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一片葉子的扶貧故事:安吉「扶貧苗」捐贈地出爐

追踪︱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安吉“扶贫苗”捐赠地出炉

安吉縣黃杜村

初夏時節,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裡,茶苗生長得鬱鬱蔥蔥。7月4日晚,黃杜村黨總支書記盛阿偉一路輾轉來到北京,參加黃杜村黨員村民向西部地區貧困村捐贈白茶苗的儀式。

作為捐贈地代表,他鄭重地在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與他結下“茶親”的,是來自四川、貴州、湖南等3省4縣的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對黃杜村20名農民黨員來信提出向貧困地區捐贈白茶苗一事作出重要批示強調,“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這句話講得很好。增強飲水思源、不忘黨恩的意識,弘揚為黨分憂、先富幫後富的精神,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很有意義。

習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後,國務院扶貧辦會同有關方面立即落實,確定受捐地為湖南省古丈縣、四川省青川縣和貴州省普安縣、沿河縣等3省4縣的34個建檔立卡貧困村。

追踪︱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安吉“扶贫苗”捐赠地出炉

7月5日,國務院扶貧辦召開座談會

受捐4縣均為國家貧困縣和省定深度貧困縣,受捐群眾都是尚未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追踪︱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安吉“扶贫苗”捐赠地出炉

安吉1500萬株茶苗受捐地示意 製圖/蔡培均

茶苗捐往3省4縣34個貧困村

據此次簽署的協議內容,黃杜村村民將1500萬株“白葉一號”白茶苗,捐贈給34個貧困村栽種,預計帶動1862戶583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捐贈地的選擇,由國務院扶貧辦會同有關方,提出四項原則:一是深度貧困地區的貧困人口較多、脫貧難度較大的建檔立卡貧困村;二是村兩委班子作風紮實,執行能力強;三是按照受捐茶苗人均一畝、每戶不超過五畝的標準建立帶貧機制;四是自然條件適合白茶種植。

追踪︱一片叶子的扶贫故事:安吉“扶贫苗”捐赠地出炉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雲(左二)考察白葉一號育苗基地 江國安/攝

捎來安吉白茶的“致富經”

茶香也怕巷子深。“茶區生態環境好,但大多處於山區,茶農又缺乏市場意識,賣茶成為大問題。”在貴州省沿河縣副縣長崔永龍看來,這造成了當地茶業“有產品無大品牌”的局面。

面對相同的難題,湖南省古丈縣副縣長周大釗表示,白茶苗的落地,在為當地帶來好品質茶苗的同時,還會輸入安吉縣的種茶技術,帶來他們的經營管理理念,為打響受捐地的白茶品牌提供指導。

因地制宜,謀劃先行。青川縣委常委、副縣長張文斌指出,白茶苗從種植移栽到實現產出,中間約有3到5年的生長週期。為保證貧困戶的前期收益,他提出探索“五金”模式:一是土地流轉收租金;二是基地務工掙薪金;三是茶苗折股分股金;四是返工代包拿委託金;五是集體收益得現金,“這樣一來,讓青川的白茶苗最快實現收益。”

茶葉扶貧關鍵在“精準”

“要建立茶苗帶貧機制,精準到戶,精準到人。”座談會上,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雲說,推進1500萬株茶苗扶貧工作,關鍵在於抓好精準扶貧的“精準”要求。確認捐贈點後,緊接著茶苗移栽的地塊選擇、科學種植、技術標準都要體現“精準”。

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副司長許建民強調說,要尤其注意帶貧機制的設立。讓作為受捐人的貧困戶,通過茶苗折股、基地務工、土地流轉等具體方式增收脫貧,實現茶葉扶貧的目的,努力將安吉1500萬株茶苗捐贈項目打造成為“東西部合作產業扶貧的經典項目”。

以此次白茶苗捐贈活動為契機,接下來,國務院扶貧辦將會同浙江省,再動員一批浙商企業和愛心人士向黃杜村學習,到西部貧困地區開展捐贈優質茶苗、助銷農特產品、建設扶貧車間等幫扶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