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推薦電影

微米是認真的

這個七月,對電影愛好者來說很友好。

六月底上映的《動物世界》頗受好評,熱度還沒過去,大家的朋友圈和社交網絡,就被一部國產片刷屏了。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令人驚訝的有兩點:

1,從大V到普通觀影者,但凡看了點映的,基本好評率超過95%,絕非水軍刷出來的。

2,在它如火如荼的被安利傳播,票房轟轟烈烈的超過《動物世界》引起巨大關注的時候,它甚至,還沒有正式上映,只是做了幾場點映。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我不是藥神》。

而《我不是藥神》,則真的值得。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我不是藥神》,從題材本身開始,就已經是一個太沉重的話題了。

因為它關乎生死。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徐崢扮演的程勇,是一個碌碌無為窮困潦倒的,靠賣印度神油,也就是通常人們說的壯陽藥為生的中年男人。他的生活過的磕磕碰碰,前妻想把兒子帶到國外,房租交不起面臨關門,父親病重生命垂危……是一個被生活折磨的挺慘的庸碌男人。

一天,他遇到患了慢粒白血病的病患呂受益,在急需錢的情況下,他答應了呂受益從印度偷渡救命藥的請求,隻身前往印度買藥。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程勇在初嘗甜頭後,組織了一個五人小分隊,另外四人分別是呂受益、照顧白血病女兒的單身媽媽楊思慧、神父劉牧師、黃毛小子彭浩。當然,除了楊思慧是女兒得病,其他三人都是白血病人。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這時的程勇雖然看到病人們的慘狀也有惻隱之心,但主要還是為了賺錢,他一瓶賣五千,雖然是暴利,起碼比三四萬一瓶的正版要好太多了。生意越來越好,他們同時被格列寧和假藥販子張長林盯住了,兩方都用警察力量恐嚇他,程勇上有老下有小,害怕坐牢,終於妥協了,昧著良心,將所有藥的獨家代理權給了張長林,和另外四人不歡而散,自己拿著賺到的錢開了家紡織廠,生意倒也紅火。

一年後,已經小有成就的程勇從呂受益的妻子那裡得知,張長林拿到代理權後將藥漲到兩萬,終於被通緝,現在大家又沒藥吃了,呂受益已經快不行了。程勇去看到了呂受益的慘狀,決定去印度為他買藥,誰知道藥還沒到,呂受益就走了。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程勇在呂受益的死和周圍所有白血病人的沉重目光中幾乎崩潰,他終於下定決心,什麼都不顧了,鋌而走險重操舊業,為這些在死亡線上掙扎的人拼出一個未來,拼出一個生命的延續。他破釜沉舟,將一直不捨得放手的兒子送出了國,獨自面對未知的風險,將藥回來給病人。可是在格列寧的不斷上訴下,印度生產廠終於也遇到查辦,藥只能從零售商買了,兩千一瓶,程勇咬咬牙自己補上差價,還是五百一瓶賣給病人。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當然,最後還是東窗事發了,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的程勇被警車送往監獄的路上,全城曾經受過他幫助的病人,全部站在了路的兩邊目送著他。恍惚之中,他還看到了那些已經死去的人,包括呂受益和黃毛小子彭浩。他們全部摘下了口罩,微笑而感激。程勇淚光閃閃,不知作何反應。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醫藥改革,生死之爭。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更何況上述幾個方面,《我不是藥神》做的也並不差。

這個話題,在中國,就不說拍電影,哪怕在社會新聞裡,有時也要遮遮掩掩不敢明說——醫藥醫療改革,藥價溢價差距。

大家或許有所耳聞,《我不是藥神》是在幾年前的真實事件的基礎上加以改動,拍成的電影。而真實事件,只會更加殘酷。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我不是藥神》取材於真實的故事,電影中主人公“程勇”真名叫做陸勇,是無錫振生針織品有限公司和無錫綠橙國際貿易公司法定代表人。已經50歲的他,其實還有個更長的頭銜,“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關於他的事蹟,大家可以自行在網上搜索,這裡就不贅述了,總之是看著就能體會到艱難險阻的傳奇人生故事。最後,現實中的陸勇,不知有沒有網上聲援輿論的影響,最後也幸運的沒有被起訴。

然而他是同類案件中,唯一一個沒有被起訴的,因為網絡上輿論的力量,也因為,他在整個過程中完全沒有牟利,純粹為了幫助和他一樣在痛苦中掙扎的病人。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可是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問:即使那些人從中盈利了,又怎麼樣呢?是,他們觸犯了法律,法律大於人情,但是造成這麼多人為了其實並沒有多少的利潤鋌而走險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是人命啊!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但是慢慢的,這樣的反擊,變味了。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任何東西,被哄抬到根本不符合常理,完全扭曲的高價後,只要有人抱怨價格高昂,就會有很多人,真的很多,你們上微博等主流媒體看看就知道了,趾高氣揚的諷刺你:“買不起就別用啊,哦,你窮你有理嗎?”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有人說名牌包包,手錶,價格太離譜,他們說“買不起就別用,你窮你有理?”沒關係;有人說五星級豪華酒店好漂亮啊,但是住不起,哎,好想體驗一下,他們諷刺“住不起就別住啊,你窮你有理?”沒關係;有人說好想出國玩啊可惜沒錢,他們冷笑“出不起就別出啊,你窮你有理?”沒關係。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可是如果,買不起的,是藥呢?

你們會不會也說,買不起,就別活了呀。你窮你有理?

包包手錶買不起,你們可以粉飾太平,繼續追捧時尚圈;豪華酒店住不起,你們可以冷嘲熱諷,繼續哄抬房價。

可是有人因為吃不起藥就要死了,你們為什麼不睜開眼睛,看一看呢?你們為什麼永遠在責怪艱難生存的那幫人,你們為什麼不願意站在弱者一邊,和他們一起抗議這,隨時也有可能掉在你的頭上的不幸?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對,恰恰就像電影中的張長林一樣。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跑個題,王硯輝演這種沒良心的王八蛋真的是一絕……

這個時候,想必又有“理智”的人出來指責這種觀點是賣慘。有一些人指出,三四萬的藥並不是泯滅良心賺血錢。實際上,

這樣的救命藥,研發成本是驚人的,印度五百一瓶的藥是因為他們只不過是盜取了研發人員辛苦鑽研出的配方和技術製作出來,而三四萬一瓶的藥裡是包含了多年下來的研發投入的。

這話有錯嗎?沒錯,一點錯都沒。人家研發人員多年兢兢業業下來也是要吃飯賺錢的。但是你因此而指責我們這種觀點是鼓勵賣慘,這話還是不對。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因為我不相信,一個稍微多想幾層的觀眾,能看不出,這部電影想拍,但是因為大家都懂的原因,沒辦法明確的指出來的它真正想要反映的問題是什麼。

是製藥廠?是“垃圾格列寧賺我血汗錢”的格列寧總部?不是吧。這個所謂的格列寧總部,這個全片唯一的從始至終表現的讓人討厭的格列寧中國總部經理,很明顯就是拿來當靶子的啊。

導演和編劇壓根沒有把鍋推給藥廠的意思,所以“理智俠”們的有理有據,從根上就錯了。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這人明顯就是在背鍋

這部影片最想要反映的根本矛盾,是醫保體系的不完善,和醫藥體系的亂象。

只不過因為一些原因,它沒辦法明確的說出來,但是從我的角度看,它已經很努力的拍的很明顯了。所以我說這片子過審的過程中估計也遭了不少罪。

直到今天,據我所知,同樣的藥,在大陸地區的定價遠高於港澳臺的情況仍然存在,雖然我相信政府部門已經做出了許多努力,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廣電最後允許這部片子上映我覺得也是因為他們確實不心虛,這幾年真的在努力改善,但是顯然還不夠。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但凡涉及生死人命的改革和變革,晚一朝一夕,都是血汗累累。

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有這麼一些人,在冷嘲熱諷著電影的價值觀,唾罵電影是鼓勵“我窮我有理”。

最好的回應你們的話,就是影片三分之二處,那位老奶奶含淚說出的話——“誰家還沒有個病人呢?”

“警官啊,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不生病嗎?”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我壓根不相信,滿口“理智客觀”的那部分人,如果自己得了病吃不起藥,還能這麼維護從頭到尾沒拿他們當回事的某些人的至高無上的利益。說到底,這世上總有些人弄不明白,在合理範圍內,為那些並非理直氣壯賣慘,而是實在很難過好這一生的弱者聲討公道的本質之一,是為了自己的未來,未雨綢繆。

不管是為了這世上千千萬萬努力活下去,但真的太過艱難的人們,還是為了我們自己,我認為,支持醫療改革,呼籲救命藥儘快納入保險體系等行動是必須的。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同時,這樣一個人口大國當然也不能將所有責任推給政府。所以,大力普及商業保險知識,提高保險從業者門檻,不要讓那些小學畢業連保險合同都看不懂只想撈快錢的人揹著包就去賣商保,而是讓大家都開始慢慢接受社保商保並行的觀念——呼籲儘快推行上述這些政策,是每個公民都應該做的事情。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你說很多事兒三觀不同我都完全理解,甚至這世上小部分人的三觀奇怪到絕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但我都覺得還好,願意尊重。比如你是理智客觀,哪怕婚姻愛情都用尺子衡量的冷血都市人,我雖然不喜,但也不會惡語相向。

但是你要是在這件事情上還要裝逼,別怪我罵你。

這就是我的態度。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因為《我不是藥神》實在是一部會讓人對現實產生感悟,對當今社會一些問題產生思考的片子,所以我也不免在電影主題所涉及到的社會問題上多說了一些。但是我畢竟是個徹底的門外漢,不好意思在相關政策上指定江山班門弄斧惹人笑話,所以接下來,我要說說影片的其他方面。

關於人設,賣藥小分隊裡五個人性格各不相同,設計的不錯。關於劇情,顯然也是相當用心了,劇情流暢,演員演技全程在線。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其實我真覺得大家應該自己去看看這部電影,所以不願意說的太多,但是重點一定要誇一下王傳君。

這個演員很妙,成名於一部抄襲喜劇《愛情公寓》(港真《愛情公寓》在我這洗不白,這點不想說了)之後,和金世佳兩人抱著理想和志氣,幾乎是毅然決然的放棄了《愛情公寓》的熱度福利。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我和很多人一樣,是在爛到親媽都不認識的《擺渡人》微博轉發一片商業吹捧中看到王傳君那句“我不喜歡”時開始真正的將他看成一個和《愛情公寓》無關的獨立演員來審視的。他雖然得罪了王家衛,但在我這兒算是排上號了(雖然在我這兒排上號並沒有什麼卵用……),我開始好奇他的下一步。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作為一種吹捧裡的清流,明知道會得罪不少人,尤其還包括王家衛,王傳君可以說也是相當有種了

後來,看到了他在《羅曼蒂克消亡史》戲份不多但卻十分精彩的表現,我更加確定了,這個演員,是有夢想有目標,有節氣有志向的。他是鐵了心要從《愛情公寓》的餘熱和老本里走出來。

然後,現在,我終於看到了華麗蛻變成一個實力派演員的王傳君。

我說一句,王傳君今年不拿幾個最佳男配什麼的,我就真要懷疑中國電影獎項水分大到什麼程度了。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雖然我在《羅曼蒂克消亡史》裡面已經對他不錯的表演初窺門徑,但畢竟戲份不多。在《我不是藥神》裡,他才算真正發揮出來,作為一個演員的價值。

王傳君,一個喜劇發家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看到他只能想到關穀神奇的,按照演藝史上太多老例子來看,很可能一輩子都很難從關穀神奇的角色走出來的這樣一個演員,徹底的蛻變成了一個有實力的,打動人的優秀演員。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他將一個身患白血病,上有老下有小,不捨人間苦苦求生,本性善良甚至有點小懦弱,卻至情至性待人真誠的患者演的入木三分,全片的淚點,除了那個老奶奶之外,基本上全在他身上。

但是那個老奶奶身上的哭點很容易理解,老奶奶聲淚俱下的說著求情的話,很明顯就是淚點設置了。可是王傳君飾演的呂受益在片子裡,基本上都是有點懦弱,有點瑟縮的笑著的。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就是這樣一個,不少人在生活中多少都會遇見一兩個的,那種平庸老實,卻又不被上天垂憐的平凡人,幾乎同時集中了全片的大部分笑點和淚點,前半部分讓所有人嘿嘿笑著,後半部分讓所有人淚灑影廳。

從王傳君的身上,我們也能看到一個事實:雖然我們經常說著如今中國電影界群魔亂舞,毫無希望,但是也還是有像王傳君這樣,有理想有夢想,對自己的演藝事業有追求,並不懈努力的好演員的。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而《我不是藥神》會讓人們,包括那些不思進取,只想靠著流量立人設混日子的藝人們看到,努力會有回報,雖然困難重重,艱難險阻,但是你的努力,最後變成實體,展現在大熒幕上的那一刻,觀眾也會回報你相應的掌聲。

當然,這裡說的努力,可不是手上破個小口子,火速拍照發微博啊。

《我不是藥神》不僅是好片,也是中國電影人的良心

《我不是藥神》是我今年至今打出的第一部9分片,其中我承認,有情感和鼓勵分在,因為它值得。我沒有道德綁架的意思,更沒有覺得不喜歡《我不是藥神》就有問題的意思,看電影就是應該各抒己見。只是我總覺得,如果《小時代》這樣的片子動輒幾億票房,而中國電影人少有的良心之作最後成果一般,那麼當我們痛斥中國電影界現狀堪憂之時,我們似乎,也沒那麼理直氣壯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