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奇書《山海經》中存在的歷史真實

萬古奇書《山海經》中存在的歷史真實

古本《山海經圖》中的一幅,上邊畫有蝮蟲、怪魚、怪蛇。有圖有文的《山海經》保留了荒古時代的壯觀景象,開中國文化史上以圖敘事的先河。

對現實的某些不解以及對未來美好的渴求,加之時代給予作者的想像力,成就了《山海經》燦爛的神話空間,也賦予了《山海經》千古奇書的美名。從大山的寬廣厚重、大海的博大神秘,種種神奇與浪漫的傳說,引領著我們穿梭時空,“透過關於天地、日月、山川”的記載,與其中蘊涵的精神“遙相往來,心領神會”。

裡的山,自然所鍾,物華天寶。如靠近西海之上鵲山之首的招搖山,多桂,多金玉。山上生長著一種叫祝餘的草,狀如韭而青華,吃了它可以達到不飢。山上還生長著一種叫迷谷的木,狀如谷而黑理,佩戴著它可以不迷路。山上還產一種狀如禺而白耳,伏著行走像人一樣奔跑的叫 的獸,吃了它可擅長奔跑。鵲山的另一支脈箕尾山的尾則如蹲在東海中一樣,其上多沙石,水從此流出,向南流注於 水,山中多產白玉。從招搖山到箕尾山,共計九十座山,二千九百五十里。這裡的海上仙山,有神奇的國度、奇異的人民與富饒的物產,也有信仰與崇拜。像無腸國、奢比國、大人國、君子國等均寄予了《山海經》對人性善惡的理解與認知,啟示了日後的《鏡花緣》在此基礎上妙筆生花,批判人生與人性。身長而有羽毛的羽民的國度以及可永生的長生國的記載,則寄託了《山海經》時代的人們對飛翔天空的渴望,對長生不老的嚮往。諸如此類的幻想與追求,還蘊涵在諸如刑天舞干鏚、精衛銜木填海、夸父逐日等神奇傳說中。而這些傳說則激發了屈原、陶淵明等人的熱情。在“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無慮,化去不復悔。徒設在昔心,良辰 可待”、“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志。俱至虞淵下,似若無勝負。神力既殊妙,傾河焉足有!餘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後”的歌詠中,陶淵明盡現了《山海經》所蘊藏的意志與毅力,頑強與勇氣。

這裡還記載有帝王世系,各種發明。諸如黃帝的譜系以及發明琴瑟的晏龍、始播百穀的后稷、始作牛耕為“田祖”的叔均、始為巧 號“百巧”的義均,均詳列其中。此外,如陰晴寒暑、日月時令,既是神話,也是一定的科學紀實。“帝令重獻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次”,確定了日月星辰的位序。“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暝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則對晝夜、冬夏、風的成因進行了思考。“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有研究認為記載了太陽黑子活動和北極的極地現象。“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則被認為是記載了極地附近的假日現象。而對地理的探測,也以神話的形式反映了出來。《海外東經》載:“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萬)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中山經》說:“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

所有一切的記載,正如西漢劉歆在《上〈山海經〉表》中所論:“內別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紀其珍寶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昆蟲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之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舉凡天文地理、歷史發展、物產風俗、科學技術、醫學等,無不涉及。

此外,這部奇書,亦正如其所記載的光怪陸離的內容一樣,其本身也頗費解。何人所作,主旨何在,千年來未有定說。至於成於何時,《四庫全書總目》稱:“觀書中夏後啟、周文王及秦漢長沙、象郡、餘 、下雋宿地名,斷不作於三代以上,殆周秦間人所述,而後來好異者又附益之。”

《四庫全書總目》的推論確實精到。周秦這個時期,確乎是誕生《山海經》的溫床。這個時期從擁有孔子所推崇的周禮的泱泱周王朝,到周禮崩周樂壞,周王朝名存實亡,以致學術下移,學派紛呈,有九流十家之多。《山海經》複雜的海內海外見聞,其間的山川道里、動植方物、風土人情、人神世系等,均表現出當時的世間百象。

《山海經》是一部以古代地理為整體結構、記載了距今約八千年至四千年以中國上古圖騰社會珍貴史料為主體的跨洲跨洋的綜合性世界通史著作,集地理志、方物志(礦產、動植物)、民族誌、民俗志於一身,是中華上古經典巫儺史,又是上古百科全書。

《山海經》是一部記錄上古中華民族地理大發現的著作,它記述著遠古以中華為本土為中心的遠涉亞美非歐四洲五大洋的那個時代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它記述著中華民族文明與文化的起源發展,記述中華先祖開拓東南亞、中亞南亞、西亞、東北非、澳洲、美洲的無比艱辛的歷程。

《山海經》又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有圖有文的經典,可惜的是,山海經的古圖,在歷史的煙塵中佚亡不存了。但曾經存在過的山海經古圖,以及與《山海經》同時代的出土文物上的圖畫,開中國有圖有文的敘事傳統的先河。《山海經》記述了近百個古國,它們分別處於母系氏族 社會、父系氏族社會,或採集、或漁獵、或畜牧、或農耕,而以農業、畜牧業或農業兼畜牧業的古國占主導地位。

●《山海經》成書之迷。自古相傳《山海經》的作者是大禹和伯益,大禹是治服水土的一代聖王,伯益是當時的資源大臣。近代多數學者則認為《山海經》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也不是作於一時,其成書年代或謂在春秋戰國時期,或謂在秦漢之際,亦有相信其資料源於帝禹時代者。至於《山海經》的作者更是眾說紛紜,或謂楚人,或謂中原人,或謂“海外人士”。其中“中原人士”之說觀點,一說為周人,一說為齊人,一說為楚人;而“海外人士”則涉及古印度人、埃及人和巴比倫人等等。

《山海經》一書的書名,最早見於司馬遷《史記·大宛傳》:“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也。”這表明司馬遷讀過《山海經》,遺憾的是他沒有讀懂《山海經》“怪物”的內涵為古社會之部落圖騰而“不敢言也”。顯然,在司馬遷之前,《山海經》的書名應當早已有之;而在更早之前,雖然還沒有《山海經》的書名,但是《山海經》的文獻資料應當早就有之。<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後,周王室在繼位問題上發生內亂,周王室庶長子王子朝佔據王城(案:今洛陽)數年,周王室嫡次子王子丐避居澤邑;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際,得到中原諸侯國的響應,晉頃公出兵支持王子丐復位。王子朝遂攜周室典籍包括九鼎在內的大量周王室青銅禮器投奔楚國。在王子朝一行中,既有世襲貴族、王室成員,也有供職於周王室圖書檔案館的官吏和學者,而長期供職於周王室圖書館的大思想家老聃(老子)亦可能同行。至於王子朝一行所攜帶的周室典籍,是極為珍貴的,它們應當包括商代、夏代及更早時代的文獻、文物。 此事被記錄入《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和《史記》等書中。 然而在王子朝奔楚之際,恰逢楚平王死,楚國在繼位問題上也動盪不安。經《山海經》研究專家重構研究:王子朝一行並沒有到達楚國都城,而是滯留在南陽西鄂一帶(今日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以至我國現存史書中,既沒有記載楚國何時何地收到過這些周室典籍,也沒有明確記載這批這批珍貴文獻的下落,這些人類文明史上的無價之寶從此就神秘地失蹤了。王子朝將重要的周室典籍秘藏深山,同時將有關地理物產、民族分佈的地理文獻資料整理彙編成《山海經》一書,因此老子、屈子才可能讀到《山海經》,這應當是《山海經》最早的版本。這就不難理解《莊子》裡面的豐富想象力,應該得益於《山海經》的“荒誕”內容;周穆王因讀《山海經》的地理文獻資料才並萌生了考察西方的念頭,並實施了考察計劃;屈原《天問》等文章中才有大量與《山海經》相同的內容,如《卜居》裡的“僳斯”即《北山經》裡的“竦斯”(案:一種動物)。

重構歷史探索小說《老子隱跡》(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中有如下情節:王子朝在攜典籍奔楚的途中,接受老子的勸告,對外偽稱不慎失火將典籍燒燬以絕人念,暗地裡則化裝成商旅將周室典籍秘藏在墨山和丹崖山的山洞中(在今河南西峽縣境內)。而《皇覽》記有王子朝之墓在南陽西鄂,當地晁姓氏人自稱乃王子朝的後裔;此外,今日河南鎮平縣與內鄉縣之間有地名為晁陂,或者亦因住有王子朝後裔而得名。因此,王子朝秘藏周室典籍的地方也可能在上述地區。

據《左傳·定公五年》記載:“五年春,王人殺子朝於楚。”事件發生在公元前505年,顯然與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關,而王子朝以死拒絕交出典籍,老子也因參與秘藏周室典籍之事,遂辭職隱居直至終老。 又注意到《莊子·天道篇》記有:“孔子西藏書於周室,子路謀曰: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夫子欲藏書,則試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見老聃,而老聃不許。”這似可表明周敬王由於未能從王子朝手中追回周室典籍,故而重新向天下徵集圖書,以重建周王室圖書館。

《莊子》書中認為老子與孔子觀點不同,故而拒絕了孔子的請求。應當承認,老子經歷周王室內亂後,其觀念確實發生了重大變化;不過,老子之所以拒絕充當引薦人乃另有苦衷,其實他已經失去了這種資格,而且也不便公開活動,大約此後不久,老子便西出函谷關,留下五千言《道德經》,從此隱去。

其實,《山海經》是《山海圖》的文字說明,《山海圖》曾被鑄在九鼎上,由於九鼎失蹤《山海圖》亦失傳。此後,《山海圖》或其部分內容可能被重新繪製在楚先王及其公卿的廟堂內及漢宮室的牆壁上。晉代學者郭璞、陶淵明曾見到山海經圖,從其記述可知屬於插圖性質。南朝梁代畫家張僧繇、宋代畫家舒雅先後繪有山海經圖十卷,又均失傳。宋代歐陽修在《讀山海經圖》詩說:“夏鼎象九州,山經有遺載;空濛大荒中,杳靄群山會。炎海積鎬蒸,陰幽異明晦;奔趨各異種,倏忽俄萬態。群論固殊稟,至理寧一概;駭者自雲驚,生兮孰知怪。未能識造化,但爾披圖繪;不有萬物殊,豈知方輿大。”他彷彿沉浸在山川奇特景圖之中。 清代學者吳任臣的《山海經廣注》、汪紱的《山海經存》各繪有數百幅插圖,僅有怪獸人神形象,而無了山川環秀景。

●石破天驚——八千年前開始的世界地理調查和勘測。《山海經》記錄了中華文明在近萬年到前三千年左右開拓近三分之二的地球文明,近八千年就開始了世界地理的調查和勘測。

《山海經·海外東經》:“帝命豎亥步,自東西至於西極,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又《淮南鴻烈·地形訓》:“禹乃使大章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豎亥步自北極至於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一步。”又《詩含神霧》:“天地東西二億三萬三千里,南北二億一千五百里,天地相去(案:地球直徑)一億五萬裡。”

這些記載,明確了一個不容置疑的信史:在中華上古時代,從距今約七八千年至距今四千年的禹帝時代,這個人類有史以來最早的偉大的地理勘察工程一直在進行,這也許就不難解釋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西亞(包括兩河流域)文明和美洲印弟安文明都有著共同的相似,特別是在圖騰崇拜、天文曆法方面。這些古人可能就是從中華本土帶著神聖使命去勘察地球的“天文地理”部落。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著七千年前的古人制的澳大利亞擬人化陶頭像,該頭像象一個正在思考的老伯,故《山海經》中稱澳大利亞為“伯慮國”。陝西省西北大學的文物陳列室裡陳列著五千年前的古人制的南部非洲擬人化地圖,即那個被稱為“陶祖”,又稱為“且形器”的有名小陶器。該陶器高五點九釐米,陶器的輪廓與現代繪製的南非地圖輪廓完全吻合。因該地圖《山海經》稱非洲為“離·耳國”。甘肅省博物館收藏著五千年前的刻著擬人化南美洲地圖頭像的陶瓶,瓶頭刻著一個披著長髮的人頭像,故《山海經》中稱南美洲為“披髮人”。城頭山城市文化群的石家河文化時期(距今約5000年)出土的泥塑動物中,出現的澳洲袋鼠和南極洲的企鵝栩栩如生,而在世界上的其它地區,知道澳洲和南極洲,還是近代的事,這也從一個史實應證了中華先祖的確在上古時代就已認識了澳洲和南極洲,可見這些上古史的真實可信。

古史學家韶華子研考:《東山經》之一部尚在中國本土,《海外東經》、《大荒東經》則在太平洋彼岸之美洲,距今六千年至五千年前夸父族人、少昊族人,顓頊族人等曾大規模遷徙美洲。夸父族集中記載於《西次三經》、(崇吾山)、《中次五經》(夸父山)、《大荒西經》(桃山、於土山)、《大荒北經》(大人國、大澤貝加爾湖、成都載天山、夸父世系、夸父蚩尤聯軍戰黃帝、夸父逐日、槃木千里)、《海外北經》(夸父與日與逐走,博父國、尋木、龜踵國)、《海外東經》(大人國)。

這些記載,說明夸父在六千年前炎黃蚩尤敗後,自太行山、華山敗退河套陰山地區、貝加爾湖地區、庫頁島、察加半島、東北亞、北極區、阿留申群島、阿拉斯加、中美洲、南美洲。夏商周時的於夷、雩夷、誇夷、南北朝時的大漢國(見《梁書》),以及今日的愛斯基摩人、阿留申人、美洲的查文人(chavin),都是夸父族人及其裔民。

細讀經文,詳其文義,可以看出,古中華人對北部與東部的情形了得很具體,敘述明確,而對南方和西方就較為模糊,不大清晰。這說明,古中華人對以黑龍江流域為重心的東北亞地區、北美洲以及東部沿海是熟悉的。

這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是古中華人在最後一個冰河期至距今三千年間,主要是從陸路白令陸橋和北太平洋靠近大陸的島嶼遷徙到東北亞和美洲大陸的;二是必定又有人從美洲返回中華本土,不斷向故上傳遞信息,才得以流傳的。

《大荒東經》和《海外東經》中的黑齒國、鑿齒國,就是墨西哥,墨西卡利,古代黑、墨同音同義。墨西就是墨齒,鑿齒就是沒(音末)齒,指拔除上下門齒,或再飾假牙(俗謂“獠牙”)又稱缺齒、損齒,口含石球磨牙,是東夷鳥崇拜風俗。墨齒或黑齒是嚼食檳榔把牙齒染黑。這都是江蘇大汶口居民的習俗,是中華夷、越、濮人習俗,其裔民臺 灣高山族人和太平洋南島語系的印度尼西亞人,美拉尼西亞人,密克羅尼西亞人、波利尼西亞人,美洲“印第安”人中特別是中南美洲“印第安”人,至今保持這一古老風俗,明示其不忘祖訓。

瑪雅 (Msya)人中修或熙(Ⅺus)家族,就是少吳族族裔,他們是酣布時期美洲瑪雅五大家族之一。《左傳·昭公二十九年》有一段極為重要的記載:少昊氏有四裔叔:重、該、修、熙,重為句芒,該為蓐收,修熙為玄冥,世不失職,遂濟窮桑。四叔是四個氏族,這世濟窮 桑的四族是生活在東夷和東北夷居住區的少昊系族人。重就是顓 頊時代的天文官重黎氏中的重氏(甲骨文金文中“重”是觀測天文的建木儀器),和黎氏合婚就在重下加“犁”,是羲和常羲的後裔。該是農神刑神虎神豬神,執鉞。修熙就是蛇與龜纏繞(合婚)的玄武。修熙在東北亞,重在山東,蓐收(該)在西陲。這四族在中美洲重為句芒,該為水伯天吳和虎君子,修熙為雨師雨師妾。這在《山海經》裡也都有相關記載。

由此看來,少昊人到美洲後,與中華本土 持著頻繁的聯繫——“世濟窮桑”——主要靠的是少吳氏四叔及其裔子。他們不但有來往,而且互相幫助,互相接濟,而且“世不失 職”。因此才有《山海經》中關於美洲少昊羲和國、山川、風貌、礦產、習俗、祭祀等等的詳實準確記載,消息是實地考察的實錄。美洲少昊羲和國在中美洲墨西哥西部的加利福尼島北端和墨西哥羲華華州(CHIHUAHlJA,譯作“奇瓦瓦”,有洲、市、村,共17個地國地區,清末墨西哥給清政府的官方文書中譯作“中華華”。
《海外經》與《大荒經》,所記內容差不多,而以《大荒經》更古老原始,《海外經》可能是據《大荒經》古本整理的,或者是於上古史事的兩種不同的本子。

山經與海經、大荒經的區別是:《山經》側重山川礦產、奇珍瑰寶;《海經》、《荒經》側重國風異事、風土人情。《海內經》所載是以華夏族為體的中華人種的聚居區,是中華民族主體的生活區,也可看著是“王族”聚居區,所謂“四海之內,莫非王土”,《海內經》的本意大約是這個意思。《海外經》和《大荒經》,便是中華民族的分支的生活區,因遠離民族主體的聚居地,故稱海外,因同祖同源,故海內海外而稱之,因這些地區大都荒無人煙,地廣人稀,屬於新開闢的地區,故以“大荒”稱之。這些到美洲、東南亞澳洲、印度半島、東北非西亞開拓建國的中華支族便成為“屬族”,古稱之為“方國”,所謂“率土之賓,莫非王臣”。因此,不論山經、海內海外經、大荒經,所記述的均是古中華民族的祖先生活、括動的區域。

在邊遠地區可能有些土著人,經中也有記述,但在高度發達的中華文明面前,他們有些逐漸被同化丁,融合到中華民族裡了。

從幾大文明古國誕生時間、文明的內核看,大體在七到六千年間中華先祖一支從雲貴高原南下進入中南半鳥進而東北非,一支從中亞越大漠進入西亞,這兩線產生了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古亞述等文明。去美洲的則通過白令陸橋和大陸架及海中島嶼遷徙;或在海水上漲回潮後,沿北太平洋 黑潮洋流和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洋流遠渡重洋,產生了光輝燦爛的美洲印弟安文明。這些古文明都有一個根,就是上古中華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