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歲有子女的非京籍家庭在北京打拚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何心蕊

在北上廣就是打拼,在其他城市就叫生活?好像在北京生活的人都很拼的樣子。

很多人生活的也很優逸,一些老北京45就退休了,工資也不少,天天遛狗和老街坊貧幾句,退休金三千多吃飯完全夠了,買不起房住平房大雜院也很樂呵,關鍵是不羨慕別人。這也挺好。

我住過兩個高檔小區 旁邊的貧民區。一個是雍和家園,旁邊是地壇公園,孩子小的時候在公園玩,看到一對年齡彷彿的雙胞胎女孩,一個保姆跟一個,看媽媽年齡不大,保養很好,一問這對雙胞胎是老四和老五,住在雍和家園,上面還有三個姐姐,在北京還能養得起五朵金花啊,也就是住雍和家園的富人,聽說很多明星住這兒。

現在住的是MOMA萬國城旁邊的貧民區,這兒就更不用說了,毗鄰東直門,小區很多老外,其他也都是非富即貴,一套房子不低於2000萬。

我還見過小區收廢品的一個媽媽帶三個孩子,依次是六歲四歲一歲多,不用任何幫手,也不知道他們住哪兒,看著每天也很開心,並不發愁起跑線和孩子將來在哪兒上學。

我一朋友北京人,家裡父母給力,財產很多,目前看他這輩子是花不完了,然後每年都出遊一個月,也工作,每年換工作。邊幹邊玩也很瀟灑。

我還有一朋友,女孩,北京人,房子有兩套都住著沒有租金收入,現在35歲了,也沒小孩,也沒正經上過幾年班,也不創業,人也不物質,她說我不上班但是我也不花錢,一個月吃飯通共也花不了幾百,不羨慕別人,也不生氣,只不過她這種氣度和知足的精神一般人都學不來。

當然大部分還都是普通人。性格不甘平庸,指望不上祖宗和另一半,還是要靠自己的。比起其他城市確實辛苦些,比如不能睡午覺,但是窮忙也很好,至少不會讓人胡思亂想,而且一般來說忙也基本會有一定的收益。只要腦子不懶,還是會有回報的。這個城市帶給你很多心理滿足。

在北京生活是分階段的,畢業後到生孩子之前,就算沒買房也是很享受的,當然一些男子太窮沒有女孩願意跟他也是大量存在的,一方面是因為沒錢,一方面確實個人魅力不夠,有一些魅力也不是完全靠錢能解決的。

對於外地戶籍比較頭疼的事,是孩子要上小學了,一個小學生確實能改變家庭,如果你這些年沒有買房基本會自食其果,有住房就學資格會優先。而且小學生需要照顧,放學又早還要輔導功課,家裡至少也得是個兩居室吧,需要老人照顧或者請保姆,都是錢。或者媽媽全職照顧家庭,需要爸爸收入給力。如果不具備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身體到了鬧毛病的年齡,所以很多人最後扛不住了就離開北京了。

在北京掙錢半輩子,在老家花也很不錯的選擇。

在這個城市生活競爭確實很大,要想混的好,一是有過人之處,二是需要上進和保持危機感,需要不斷思考下一步和下下步。


張士謙real

目前孩子上幼兒園,我和老婆北京工作10年,30多歲,有房沒戶口。已經焦慮的開始準備孩子上學的五證。孩子想在北京上小學分兩類。第一,有房,需要父母雙方社保。第二,無房,有些區(昌平區)甚至要求父母雙方社保。但是沒多少北漂在昌平,順義的公司工作。其他三個證相對簡單,但是也要花時間精力去跑,還要保證幾個證的相關地址保持一致。1,居住證(原來的暫住證),2,孩子在老家無人看管證明,3,戶口薄。而有工作居住證的和北京戶口對待,但也要準備五證。只是孩子上好學校的機率大,和北京戶口一樣肯定有學上。為了保險,孩子萬一被分配到北京村裡的小學,或者不好的學校。我又去近京的廊坊市買了一個學區房,16年房價大漲還好我們不是最高點,跌了大半年,目前價格我們還有10來萬的盈利。但是房本最快兩年後才能下來,為了孩子上學,也不能賣。即使孩子小學初中問題解決了,上高中還得去廊坊市,要不得去我的老家內蒙或者孩子媽的老家意味著我們倆必須有一個人要放棄自己的工作,而在廊坊市我們可以辛苦一點,可以住廊坊,北京工作。北京附近的廊坊市下屬的燕郊鎮固安鎮,也是很多人的選擇但是燕郊教育狀況很差,70-80孩子一個班級,進學校幾乎都要交3萬元,教學質量也是鎮的級別。各項生活配套嚴重滯後。於是我們現在開始還廊坊市的貸款,加孩子學費,我們其中一人的工資就沒了。另一個人家裡日常生活每個月我們2萬多工資幾乎不剩。北京房子家裡老人給買的。我們設想過,出租北京的房子,月入6000,去廊坊市讀小學初中。很多廊坊市的小區鄰居嘲笑我們,能在北京,來廊坊讀什麼書。廊坊市的教學水平在河北省內也排不上號。也想過回老家。但是我們倆的事業都在爬升期,這些只是累的時候,放鬆一下的想法。畢竟北漂了10年了。老人沒買房前,我們也是住在北京農民房一個月200元的出租屋,我當年特羨慕能租到朝陽面的朋友,陽光灑滿屋子。一直沒租到過。受盡了房東的氣。老人買了房子,我出租了三年,我們的租戶成了我們朋友,他們目前也在北京買了房子。目前北京奮鬥越來越難,但是我身邊在北京奮鬥十年的朋友都買了房子。他們學歷有專科,本科,研究生。工作有空運,IT,商場裝修,國際貿易,每個人奮鬥的故事不同,但是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默默忍受,一直努力,從未放棄!


小張124151691

這個問題我回答,很久以前我在北京上學工作,那時我們的製圖師傅是安徽人,老婆沒有工作,有一兒一女,他工資一個月6000塊,我連他的零頭都沒有,經常和我喊窮,我們都嘲笑他,他和我我們算了賬那時他房租2000元,兒子上幼兒園1800,女兒放在爺爺奶奶家每個月給一千元。剩下的使他們的生活費。我看了他覺得真的是心酸,我三千塊的工資每月花完了還覺得不夠他可怎麼辦?我問他是不是要在北京買房子,他說賣了祖產都不夠。那時北三環才6000塊一平呀。看著他就好像看到了我的未來,一個不知比我牛多少的技術大牛都過程這樣,我等小蝦米哪裡有出頭之日。

深深悲哀了於是果斷放棄工作出國深造,經歷千難萬險幾經生死,最後終於歸國買房結婚生娃。現在雖然還是有房貸但是至少沒有人可以趕我們走了。

有一天巧遇製圖師問他現在怎麼樣了?現在他月薪兩萬多,房租5000兩居,兒子上中學,女兒上大學,活的還是捉襟見肘,平均兩年搬一次家,現在搬到六環了。

早些年在北京買房子不需要戶口,那時是黃金年代總覺得時間就會一直這樣下去,沒想到越來越難,工資總是比房價漲的慢,如果只是靠工資真的是沒有希望可以待在北京。在北京掙的比外地多,花錢也絕對比外地快。

有能力一定要打幾份工,接私活。年薪百萬外企小經理絕沒有北京做醬肉的大爺掙得多這也是事實。一碗滷煮或者爆肚做的好遠比當500強manager來的舒服賺錢快。


這是賣山東饅頭的。看看排了多長的隊

北京就是這點好,只要有才華,消費群體不用愁,什麼樣子的大拿都能發出光來,不會被埋沒。

在北京打拼的人都是異常辛苦異常心酸。如果不努力,沒有運氣還是不要在北京混了。


2008沉不香1988

我看大家的體驗都差不多,基本都聚焦到子女上學問題上了。我自己的體驗跟大家都差不多,實際上在有房有戶有學上這幾個層面,每家都有自己的難處,在此就不多說了。

我就講講我跟我身邊的朋友們,在房子、戶口、子女上學這幾個問題上,我們形成的一些共識和解決方案,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僅供大家參考、討論。

首先在房子上,就目前而言,我仍是看好北京的房產的,有能力的話可以在市區下手了,畢竟剛需的話不用太猶豫。如果資金不到位,可以考慮房山、昌平的小戶型,這個目前來說性價比很高。如果資金實在還是捉襟見肘,那還可以考慮平谷,在平谷通了地鐵後,通勤的話問題不是很大,雖然也不是很理想,但房價還屬於窪地,說不定哪天就被規劃成熱點新城了。

其次,說說北京戶口。對於三十多歲的來說,走畢業分配落戶是不可能了,如果在公司裡有一定地位,你的公司又在人社部有一定地位,可以爭取一下人才引進。學歷不夠的可以去考一個非全的研究生,現在不叫在職了,叫非全,給學歷學位雙證,專業也很多,比如某著名985的非全只要考300分就能上,專業也很多,計算機軟工人工智能大數據這些都有,該校每年招生名額2000多,你只要過線就能上,學費也不貴。年齡小點的還可以考MBA,這個不僅雙證,還可以派遣,理論上是可以落戶的。實在不成功的話,你提升一下學歷對於積分也是有好處的。

第三,孩子讀書真的是個大問題,沒有北京戶口的難,有京戶的也難,看看最近幾年的新生兒數量就能感覺到了,基本上北京教委要保證每七年把學位翻一番才能滿足社會需要,學位的緊張可真不是一點半點,大家多理解一下。有房有工居好說點,上個小學不成問題。以後中學,就只能考慮一下國際這條路或者回老家。但是我想說,其實還有一條,那就是考慮一下天津,畢竟對於一部分有相當經濟實力的北漂家長來說,在天津買個房子、辦個人才引進落戶還是有很大把握的,只要條件夠了就差不多。這樣上學問題就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關鍵,天津的高考優勢可是比北京還要強點的,是不是覺得性價比很高呢。

有什麼想法大家可以私信我。


中外古今說說

我來分享下我工作家庭的經歷,希望能幫到大家。我老家是山東煙臺,老婆是東北吉林,家庭沒有任何背景,全部靠我們自己發展的。

我05年畢業在北京工作,前幾份工作不理想,08年在北京做管理軟件,算是找到了個人發展方向,09年集團派到安徽分公司,女朋友也一起陪著我去安徽發展,所以沒有在北京買房買車,當時想年輕可以在外面闖闖。

2010年在安徽結婚生子,都沒想到要買屬於自己的房子。也不知道在哪個城市買。不過那時我老婆就萌發要買套屬於自己房子的想法。

2011年我們不打算在安徽發展了,還是想回到大城市發展,機會多些。我先回到北京找了份工作,我老婆在煙臺和我父母帶小孩。2012年,我老婆也到北京工作,就把小孩放到父母那裡養,這留守兒童,真不是滋味,每次從家裡回京,都是一次生離死別。當時就想,要在哪個城市定居下來,買套自己房子把小孩接過來。

2012年我和老婆回北京,相當於事業重新發展,當時想法就是努力賺錢,在北京定居。但是北京限購了,而且我們根本也沒有錢在北京給首付。

2013年大約攢了20萬,加上父母給我們10萬,總共30萬(這也是父母唯一的一次資助)。拿著這30萬,我還去北京樓盤看房,被售樓人員嘲笑,真是30萬就在北京買房??所以回煙臺,在父母家旁邊買了一套商品房,房子大約100平米,付了20來萬的首付。又拿了10萬裝修,當時就想回煙臺和小孩在一起。

2014年初過年時,即使沒有暖氣也在煙臺的新房過了春節,自己的房子真好。都沒睡過這麼好的床,這個床當時花了大約1萬塊吧,馬桶用著也舒服,我認為每天都用的東西一定要買好的。14年感覺收入還可以,也把小孩接到北京上幼兒園,全家在一起的日子真幸福,即使是租房子,也感覺很幸福。當時打算等17年小孩上小學,舉家回煙臺。但是小孩來北京上幼兒園,明顯感覺家裡的幼兒園各方面不如北京,小孩在老家也是私立幼兒園,但是不教英語,導致小孩根本就跟不上北京進度。租房又不是很穩定,小孩在北京時,我們本身就沒什麼親戚朋友,再加上她姥姥性格比較內向,小朋友在社交這塊幾乎全軍覆沒。我的小孩根本就沒朋友,來了幼兒園半年左右才交到朋友。所以對小朋友來說,北京真不是個好地方,因為孤獨。特別是搬家,因為房東原因換房子是很正常的事情,搬家對於小朋友就是朋友圈的全面更換,久而久之,連他自己也不愛交朋友了。所以小朋友來北京,需要一個安定住所,讓他適應這個城市,也希望他能喜歡這個城市。

人就是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

14和15兩年,我和老婆拼命掙錢,幾乎每天都要11點後才能到家,12點到家都是家常便飯,生活方面是能省就省。到了15年,我們看了下存款,竟然有六七十萬吧。如果再把煙臺的房子賣了,大約能湊齊100萬,好像可以在北京安家了。這個時候,我公司也可以安排我在上海上班,而且解決戶口。越往南戶口越好解決。然後就是抉擇是按計劃回煙臺,還是在北京定居,或者其他城市的,上海或者深圳?

上海和深圳的好處就是很容易解決戶口,那邊城市更加包容一些吧,但是我老婆的事業需要推到重來,男人不能太自私,這個就排除掉了。回煙臺,拿著不多存款,在煙臺重新事業起步也未嘗不可,不過我和我老婆都有一種上進的心,如果每天晚上早點下班,晚上吃吃喝喝,這個生活不是我們想要的。那就努力就留在這個城市吧,北京。


小林74267641

本人今年正好35整,我愛人30 ,寶寶剛出生7個月,目前在北京租房,兩室一廳,北5環外,每月4300的房租,然後孩子的奶奶過來幫忙白天領著孩子。

我是北理本科畢業,我愛人是河大本科畢業,我們是老鄉,都是安徽的,當時剛畢業時,我找了一家南京的研究院,做開發,把戶口也遷過去了,想著在哪定居了。結果工作一年後,整個部門被派到北京搞了一個北方分院,結果一呆就是近十年,也習慣了北京的生活。

最初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租了一個小房子,1500多,和老婆或者沒羞沒臊的二人世界,我工資差不多拿到手2W,我愛人1W,說來也不算少,生活也很節儉。但是因為我家裡經營著一家工廠,在07年左右破了產,欠著銀行接近200W的貸款,結果我們攢下的錢基本都還每年的利息和本金了,買房的事就一拖再拖了,結果08年後,我們也就更絕望了,說實話,我真的很感激我老婆,能夠一直陪著我。

去年7月,我的寶寶出生了,然後家裡的貸款也還的七七八八了,一切都向好的發展,但是寶寶出生之後,因為戶口問題也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我先是把寶寶的戶口落在我的南京戶口上,辦了南京社保,然後又擠出錢給老婆辦了一個天津的人才引進,落戶過去,目前正看著能不能把我老家的那套房給賣了,在借些錢,爭取明年能在天津買套小房子,等寶寶上學了,媽媽就去天津找個工作,陪她上學,我在北京,每週回去😊。

我想,將來會越來越好的吧…


老友十年

本人∶ 山東籍, 北京生活14年,三娃,供養一不不能自理老人(還有保姆)。

看我這情況估計你們好奇我在北京如何生存下來,那就一起聊聊∶

1.住房∶ 趕上了北京購房尾巴,幸有一安身之地

2.三娃∶ 老大10歲,北京上小學;老二3歲半 右,幼兒園;老三 1歲半

3.老人∶ 母親一人,不能自理,與兄弟輪流照顧,我這邊照顧時僱保姆與租房

4.夫妻二人∶ 愛人因三個娃原因無法上班,我一人上班

5. 工作經歷∶ 14年共供職過4家公司,期間自己做事一年(只有經歷,經濟無受益),從事it行業,不知是否選對了行業

6. 日常生活(近1年狀態)∶我是 早上送老二幼兒園,偶爾送老大上學,然後上班 一般到單位9:00多了;中午工作的地方吃飯; 晚上回家吃飯,照顧老二睡覺,基本11點後睡覺,週末儘量帶孩子出去玩玩;愛人幾乎照顧老三,老人在北京時,由保姆照顧飲食,其他時間均愛人照顧我一家五口吃飯,確實累

7.上下班∶ 送完孩子後7:40左右,擠萬人車到公司(歷時1個半小時),下班一般20點會家,21:30到家,週末偶爾加班

8. 旅遊∶只有計劃時間,無執行時間,最多去了長城,其他都是週末帶孩子附近玩

9.未來∶ 一直沒有灰心,偶爾有挫敗感,但不曾放棄,也不允許放棄

11.積蓄∶ 我僅僅一普通工作者,這樣的家庭狀況,現在你清楚我有多少存款了吧

11.生命認知∶ 經歷了親人離開之痛,親人活著與不活著無區別的無奈(母親痴呆,不知人事),回顧過去,望望未來,感覺時間太少了,誰能再給我500年?

總結∶ 遇到困難,最怕的是自己不給自己機會與希望;生老病死既然來了就來了吧,保持一顆善良的心,自己會更平靜;少爭,多努力去做,收益的最終是自己; 有一個健康積極的信仰。

希望我的簡短總結能夠幫助此時困惑的人——不會有多少人比你條件好多少,不要比,以自己的尺寸丈量生活。


億隻眼

打拼談不上,如果有人在日記裡寫:某同學在北京打拼,不知道過的還好不好?我就覺得很矯情。多數情況下,這個城市根本不看你啊,更不需要你的什麼打拼。

每天輾轉騰挪擠幾趟地鐵就叫打拼?

吃著肉夾饃騎著共享單車趕在9點前在公司打上卡,刷上臉就叫打拼?

午夜下班穿過依然燈火通明的朝陽路,望著大褲衩、中國樽就在不遠處火熱的與你相望,就叫打拼?

哪怕你每天搬磚,運營著支撐這個城市運轉的各種APP,寫著被無數大號轉發的十萬+爆款文;

哪怕你發現報紙上的新聞就發生在身邊,36氪上深度報道的正是你所在行業的內幕;

哪怕你來自遙遠的山村,除了地裡的土和草亙久不變的保持著灰色,你還接觸過區塊鏈,更知道挖礦是怎麼回事;

但這都不是打拼,你說你試圖去改變潮水的方向,可潮水來了你都不知道在哪,鋪天蓋地都找不到北。

你說在北京好多年了,還沒有立足之地,連半個廁所馬桶都買不起;

你說要是早幾年買了房,就如何云云,完全不知道你早幾年也是沒購房資格;

30多歲,外地人,有子女,在外地生活,本來就是許多人的現狀,有買房了的,子女就近入學,做生意攢下錢了可以上私立,不想參加國內高考的,可以直接報名私立國際小學。搖號前買了車的,就開著車去買菜,沒搖上號的可以買個新能源,從家裡窗戶拉根線出來,每天充電也是和遛鳥一樣的樂趣。

不要覺得遠離了家鄉,就有疏離感,我從來沒覺得在北京自己就是外地人,我就是自己的主人。沒房時,租著房,的確顛沛流離,每個月冒著被趕出去的風險,還擔心房東是否在安心打麻將。有房的時候,望著遠處的燈火,彷彿有了底線,也有了鎧甲,終於成了安放在這座城市表面的一顆被包容的珠子。

這個時候,個人的邊界和規矩更明晰,依然是沒有人看你一眼,更沒人對你指手畫腳。北京就是如此包容。


潑辣有之

2000年我30歲離異,辭了老家事業編的工作來北京,兒子跟我父母在老家。01年我月薪3000用之前攢的9萬元做首付在通州買了房,100平米單價2100月還貸1000元,花600元在四惠建材城買了地板革和膠,自己鋪上算是裝修了。父母給了3萬元裝修費我沒花,當年用這筆錢做首付,在南三環草橋買了個30多平的小戶型單價4350以租還貸。04年把孩子接到北京上學,06年考慮到孩子將來高考問題,我把草橋的房子賣了給兒子換了套燕郊的房子70多平,我們娘倆把戶口遷到了燕郊。12年兒子在燕郊參加高考上了大學,去年兒子大學畢業做了醫生,這期間我也成家搬進了先生家,2套房都留給了兒子。今年年底兒子就要結婚了,親家對我給孩子準備的婚房非常滿意。回望來京這18年,我靠自己的不懈努力買了房供兒子上了大學,再過兩年我就退休頤養天年了,感謝那個年輕奮鬥的我,創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荷香307

不請自來,其實本來我是不想回答的,因為我看了看前面的回答,生活層次都比我高,想著就看看好了。但是後來我覺得北京還有一部分跟我一樣生活在基層的北漂,也許我的回答能讓他們有所同感。我來北京確切的說,明年就十年了,中間離開過一年,又回來了,當初來北京是因為不懂什麼是民辦高校,原本成績不怎麼好,又被所謂的招生老師忽悠到了民辦高校,虛度三年,當然,這主要還是怪我,本來家境一般,又沒有好好學習。畢業以後回沒有臉回老家,確切的說,回去也沒有工作,在哪找,也是找。跌跌撞撞在北京混到現在,明年正好三十了,結婚三年,兒子兩歲,五環外租個兩居室。月租將近三千,我爸媽也接過來了,幫忙帶孩子,夫妻兩人月收入加起來一萬多,對,確實是很低,不過還好工作單位都在五公里以內,所以,沒有長達幾個小時的地鐵公交,我下班走回家也就不到半小時,媳婦開車也是不到半小時,工作也都比較輕鬆,朝九晚五,倒也不累。車是按揭,加上房租,消耗掉了媳婦一個人的工資,剩下一個人的收入維持生活,沒有什麼存款。兩年還完車貸,孩子也上學了,其實我們現在的生活還可以,可能很多人覺得,這樣算下來你們一個月只有七八千生活費,能夠嗎,這個怎麼說呢,七八千不夠,那多少夠?一萬夠嗎?一萬五夠嗎?兩萬夠嗎?沒有什麼所謂的夠不夠,至少我們現在豐衣足食,只是沒有什麼奢侈品,也不穿什麼名牌衣服,包包,而已。只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沒有什麼存款,比較難過,還好我兩都有社保,跟前面幾位回答一樣,最擔心的還是孩子上學,其實說實話,孩子能上什麼學校,學習好不好,我並不在意,學習好,並不能對一生起到什麼決定性的影響,只希望能正正常常上學,開開心心成長,讓孩子能有一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我相信,車到山前必有路,人,好好活著,往前走,比什麼都重要,一切的高低貴賤成敗得失都是輪迴,未來的事,又有多少人能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