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兒媳不要婆婆給的12萬餘元,你能做到嗎

這位兒媳不要婆婆給的12萬餘元,你能做到嗎

現在城市媳婦和農村公婆現象日益普遍

今天剛上班,看到幾個同事圍著一位叫潔潔的同事在議論著什麼,一問才知道,大家都在讚美潔潔是一位好兒媳,她昨天和老公一起去鄉下把婆婆接到了她家,並且當婆婆將他們積下的12萬餘交給她時,她不但沒有收,而且對婆婆承諾,一定好好的贍養她的晚年。

原來,潔潔的老公是農村出身,也是獨生子。大學畢業後在某單位工作,後來,認識了也才大學畢業不久才工作的潔潔。兩人結婚後,雖然老公也購買了一套房,但潔潔和父母生活習慣了,就和老公商量結婚後和她父母生活在一起。這在農村來說其實是很忌諱的,因為這就類似於傳統的倒插門,當時,老公也考慮到潔潔的現實情況,但又怕農村的父母不同意,怕引起家庭矛盾,因為對於農村的父母來說,培養一個大學生兒子那是很光榮的事,現在又在城市工作,而且單位、收入在大家的心中那都很不錯,對於農村人來說那是很有出息的,更何況,兒子也在婚前買了一套房子,有房住,如果把這套房子空著,去和岳父母住在一起,那很沒面子。當時,潔潔的老公很猶豫,於是,老公回到父母家和父母商量,沒有想到老公的父母很開明,對他兒子說:我是父母,兒媳的父母也是你父母,既然兒媳認為住在她父母那裡要方便,那就住在她們那兒吧。我們沒有意見。

從此,潔潔就和老公在結婚後一直就住在自己的父母家,現在,孩子都十五歲了,一直就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老公和岳父母的關係處理得也很不錯,一家人很和睦。

這位兒媳不要婆婆給的12萬餘元,你能做到嗎

如何善待農村公婆一直讓城市媳婦頭疼。

雖然潔潔和老公及孩子就生活在自己父母家裡,但她從來沒有忘記在農村有自己的公婆,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公婆的生日,他們一家三口都會回到農村公婆的家,有時還要帶著自己的父母一起去,總不忘給公婆一個紅包,還要買東買西,總之,每次卻看望公婆決是大包小包的堆了一車尾廂,而且為公婆的房子做了很好地修繕,還為公婆做了一個院子,居住環境並不比住在城市差。在孩子暑假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到公公婆婆那裡生活,讓公婆享受天倫之樂。在公公70歲那年,潔潔和老公幾次提出要接他們到城市來,就住在他們一直空著的房子裡,一來方便照顧,因為公婆年齡大了,如果有個病痛,可以及時醫治,二來他們也能夠充分的自己作主,接待農村的親戚朋友。可公婆卻不同意,他們說在農村生活習慣了,去城市生活不習慣,而且現在身體還硬朗,兩老都還在,可以互相照顧,真有什麼毛病,也可以通知他們來得及,如果哪天真的單伴了,留下的那個就真的只有要他們照顧了。尤其是他們還捨不得那幾畝田地,說現在種田地就是收入,國家不但不收承包款,而且還補貼,去城裡了誰來種?而且他們也種了一輩子田地了,突然不幹活還真不舒服,特別是他們在農村種些蔬菜、一年喂一兩頭豬,還養些雞,兒媳、孫子包括親家都能享受到最新鮮的無害有機蔬菜和家禽。

潔潔看著說不過他們,也就沒有再勸下去,還是依然如同過去一樣在過年過節公婆生日的時候去看望他們,在暑假的時候送兒子到公婆那裡,並且有時還接公婆來城裡過一段日子。

這位兒媳不要婆婆給的12萬餘元,你能做到嗎

這位城市媳婦不但不要農村婆婆給的12萬餘錢,還將婆婆接到一起生活。

潔潔看著婆婆遞過來的銀行卡和鈔票,眼淚法場就刷的流了下來,說:這是您的錢,你們怎麼不知道花啊。我不能要您的錢。婆婆堅決要把錢交給潔潔,但潔潔堅決不要,無論婆婆怎麼說她都不要,她對婆婆說了這麼幾個道理:一是婆婆將來如果有什麼毛病要住院,用自己的錢多大氣,怎比找我們要強吧;二是您的親戚朋友之間,您認為要花錢,那可以大方的用,不需要看我們的眼色;三是自己想吃什麼,想買什麼,自己有錢多方便,因為有時候我們不見得在您身邊,而且有可能你找我們要錢又不要意思開口。後來還是潔潔的老公作主,叫婆婆自己保管好錢。

昨天,在潔潔將婆婆接上來以後,帶著自己的父母,叫上兒子一大家子一起在餐館裡一起吃了一餐團圓飯。在飯桌上,潔潔向婆婆承諾:一定要好好地贍養她,好好地孝順她,希望婆婆在未來的日子裡能夠過得幸福開心。當然,潔潔的老公也向岳父母承諾:無論我們是否住在一起,都會像以前孝順他們,永遠會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不分彼此。

潔潔對我們說:我也知道,將70多歲的婆婆接上來一起居住,也會有很多的不方便,畢竟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和代溝,但我婆婆和公公都是很善良的人,他們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他兒子,也奉獻給了我們,尤其是他兒子和我結婚之後一直就住在我家裡,公婆不但沒有意見,而且還很樂意,並且我們結婚這麼多年,他們從來沒有麻煩過我們,也沒有要我們贍養,現在,公公走了,如果把婆婆一個人丟在農村,作為她的兒媳肯定於心不忍,而且我也能感覺到老公也一直為這件事煩心。既然我嫁給了我老公,我就應該為他分憂,他能夠將我的父母當作他的父母對待,那我當然也要孝順他的父母,所以,接婆婆一起住,無論將來有什麼不方便,我都要忍著,畢竟,我們也會老,也有可能單伴,也有不方便無助的時候,作為兒子,作為兒媳,不孝順他們誰孝順他們呢?那我們養兒女又幹什麼呢?養老、養小,都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同時也是傳承,而且也是一種快樂。

這位兒媳不要婆婆給的12萬餘元,你能做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