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印度前駐華大使康特:中印同時崛起互爲彼此機遇

专访|印度前驻华大使康特:中印同时崛起互为彼此机遇

“我對中印同時崛起持有非常積極的看法,我認為中印同時崛起是現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現象。”

印度前駐華大使、印度外交部東亞司前司長阿肖克·康特(Ashok Kantha)近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時,如此看待中國和印度兩國當前同時崛起這一現象級事件。

“事實上,歷史上兩國曾經一道為全球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但從18世紀初開始,我們兩國漸漸落後了下來。在經濟領域,印度和中國都把領先地位拱手相讓給西方國家。現在,我們再次歸來,慢慢地重拾兩國在全球經濟中曾經佔據的相當大比重。我認為,這是一個十分積極的現象。”康特在專訪中進一步補充說。

在康特於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擔任印度駐華大使期間,中印兩國領導人進行了“家鄉外交”。2014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成功對印度進行首次國事訪問,併到訪印度總理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隨後在2015年5月,莫迪就任後的首次訪華之行,則是從習近平主席的家鄉陝西省開始。

康特在離任前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中印兩個文明大國正同時踏上各自的復興道路,並空前密切地互動合作。相信兩國合作將迎來“大豐收”,這不僅是兩國人民之福,也是亞洲和世界之需。

卸任駐華大使之後,他仍然在為推動中印關係發展而努力。目前,康特在位於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智庫中國研究所(ICS)擔任所長。中國研究所前身為1969年成立的“中國研究小組”,是新德里歷史悠久的中國問題研究機構。

4月27日至28日,習近平主席同莫迪總理在武漢舉行非正式會晤,開創了兩國領導人交往的新模式。就“後武漢時期”的中印關係走向,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攜手印度中國研究所6月21日至22日在滬上舉辦了題為“新時代的中印關係”圓桌對話會。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陳東曉以及印度中國研究所所長康特進行了開幕致辭並參與討論。

與會期間,康特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表示,在他看來,中國和印度的同時崛起互為彼此的機遇。中印不應該是對手,而應該成為合作伙伴。“我們雙方應該銘記,中印不應成為彼此的敵人,互相爭鬥是不可取的做法。”

領導人友誼為管控分歧提供定力

“中印兩國領導人在過去4年間舉行了14次會面,親自見證了雙邊關係不斷髮展。其中習近平主席和莫迪總理數次會晤時,都僅有翻譯在場。這一點足可證明兩位領導人對雙邊關係的重視程度。”

談及當前的中印雙邊關係,印度前駐華大使、印度外交部東亞司前司長康特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從中印兩國領導人近來會面的次數即可看出兩國關係的重要程度。

今年4月27日至28日,習近平主席同莫迪總理在武漢舉行非正式會晤。41日之後,兩位領導人於6月9日在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期間再次舉行雙邊會晤。就這兩次會晤,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6月18日評價道,青島會晤事實上是武漢非正式會晤的延續。武漢會晤開創了兩國領導人交往的新模式,是兩國關係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里程碑。羅照輝當天還介紹道,中國國防部長、公安部部長將分別訪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議將於年內在北京舉行。中印外長不久將共同主持兩國首次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

對此,康特認為,兩國領導人建立起牢靠友誼,不僅幫助提升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關係,還為兩國妥善管控在邊境等問題上的分歧提供了強有力的定力。

“在中印雙邊關係中有過困難時期,我希望我們已經度過了這一階段。習近平主席和莫迪總理4月下旬在武漢舉行非正式會晤期間達成的一項重要共識是,兩位領導人將對中印兩軍給予戰略性指導,以確保邊界地區和平安寧。如此,未來就不會再次發生類似洞朗事件。”康特說,“目前中印儘管在邊界實際控制線主張上仍存在分歧,但實際上雙方在很大程度上維持著邊界地區的和平安寧。兩國邊界地區偶爾會出現一些問題,我認為雙方應該採取相應措施,以確保這些情況不再發生。”

就在本月18日,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在一場題為“後武漢時期:中印關係願景與速度”的研討會上提及邊界問題時表示,中印是近鄰,鄰居之間存在分歧是很正常的。“我們雙方正在探討邊界問題早期收穫,在邊界制定建立信任措施,防止類似洞朗的事件再次發生。回頭看,假設去年洞朗事態升級,會給雙邊關係帶來什麼影響?我們對此難以想象。我們雙方都清楚,兩國承受不起類似洞朗事件再次發生的後果。”他說。

“我認為,重要的是中印應該注意到彼此的利益和關切。如果我們雙方能做到這點,即使兩國的存在、影響力與活動存在重疊,也不會在雙邊關係中引發嚴重的問題。有些時候,我們的確會有一些矛盾,但這些都是可以管控的。”康特進一步認為。

康特表示,在兩國同時崛起過程中,雙方更應該相互支持,這是尤為關鍵的。中印不應該是對手,而應該成為合作伙伴。在雙邊關係中,競爭只是一個元素,並且這是不可避免的。

望印度IT和製藥進入中國市場

在中印雙邊關係中,自兩國領導人武漢非正式會晤以來,一大高頻關鍵詞就是“合作”,尤其是在經貿合作方面。2017年中印雙邊貿易額達到844億美元,距離兩國領導人此前提出到2022年雙邊貿易額達到1000億美元的目標僅有一步之遙。中國駐印度大使羅照輝上週早前還表示,中方願與印度談判自貿協定。

談及兩國經貿合作,康特直言,中國企業擁有巨大的優勢。

“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對印度市場展現出更加濃厚的興趣。其中,部分中國公司已經在印度市場紮下根並且表現亮眼。例如華為和小米,此外阿里巴巴集團也已經進入印度市場。不少中國的互聯網公司近來表態稱,計劃在不久的將來在印度開展本土業務。這些公司已經承諾的投資額超過十億美元。”康特說,他希望更多中國投資流向印度。

習近平主席6月9日在青島會見印度總理莫迪時指出,中方願同印方一道,以武漢會晤為新起點,持續增進政治互信,全面開展互利合作,推動中印關係更好更快更穩向前發展。

康特對中印兩國全面開展互利合作也深表認同。他表示,中印兩國目前已有相當可觀的經濟合作。印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就是中國。對印度而言,印方希望將印度所擁有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帶入中國市場。例如,IT服務、製藥產品。此舉有也有助於減小印度對華貿易逆差,促進雙邊貿易平衡發展。

康特認為,面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升的不利影響,同為發展中大國的中印兩國可以加強合作,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共同發出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訊息,繼續發揮本地區與全球經濟增長引擎作用。

舉例而言,康特注意到在手機等移動通訊產品與服務市場,中國公司目前在印度市場擁有市場優勢。他表示,希望在小米、OPPO等在印度市場佔據領先地位的中國移動通訊設備公司銷售硬件設備的同時,還能夠在進度進行本土能力建設,從而擁有更大的增值。

“我們雙方需要注意到的一個重要事實是,全球供應鏈正在發生變化。對中國來說,需要重新定位,在市場上施展綜合能力,延伸產業鏈以及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而不只是侷限於出口。”康特說道,目前印度的經濟規模為2.5萬億美元,並且仍在以7%左右的速度增長。印度一度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速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希望中國公司積極利用好印度市場的優勢,進一步開疆拓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