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什麼是應收帳款周轉率?

什麼是應收帳款週轉率?公司的財務分析是非常重要,每一個指標都需要細心推敲分析,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什麼是應收帳款週轉率?

應收賬款是企業流動資產除存貨外的另一重要項目。應收賬款週轉率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賒銷淨收入與平均應收賬款餘額之比。它是衡量企業應收賬款週轉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標。

公司的應收賬款在流動資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公司的應收賬款如能及時收回,公司的資金使用效率便能大幅提高。應收賬款週轉率就是反映公司應收賬款週轉速度的比率。它說明一定期間內公司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用時間表示的應收賬款週轉速度為應收賬款週轉天數,也稱平均應收賬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現期。它表示公司從獲得應收賬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變成現金所需要的時間。

應收賬款週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內主營業務收入淨額同應收賬款平均餘額的比率。公式為:應收賬款週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淨額÷應收賬款平均餘額。其中,主營業務收入淨額是指企業當期主要經營活動所取得的收入減去折扣與折讓後的數額,數據可取自利潤及利潤分配表。應收賬款平均餘額=(應收賬款餘額年初數+應收賬款餘額年末數)÷2;應收賬款餘額=應收賬款賬面淨值+壞賬準備,數據可取自資產負債表及資產減值準備明細表。

1、分子的缺陷。應收賬款週轉率反映的是本年度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次數,那麼上述公式中的分子應該是本年應收賬款不斷收回現金所形成的週轉額,而把主營業務收入淨額作為分子有失偏頗。筆者認為,主營業務收入淨額既包括賒銷額也包括現銷額,實質上現銷額與應收賬款毫不相干,但企業為保守商業機密,會計報表上通常不提供現銷、賒銷金額。因此,為方便取數,把整個主營業務收入淨額(不管是現銷、賒銷)列為分子未嘗不可。但關鍵是主營業務收入淨額(即便全是賒銷)也僅僅是一年(一定時期)的經營成果,而一般很難在同一年(同一時期)全部收回現金。而且把主營業務收入淨額列為分子還暗含一種前提假設,即本年(本期)的銷售,無論哪家企業、無論何種經營狀況、無論銷售何時發生,本年(本期)都必須全部收回現金,只有這樣應收賬款週轉率才能反映本年度或一定時期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次數。這種前提假設與實際不相符,因此,主營業務收入淨額絕不是應收賬款收回現金的週轉額,其不能作為應收賬款週轉率的分子。

2、分母的缺陷。應收賬款週轉率的分母是應收賬款平均餘額,即(上期數+本期數)÷2,這裡同樣存在著一種假設,計算結果實際意義不大。如某企業上年底應收賬款100萬元,至本期應收賬款餘額仍為100萬元,(且不說主營業務收入多少,分子越大越失真),能說明什麼情況呢,假設第一應收賬款根本就沒有發生額,這是很有可能的;第二應收賬款發生多次週轉,恰好於年初數相同;如第一種假設成立的話,應收賬款作為分母計算的結果就根本沒有意義,所以採用上期數+本期數÷2的計算方式是不嚴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