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羣湖南人,半部近代史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近現代百餘年間,中國內亂不絕,外患頻仍,逢此多難之秋,的確是有很多湖南人挺身而出。《辭海》當中,近代中國政治人物中,湖南籍人士44人,居全國之首。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

有些文章裡,說曾國藩、左宗棠等晚清中興四臣撐起了天下,個人覺得太過誇張。不可否認,晚清中興四臣尤其是曾國藩、左宗棠的確在滿人腐朽墮落的時候,及時維持了滿清統治,並在維護國土完整抵禦外敵入侵方面做出了貢獻。但他們,僅是晚清湖南人的代表。

從晚清開眼看世界,到洋務運動,再到辛亥革命,甚至到1949之前,湖南先後有多批影響中國政治進程的人物湧現,有以陶澍、魏源、賀長齡等為代表的經學主變派;以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郭嵩燾等為代表的理學經世派;

以譚嗣同、唐才常、沈藎、楊毓麟、熊希齡等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以黃興、蔡鍔、陳天華、宋教仁、焦達峰等為代表的革命派;以譚延闓、楊度、劉人熙、符定一等為代表的君主立憲派;以及以毛澤東、蔡和森、何叔衡、張昆弟等為代表的新民學會派等。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

曾讀過一本叫《敢為天下先:湖南人憑什麼縱橫中國》的書,書中將湖南為何會出現這麼多傑出人才,總結為四字“蠻”、“辣”、“勇”、“智”,個人覺得這個總結蠻好。

湖南這塊地方,在古代叫“荊蠻”,或者是“三苗”,向來是文化未開、少數民族句句之地。清朝之前,湖南在人文方面出的人物,大概也就是蔡倫、歐陽詢、周敦頤等有限的幾個人。

科舉制誕生後,湖南舉人進京趕考鮮有及第者,被稱為“天荒解”。唐大中四年,長沙人劉蛻考中進士,被稱為破天荒。但是湖南的命運並沒有就此改變,之後的宋元明三朝,“湖南人物,罕見史傳”。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

時間到了明末清初,衡陽人王夫之起兵抗清,兵敗後著書立說,完發以終,被譽為“明清之際三大思想家”之一。湖南人的時代,已經呼之欲出。

時間又到了晚清咸豐、同治年間之後,中國徹底進入了一個湖南人的時代。陶澍、魏源是第一批,開啟了開眼看世界的先聲。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郭嵩燾是第二批,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毅然投身洋務,希求富國強兵。譚嗣同、唐才常是第三批,變法維新,開啟了資產階級叱吒風雲的時代。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

然後是黃興、蔡鍔、宋教仁、陳天華為代表的第四批,投身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滿清王朝,建立了民國。第五批則是數不清的偉大的共產主義先輩們,高舉馬列主義大旗,最終建立了新中國,中華民族從此站立起來。毛主席的老師楊昌濟先生有語云:“湘省士風,雲興雷奮,鹹同以還,人才輩出,為各省所難能,古來所未有”。

在中國近代化的每個階段,都有湖南人挺身而出。從師夷長技以制夷、到中體西用、變法維新、資產階級革命,最後到馬克思主義,這些影響了中國命運的湖南人理念並不相同,但卻毫無例外都充滿著一顆顆愛國之心,而中國近代稱之為湖南人的時代,湖南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