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廣告營收猛增背後:電商落幕,新零售風頭正勁

亞馬遜廣告營收猛增背後:電商落幕,新零售風頭正勁

如果我們將時針撥回到幾年前,有人問你亞馬遜是一傢什麼樣的公司的時候,你可能毫不猶豫地說,它是一家電商公司。但是,現在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隨著亞馬遜業務範圍的擴大,它已經開始從單純的電商公司蛻變成為多元化的公司,而它的收入也開始呈現多樣化的發展狀態。根據媒體報道顯示,今年,亞馬遜的雲服務平臺為其貢獻了高達170億美元的營收。在很多分析師看來,廣告正在成為亞馬遜一大新的收入來源。

其實,早在之前亞馬遜就已經公佈了它的財報。根據財報顯示,亞馬遜去年的廣告為它貢獻了40億美元的收入。根據有分析預測顯示,今年亞馬遜的廣告營收還有可能進一步增長,最終將會達到95億美元,同比增長達到137.5%。

儘管廣告營收在亞馬遜整個營收當中的佔比並不太大,但是,從根本上來看,亞馬遜的業務正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回顧國內,以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巨頭在確立了自己在電商領域地位之後,同樣在進行著多元化業務拓展的嘗試。

圍繞著電商這個核心,無論是亞馬遜還是阿里巴巴都在試圖打造一個基於電商為核心的全新生態系統。除了通過生態系統保證原有業務更加順暢和有效率的運行之外,還為自身的業務結構和營收結構的改變做出了鋪墊,從而讓他們的實現了營收的多樣化,實現了發展的均衡和可持續。

作為全球範圍內的電商巨頭,亞馬遜和阿里巴巴在營收上的變化似乎能夠說明這個行業未來的一些發展趨勢。在這些趨勢當中,有大數據的、有云計算的、有金融科技的,但是無論他們後來衍生出了多少個行業,有一點可以確認的是電商不會也不應成為他們的唯一營收來源。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紅利的結束,簡單地依靠用戶從線下向線上的遷移所帶來的收入增長愈發顯得難以為繼。阿里巴巴早已提出的新零售的理念,並且開始圍繞新零售的理念進行了很多的嘗試和佈局,亞馬遜更是早早地進行了線下無人超市的嘗試。

他們的這些動作都在說明,電商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它的發展不能夠一直扶搖直上,調整在所難免,找到新的增長點和破局點或許才能在未來的時代繼續延續持續發展的態勢。當人們在線上商店開始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時,當線下實體商超被線上商超擊潰得退縮在角落裡的時候,一場由線上轉移到線下的全新發展世代或許已經拉開大幕。

亞馬遜廣告營收猛增背後:電商落幕,新零售風頭正勁

電商終將落幕,以新零售為圓心的新時代即將來臨

其實,廣告收入在亞馬遜財報當中的突出表現說明電商行業正在發生一場深刻變化。而這僅僅只是圍繞著新零售所衍生出來的諸多改變當中的一個。早在幾年前,亞馬遜的無人超市已經刷屏了一次。這些跡象說明,電商時代正在從輝煌走向落幕,一個全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之所以說電商時代已經過去,並不是說它在整個行業發展過程當中已經不再重要,而是它作為一種推動行業前進的力量所具備的功能和作用正在一步步降低。亞馬遜推出了無人超市,馬雲則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由此以這些新概念為圓心的配套和體系建設便已經開始。

無論是收購或參股線下的實體商超,還是建立與物流網絡的深度聯繫;無論是以大數據的方式來指導商品營銷,還是雲計算來提升運營效率和能力;無論是智能機器人配送,還是智能分揀……這些新的改變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新零售這個圓心所搭建的。

以電商為主要核心的發展方式正在被以新零售為核心的發展模式所取代,未來以亞馬遜、阿里巴巴為代表的電商巨頭們的營收同樣將會開始轉移,逐漸從單一的品類轉向多元的品類。單純地依靠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將會一去不復返,未來商業的成敗關鍵在於基於現有的核心業務進行多元化拓展的能力。

深度參與,新零售巨頭絕不僅僅只是平臺

誕生於互聯網時代的電商巨頭基本是都是依靠搭建平臺的方式來實現的,通過將電商兩端的資源聚集到同一個平臺上面,減少了商品供需兩方的對接的障礙,提升了行業運行效率。在這個過程當中,電商平臺並不會參與太多實際運營,真正的運營其實是由商家來完成的。平臺方僅僅提供流量,並不會過多地參與到其他方面的工作。

進入到新零售時代後,僅僅依靠搭建一個平臺,而不去參與行業實際的運作的方式越來越失去市場。通過搭建基於傳統電商的更加豐富業態的網絡,對傳統電商時代的商家給予更多的支持,從B2B的平臺模式轉變成為S2b的深度介入的模式。按照這樣一種邏輯,我們幾乎可以確定,未來新零售巨頭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平臺,而是一個具備多種能力,涵蓋多個業態的生態系統。

我們現在看到的以阿里、京東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對於線下商超的資本佈局僅僅只是一種場景的打造和介入而已,真正決定新零售成敗的關鍵在於能夠將線下和線上完美對接起來,並且能夠供給商家不願意做,而且也做不了的事情。通過這種深度介入來促進用戶更好地轉化,從而改變當前電商平臺商家和用戶兩端活躍度都不高的痛點和難題。

所以,未來的新零售巨頭絕不僅僅只是一個平臺,而是涵蓋了零售行業每一個環節,能夠為商家和用戶提供諸多的服務和配套設施的超級生態體系。在這個生態體系當中,用戶不再擔心會買到假貨,新零售平臺已經藉助區塊鏈、智能監控等方式杜絕了假貨;商家不再擔心推廣活動效果不大,新零售平臺已經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的手段實現了數據支持,體驗預判到了推廣效果。

亞馬遜廣告營收猛增背後:電商落幕,新零售風頭正勁

廣告收入增長僅是開始,新零售巨頭的營收趨向多元化

亞馬遜的廣告收入增長主要得益於其對於雲服務業務的深度佈局,未來,隨著新零售時代的來臨,新零售巨頭的營收將會更加趨向多元化。對於這種趨勢,我們同樣可以從阿里財報當中窺見一斑。

根據阿里財報顯示,新零售對於阿里巴巴營收的拉動力量開始出現。一是核心電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了60%,而上一季度,同比增長為57%。而且考慮到上一個季度有雙11放量的因素,會透支下一季度的收入,60%的增長就更加令人驚歎了;二是用戶層面,今年3月,阿里中國零售平臺的移動月活躍用戶數達到了6.17億,較去年3月,大幅增長了1.1億,3700萬也刷出了季度內的最高淨增值。在移動互聯網紅利日漸消失,獲客成本持續抬升的環境下,阿里活躍用戶增長如此強勁,驅動力可能來自於線下新零售的佈局。

2017年是阿里All in到新零售領域的關鍵一年。他們不斷推動新零售的落地,並且搭建了基於新零售的網絡體系,加碼了菜鳥物流,入股和收購了高鑫零售、居然之家,還宣告成立了達摩研究院,未來三年投入1000億元。儘管這些看似和新零售並不相關,其實從深層次來看,阿里巴巴的這些動作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新零售的未來進行的投資。可以說,阿里巴巴通過投資新零售實現了營收的多元化變革,進而投資了未來,實現了自我營收的多元化。

阿里巴巴、亞馬遜僅僅只是電商行業的一個縮影,除了他們之外,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也都在開始進行新零售的佈局。未來,隨著傳統電商巨頭對於新零售佈局的逐步深入,無論是營收,還是業態上,傳統電商平臺都將會發生一些本質性的變化。亞馬遜僅在廣告收入上的增長僅僅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它還將會有更多新的類似於新零售的動向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