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城拿下富士康?一則市長信箱回復攪動產業大戰!

重慶小城拿下富士康?一則市長信箱回覆攪動產業大戰!

文|西部君

富士康的一舉一動總是吸引眼球。前幾天,投資百億美元的富士康美國工廠開工建設,引發全球關注。西部君在當天的推文《富士康投百億美國建廠,留給這些城市的時間不多了》中,分析了這家巨無霸企業進入中國內地25年來的產業版圖變遷。

然而就在昨天,繼華為將研發基地搬入東莞後,又傳出作為富士康進駐中國內地第一站的富士康深圳基地,也將內遷。當然,這個消息還未經富士康和官方的證實,而是出現在重慶永川區政府對一封市民公開信的回應中,見下圖:

重慶小城拿下富士康?一則市長信箱回覆攪動產業大戰!

富士康深圳生產基地,是目前這家企業在中國內地的兩大中心基地之一(另一個在鄭州),往內地動遷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其影響也將絕不亞於華為搬入東莞。

目前這個消息看起來也很“早熟”,離現實還有相當距離。但對於永川來說,夢想總是要有的。西部君願意和重慶(永川)一起憧憬下這個夢想,看看永川吸引富士康入駐,到底有多大勝算。

1.重慶需要富士康

從去年開始,電子信息產業已經取代傳統王牌產業汽車,成為重慶產業的第一支柱。在招商引資上,重慶對電子信息企業非常重視,像今年5月,就成功令紫光集團將西南芯片研發中心項目放在兩江新區。並且經過這幾年的快速發展,重慶目前的電子信息產業,在配套和集群方面,已經打下良好基礎。

富士康,是將勞動力容量與技術結合得最好的企業之一。這一點,非常契合重慶目前的發展需要。

一方面,重慶作為全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就業一直是大事,在原有一家富士康工廠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個生產基地,對於解決就業乃至加速人口迴流,都將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重慶當前正處於產業轉型提質升級的階段,新增富士康這樣的行業巨無霸,對於帶動先進製造業,可謂如虎添翼。在這個角度,永川引入富士康,重慶市級層面的支持,絕對相當給力。

事實上,富士康將深圳基地往內地遷移,作為直轄市的重慶,或是能夠給予最大政策支持的城市了。這一條件不僅其他城市很難複製,一線城市VS直轄市,也可保證富士康不至於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2.永川的底氣

富士康內遷是一直以來的趨勢,但將深圳基地搬到內地,其選址要求必然會更高,也不是什麼城市都有能力承接這種轉移。永川雖不屬於重慶主城區,但它在整個渝西地區的綜合實力和地位是公認的,一些基本的指標可以證明:

2017年,永川常住人口為112.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7.9%,這對於一個縣區而言,已經非常不錯了,足見其發展實力。GDP總量為704.5億元,在重慶38個區縣中可進入前十,與四川地級市廣元相當,人均GDP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無論從經濟體量還是綜合基礎看,新增一個十萬級就業人數的富士康,永川完全沒問題。

具體優勢有:

勞動力資源供應充足,職業教育發達,勞動力素質較高。永川早就有職教名城的稱謂。2017年,擁有中等職業學校5所,在校生3.3萬。

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永川將保持40000學位的中職教育,並將遷建永川職教中心,繼續引進高等學校2—3所。到2020年,將建成重慶現代職業教育基地。職業教育有基礎,地方政府又如此重視的,不多,而這一點,正是富士康這樣的企業最需要的。

綜合交通體系,可滿足各種物流需求。成渝鐵路與成渝高鐵都經過永川,另外,重慶的水運、航空綜合交通樞紐優勢,可為富士康提供最便利的物流選擇。

今年3月,長城汽車基地落戶永川,其中一個條件就是,擴大成渝鐵路欄杆灘編組站規模,並建一條支線進廠區,使公司生產出的汽車可在廠區直接上鐵路。這一配套交通支持,同樣可以為富士康所利用。而重慶目前在建的東環線,建成後將實現老成渝鐵路+東環線的格局,永川貨物屆時將直接通到江北機場。

從拓展市場而言,富士康選址永川,也可充分利用重慶的區位與交通優勢。因為能夠同時輻射“一帶一路”、大西南和長江經濟帶的,基本上只有重慶。

產業配套成熟,適配度高。全國手機6部有1部是重慶產,重慶已成為全球僅次於廣東的第二大手機制造基地,無論是配套產業生態,還是零部件企業,有經驗的勞動力,重慶之於富士康的適配優勢都很突出。深圳富士康基地若成功遷渝,未來重慶的手機產量將有可能反超廣東。

還有一個重要的配套基礎,值得富士康考慮。上個月,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再次表態,最多10年,富士康將用機器人取代80%人力。而永川所提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就包括機器人及智能裝備。

目前永川已逐步成為全國機器人及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被工信部譽為“全國最大最好的機器人產業聚集區”,同時獲批科技部國家工業機器人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有此難得的基礎,富士康未來的機器人換人計劃,完全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

永川有富士康搬離深圳最想獲得的紅利——低成本,無論是人工成本、土地成本,還是員工的生活成本(房價)。以房價為例,即便拿主城區的數據來比,目前重慶的房價在等同體量的城市中,也具有明顯優勢。

能夠將產業基礎和低成本結合得如此好的,放眼全國,重慶(永川)也是最佳選擇之一。

另一個隱形的優勢是,永川積累了大型引資招商的基礎和經驗。最具代表性的一個案例,就是長城汽車將首次南方佈局選擇在了永川。能夠在與四川、雲南、貴州、廣東、江蘇等全國近20個地區的競爭中拿下長城,永川的招商引資誠意與能力,毋庸懷疑。

小結:

雖然富士康深圳基地內遷,仍只是停留在“傳言”階段,但很多事情往往比想象中要來得快,就像華為還是將研發基地搬到了東莞。等你徹底反應過來時,機會就已經錯過。

這則不起眼的市長信箱回覆,很有可能驚起一灘鷗鷺“,催生新一輪的“搶富”大戰。對於各個中西部城市而言,要想在巨頭們的這輪內遷大潮中抓住機會,必須趕早。而這次,西部君希望重慶(永川)能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