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巨星納什:孩子應該怎麼玩球?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我從小愛踢足球、長大愛看籃球的原因,6歲的兒子表現出對球類運動極大的興趣,這讓我莫名地興奮,

但孩子的年齡層次、身體能力、性格特徵和生長環境等諸多個體差異,到底選擇什麼球,以什麼方式來參與等等,作為父母一定要提前考慮這些problem~

NBA巨星納什:孩子應該怎麼玩球?

史蒂夫·納什是我最喜歡的NBA球員之一,他靈動的控球,神出鬼沒的傳球,“同手同腳上籃”等絕技,一直被球迷津津樂道,看納什打球,你會驚歎:“籃球還能這麼打?!”

這位身高191釐米,體重82公斤的加拿大白人,在普通人眼裡夠高大威猛了,可在牛高馬大的NBA球員裡,被認為是“天賦最差的籃球巨星”。這樣一個人,卻竟然“連莊”MVP:連續兩個賽季的最有價值球員。歷史上只有十個人做到這點。

納什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偉大的成就,源於他能把足球技術和籃球技術有效融合他用足球打法改變了籃球比賽。他徹底改變了一支球隊、一個聯賽,甚至一種運動!

儘管籃球和足球有各自的規則和打法,但從本質上講,籃球與足球一樣,都是身、心、靈統一運作的遊戲,身體是基礎,心智是保障,心靈才是統帥。

作為家長,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我們應該怎樣去培養孩子的身 、心、靈呢?納什的成長經歷很有啟發意義:

身 體

大部分家長支持孩子參加運動,更多的是抱著鍛鍊身體的目的:增強孩子的肌肉力量和關節柔韌,減少體內脂肪控制體重,改善孩子的外表和體形。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足球運動員容易變成O型腿,也就是羅圈腿,而籃球運動員上身粗壯卻小腿細小,這兩種體形都不協調和健康。

NBA巨星納什:孩子應該怎麼玩球?

身高191釐米,體重82公斤的納什,體形勻稱、肌肉協調,但其實他小時候身體素質和塊頭都不出色,在父母的影響下,他對各種球類項目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踢得了足球,投得了籃球、打得了冰球。勻稱的身材、出色的球感和高超的球商在這個階段形成,並讓他受益終生。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教授、腦科學和神經病學專家Bruce Wexler 在專著《大腦和文化》中就明確指出:大腦和身體需要協同開發並互為促進。

因此,在孩子的早期階段,上肢和下肢、手部和腿部的協同發展極其重要,父母切忌依據自己的喜好和意願來強行介入,過早的選擇和定向都不是好事。

學 習

中國的家長通常都有這樣的念頭:孩子學習時間寶貴,還是不要運動了吧.....

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約翰•瑞迪(John Ratey)

作為大腦與運動關係領域的世界級權威,在其2008年出版的書籍《運動改造大腦》,首度公開了運動與大腦之間令人震撼的秘密: “運動不僅能健身,還能鍛鍊大腦,改造心智與智商, 運動可以讓你更聰明!”此書一經出版,便風靡全球。

納什在小學時就贏得了3個國際象棋冠軍,在大學讀書四年過後才進入NBA,後被授予維多利亞大學法學名譽博士。他創立了一家社交媒體公司,策劃製作過好幾條耐克公司的廣告;他拍攝的關於加拿大截肢跑者特里·福克斯的紀錄片更被ESPN收錄為30部經典體育紀錄片之一。世界體壇學習好、運動好的人不勝枚舉,姚明、鄧肯、華天、鄧亞萍等等。

“動起來更聰明”既得到了權威專家的科學證明,又有大量的事實依據,因此,在孩子的早期階段,鼓勵孩子多運動,已經不僅僅是鍛鍊身體的需要,而是智慧發展的需要。

自 律

教科書中對兒童自律的解釋是:“不依賴別人的控制,自己可以按一定的規則和要求去行動。

”體育運動能提高孩子的自律能力:時間管理、自我管理、克服惰性、遵守規則等自律能力在運動中得到很好的鍛鍊和提升,讓孩子遠離手機、告別肥胖、根除拖沓、無規律的毛病。

NBA巨星納什:孩子應該怎麼玩球?

納什出了名的自律:為了保持最佳的競技狀態,他不沾糖、深加工食品和油炸食品,並且從來不曾破例。世界上所有的精英人物都是極度自律的人:從喬布斯到李嘉誠,從C羅到小德,自律決定了個人機器的運轉,決定了你的執行力,決定了你能否成為更好的自己。

自律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無論孩子天賦多聰明、智商多高,如果沒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做事也是很難成功的。

青少年時期是身體發育和心智成長的重要時期,切忌過早的定位於成人類項目,而應該五體綜合全面的發展。

五體球科學的結合了籃球和足球的技術特點,能夠在五體球運動中充分鍛鍊和開發雙手、雙腳和大腦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是青少年的高智運動。

五體球,孩子早期運動最好的選擇!

參加五體球訓練營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運動中學會自律和自我管理,讓你的孩子成為“下一個納什”、“下一個喬布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