡所提到的“以小博大”,不是指平常所談的保證金的槓桿作用,而是在交易中“如何用較小的虧損去搏擊較大的利潤”的問題。

以小博大的代名詞便是投機,投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投機貫徹在 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僅期市中有投機,現貨市場也有投機,甚至一個生命的生存過程,便是一個投機的過程。單從金錢佔有的角度來給投機下一個定義,便是:抓住機會,進行投資,獲得幾倍於投資的回報。投機的目的非常明確,便是賺錢。想歸想,努力歸努力,但事實是有的人賺了錢,有的卻倒賠了本。仔細分析一下,其實道理很簡單:大多數賠錢的人沒有學會以小博大。

“以小”就是要“付出小的”,可即便是“小的”,很多人仍不願付出,不付出便想博大。而少數人之所以成功,博到了大,最關鍵的一點便是學會了“以小博大”,於是從這個意義上講,生活中便產生了兩類人。一類人,稱之為“大智若愚”型。這種人豁然大度,眼光遠大,不計小利。一類人,稱之為“大愚若智”型。這種人小肚雞腸,目光短淺,斤斤計較。

以小博大的股票交易的過程,本身便是一個人性修煉的過程。

技術、原則、人性三者之間的關係,在交易中到底是怎樣的呢? 以為,技術所解決的是:“怎麼做”的問題;原則所解決的是萬一做錯“怎麼辦”的問題;而人性所解決的是原則能否真正執行的問題!

所以,人性是股票交易成敗的關鍵,是根本所在。一個交易員水平再高,預測市場的準確度亦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怎麼辦?靠原則去彌補技術之不足,但一個交易員的原則制定的再完備,如果在交易中不嚴格執行,也形同虛設,毫無意義。為什麼會出現有些原則不能執行的情況呢?這便是人性的問題了。從事過股票交易實踐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體驗,那就是“紙上談兵”與“真刀實槍”是兩回事。不交易時看市場往往準確率較高,自我感覺良好,心態不錯,為什麼?因為輸贏都與自己無關嘛。而到真正交易的時刻,人性的另一面便露了出來,即“想贏怕輸”的思想充斥著人的頭腦。於是事先制定的計劃,事先制定的原則早已拋到九霄雲外,結果往往賺小錢、賠大錢,最終導致失敗。

由此可以看出,人性在決定交易成敗上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如果把股票交易看作一場戰爭的話,技術是戰術,原則是戰略,人性則負責把原則融化貫穿到戰術中,從而奪取整個戰爭的勝利。

如果把技術看成水,原則便是容器,人性負責把水裝在容器中,使之不致於氾濫無形,而是有規有矩。

如果把技術看成一種宗教信仰,原則便是無情的法律,人性是法律的執行者,當宗教信仰出現危機時,用法律來無情規範人類的行為。

如果把技術看成一把寶劍,它應該是把雙刃劍,使用得當能殺敵,使用不當時則有可能自殘。而原則是鎧甲、是防護衣,在做好防守的基礎上去進攻,才能戰無不勝,且無後顧之憂。所以人性負責在寶刀出鞘之前,穿好鎧甲,然後披掛上陣。三國時期的曹操手下有員工大將許楮殺得性起,赤搏上陣,結果捱了一箭,正如魯迅先生所講的“活該”。

由此可見,一個成功的交易員所具備的三個充分必要條件,便是技術、原則與人性三結合,三者缺一不可,密不可分。沒有技術的原則是空洞的原則,沒有原則的技術是盲目的技術,人性修煉不夠的交易將會是失敗的交易,失敗交易歸根到底是人性出了問題,所以成熟的人性、完備的原則、嚴密的技術,三者成功凝聚,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以小博大!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搶反彈,抄底。多少短線客樂此不疲,又有多少人因此把牛市的利潤全部吐了出來,甚至還會嚴重被套。我說的一點也不誇張。

搶反彈,抄底,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獲利,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做短線的股民,死在搶反彈抄底的路上。

那麼怎麼做抄底搶反彈呢?我結合我多年的實戰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

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在下跌過程中,沒有出現明顯的底部形態的K線特徵,就不要盲目的去搶,因為你看會搶在在半山腰。一定要出現以下幾個條件,我們再動手去搶,成功率會高很多

1、K線形態出現底部的組合。比如孕育線,長下影,黎明之星,三連陽,串陽,底部的穿頭破腳大陽線等等。出現的次數越多越好,原則上是出現2個以上。

2、如果不是底部黎明之星漲停板的底部形態,那麼,股價必須連續3天以上站在5日均線的上方。即便3天后跌破,也應該在短期內重新站上

3、MACD指標金叉翻紅

4、出現放量突破的形態,介入!

先看一個超跌反彈。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股價四連陰,這是經過超跌後的最後一跌。隨後,形成了底部孕育線,這也是底部形態。而第二天的跳空高開高走的放量漲停板,與前面的孕育線組合、大陰線形成了變形的黎明之星。這個漲停板是最佳的短線介入時間。隨後股價連續大漲,收穫30%以上的收益。

再看一個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這個,自己看圖,分析寫的很詳細。

我們看一個下跌的中繼形態,很多搶反彈的人就死在這種形態裡。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看到放量了,可能有人進去波反彈了,結果第二天直接跌停板。

看到築小平臺了,認為穩了,買入,記得睜大眼睛看看5日均線,是不是3日以上都站上去了!

結果,跳空破位。跌停板!

盤整兩天,MACD還金叉了呢!如果你又認為企穩了,介入了,嗯,不錯,再吃一個跌停板吧!

所以,盲目搶反彈,死的快!

成交量捕捉漲停板

成交量是價格變化的原動力,其在實戰技術分析中的地位不言自明。下面將為大家介紹成交量變化的根本規律—量價應用法則。

(1)量價選股法之無量漲停:

在漲跌停板制度下,股票的第一個無量跌停,後市仍將繼續跌停,直到有大量出現才能反彈或反轉;同理,股票的第一個無量漲停,後市仍將繼續漲停,直到有大量出現才能回檔或反轉。(如下圖)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2)量價選股法之低位放量漲停:

放量總是有原因的:在高價區有些主力往往對敲放量,常在一些價位上放上大賣單,然後將其吃掉,以顯示其魄力吸引市場跟風眼球,或是在某些關鍵點位放上大筆買盤,以顯示其護盤決心大,凡此種種現象皆為假,重心真實的升降即可辨別。若是在低位出現的對敲放量,說明機構在換莊或是在準備拉高起一波行情,可以擇機跟進。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3)量價選股法之低位縮量整理:

在股價長期下跌後成交量形成谷底,股價出現反彈,但隨後成交量卻沒有隨價格的上漲而遞增,股價上漲缺乏再度跌至前期谷底附近,有時高於前期谷底,但出現第二谷底成交量明顯低於第一谷底時,說明也沒有下跌的動力,新的一波上漲又要起來,可以考慮買進。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4)量價選股法之破位出局:

下跌的時候無論有量無量,只要形態(移均線,趨勢線,頸線,箱體)破位,均要及時止盈止損出局。(如下圖)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5)量價選股法之高位清倉:

高價區一根長黑,若後兩根大陽也不能吞沒,表示天價成立,應及時清倉;高價區無論有無利好利空大陰大陽,只要出現巨量,就要警惕頭部的形成。(如下圖)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6)量價選股法之天量無天價:

成交量創歷史新高,次日股價收盤卻無法創新高時,說明股價必定回檔;同樣,成交量量若創歷史新低而價格不再下跌時,說明股價將要止跌回升。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7)量價選股法之低位量價齊升:

在空頭市場中,出現一波量價均能突破前一波高點的反彈時,往往表示空頭市場的結束;在多頭市場中,價創新高後若成交量量再創新高時,常常表示多頭市場的結束,空頭市場即將開始。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要知道什麼類型的形態不能買,列舉幾個點

1、均線空頭排列的股票不能買。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均線空頭排列,參數較小的短期均線在參數較大的長期均線的下方,並且均線向下發散。這種形態堅決不買,如果出現反彈信號,也不建議新手參與,對於空頭排列的股票 止損要堅決。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2、出現天量陰線的股票不能買

如果一隻股票之前走勢比較平穩,成交量也相對中規中矩,突然某天或某幾天開始放巨量,這種天量一般都是主力開始逃離的信號。股價表現要麼開始橫盤,要麼開始往下。雖然後面不排除有繼續上漲的可能,但是那是很久之後的事情了。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3、暴漲過的個股不能買

股票的上漲是靠資金推動,當一隻股票漲到300%甚至更高之後,原來的主力一旦抽身跑掉,新的主力是不會那麼快形成的,需要時間來收集籌碼,而當一個股票,只有散戶在小打小鬧,是成不了氣候的,因為短期內價格很難上漲。

另外,如果個股行情走勢想一根筷子,短期直衝上天,那說明莊家已經換籌走人,在做最後的拉昇誘多,此時如果再進去就會被套。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4、出現烏雲蓋頂形態的股票不能買

烏雲蓋頂,由兩根K線組成,通常出現在一段上升趨勢的末期,或在水平調整區間的上邊沿,市場價格在第一個交易日大力收陽,第二天卻高開低走,大幅下跌,跌幅達第一根陽線實體一半以下,這常常是一種見頂標誌。當發現股票出現烏雲蓋頂形態,要及時作出賣出決定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5、出現吊頸線的股票不能買

股價經過一輪漲升後,在高位出現一條長下影、小實體的圖線(陰陽不分)稱為吊頸。吊頸是強烈的賣出信號。吊頸形態出現時,當日的成交量轉為萎縮,說明當日為無量空漲形態,進一步印證漲勢的不可持續。

當吊頸形態包括以下兩個條件時,見頂回落的可能性非常大:一是,吊頸的K線為陰線,二是吊頸的下影線部分比K線實體長兩倍以上。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6、利好兌現的股票不能買

俗話有說,利好兌現變利空,利空出盡是利好。炒股票,往往是炒預期,一旦預期實現,可能就是功成身退的時候,有時主力可能還會提前撤退。

很有很多不能買的股票,這裡只是舉一些常見的例子,實盤的時候,我們如何識別?

很簡單,每天跌停榜覆盤,就看看那些跌幅高的股票,看看日線圖,多看看,看看有什麼共性,讓你找漲的股票不會找,找跌的股票不難吧,而當你知道什麼股票不能買,之後想實現一買就漲就容易多了。


股票有雙擊和雙殺,投資人自身一樣有。很多默默無聞的人靠著某個或者某年的經典戰績,業績飛昇而人氣暴漲,這其實就是一個雙擊的過程。本身這無疑是 件幸運的好事,但如果由此被讚譽綁架最終只會自己把自己騙了,那時慘烈的雙殺幾乎不可避免。投資的劇情裡新鮮的橋段不多,主角換得勤而已。商業世界的一個 鐵律就是:凡超額收益,必具有高深壁壘。這一顛簸不破的真理,不會因為我們是做股票投資的、也不會因為我們選擇的投資風格不同而改變。

成 功 的投資必然是困難的,長期要想獲得超額收益更是難上加難,它會對所有的風格都一視同仁。只不過,不同的投資風格和策略難在不同的地方而已。我有時候想,最 可憐但又無可救藥的人是怎樣的?不學無術?懶惰?愚蠢?其實都不是,而是不識好歹。不夠聰明可以用勤奮彌補,懶惰和不學無術若有貴人相助也可。不識好歹就 麻煩了,本來是害你的人當做恩人,明明是幫你卻被當做敵人,這輩子還有好嗎?重點來了,股市裡這樣的人可真心不少。

投資就像是在一片最熟 悉 的土地上週而復始的耕作,旅行卻是到處尋找不同的風景和體會不同的生活。用恆定保守原則下投資賺的錢,去不斷實現新奇的旅程,該是多美好的人生?但如果做 反了:總是用各種新奇的招數在股市碰運氣找快感,卻最終既沒賺到錢還被綁死在電腦前,那又是多麼可悲?

無知、浮躁和自負,可能是投資中最 危 險的三個弱點。但比這三個單項更麻煩的是複合型的危險,比如無知+自負就升級為了愚蠢,無知+浮躁就淪為了賭徒,而三者皆中就是典型的“愚蠢的賭徒”。由 此可知,持續學習、戒驕戒躁、擁有自知之明並且誠實面對自己,是避免成為愚蠢賭徒的必要前提。

驅動著人們去做加法(效率最優化)甚至乘法(加槓桿的效率最優化)的根本,其實是一顆貪婪而浮躁的心。當然世界上有天才,但賭自己會是天才這種小概率事件卻不明智。然而人們寧願追逐不明覺厲的美夢,也懶得去思考投資最本質的規律和最質樸的方法。

多少人死在搶反彈的路上,可悲可嘆,反彈不要冒然去搶~

“輸 得起”看起來是一種低姿態,實際上卻很不容易做到。真正輸得起的,要麼是足夠年輕要麼是具有足夠雄厚的資源後備。在投資中這往往是個悖論,越輸得起的心態 就越好,行為越不容易跑偏;反而越輸不起的就越想賭把大的儘快翻身。無法跳躍這個心理陷阱,就很難真正形成投資意識。

股民很難賺錢的原因是賺錢的機會實在太多,而不是相反。當越是關注別人賺了多少錢時,你的錢就越難賺,你越感覺自己的股票難賺錢,你的操作就真的會越來越不賺錢。就像有一種寵物叫“別人家的寵物”,也總有一種股票叫“別人家的股票”,當你看在了眼裡,也就輸在了心裡。

從策略上而言,對於劇烈的偏離完全視而不見可能不是一個很聰明的選擇,特別是當這種情況出現在倉位非常集中的情況時更是如此。當然這可能容易錯過幾十倍的神話,但也能避免孤注一擲的風險。這取捨之間的度,與投資的基本預期、風險與利潤的選擇,機會成本等都有關。

由 於股票的市場定價是市場集體性預期與情緒綜合決定的,所以即便是在個股研究上非常出色的投資人,也總是面臨超預期波動的衝擊。對此投資所能做的選擇,可能 要麼利用(資金和體系優勢),要麼認錯(發現自己對企業的判斷出現重大失誤),要麼忍受(失去了利用的能力但不覺得自己犯錯),別無它法。

市 場往往喜歡挑選一些特別勇敢而又幸運的人,對他們非常配合自己的舞蹈頒發閃亮的獎章。這些人佩戴著獎章接受眾人的膜拜和喝彩,得意洋洋而信心百倍。然而如 果我們看看歷史上這些勇士勳章獲得者的下場,卻發現他們絕大多數都最終被市場扔進了垃圾箱。勇敢+幸運+追捧,這是市場的詛咒而非祝福。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是投機者真正的死敵。恐懼和貪婪總是存在的,他們就藏在我們的心裡。無論是在什麼時候,從根本上說,由於貪婪、恐懼和無知,人們總是按照相同的方法重複自己的行為 -- 這就是為什麼那些數字構成的圖形和趨勢總是一成不變地重複出現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