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的時候,楚國爲什麼沒有去抄秦國的後路?

桑太太

很多人讀過這段歷史的人都會問這個問題,長平之戰的時候,楚國為什麼不趁著秦國兵力空虛,向其出兵。我們知道若是在秦趙在長平打得難分難解的時候,楚國如果舉國出兵,進軍秦國,即使不讓秦國滅亡,也足以讓秦國元氣大傷。其中好處對楚國簡直是不言而喻。可當時的情況是,楚國絲毫沒有這個意思。

長平之戰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當時趙國替被秦國欺負的小國韓國出頭,結果趙國老大哥一馬當先向秦國興師問罪的時候,韓國卻調轉矛頭跟在了強秦的屁股後邊打趙國。秦國在長平之時主要害怕的一個是魏國另一個就是楚國。秦國在楚國的邊界一直都保有頗強的軍事力量,為的就是防止楚國鑽了空子。而秦國防備魏與楚,也很大程度上是憑藉著韓國對這兩國制約。

在長平之戰以前,各國經歷了幾百年的混戰,從春秋諸侯並立打到了戰國只剩七雄。秦國曆史上不過是個貧弱的小國,至孝公啟用商鞅開始變法慢慢強大起來。而趙國經過武靈王胡服騎射且與匈奴作戰經驗豐富,軍事實力與秦國不分伯仲。

趙國對於長平之戰立場並不堅定,始終還有著和談的幻想。戰事打打停停,打打談談。這就讓諸國錯誤的認為,長平之戰不會太過於激烈,可能最終雙方能夠和談成功。所以各國沒有太多的準備。

長平之戰秦軍主將是人屠白起,白起當年攻破楚國都城郢都使這個名字成為楚軍將士最大的恐懼。同時楚國統治階級集體昏庸,只抱著岸觀火的心態,等著“撿人頭”,絲毫不知道弱國應連合抵抗強國的道理。

其次,楚國確實被打怕了,國家的上下文武都瀰漫著對秦軍的恐懼。直到長平之後,身為重臣的春申君才意識到秦的可怕,推動了楚魏練手支援邯鄲。

秦軍主力大軍在上黨地區,但是為了防備楚國,還是在武關備有一支秦軍,數量雖不多,但極具威懾力。另外列國集體性缺乏縱橫家,退一步講,即使只在是秦趙戰爭進入白熱化的階段,以楚之力,傾力一擊於秦,秦國也必然遭受巨大的損失。然楚國必須考慮攻打秦國之後國力受損,其他諸國趁虛而入的後果。當時又沒有犀首或者蘇秦這樣的人物說服諸國。而此時的關東諸國確實又各存心思。

保衛邯鄲之後楚魏趙能夠聯手,已經是實屬難得,想讓這些國家完全統一戰線幾乎不可能。所以楚國即使長平之時秦國空虛也不敢出兵秦國。


靜說歷史

大家,我是一名喜愛閱讀歷史的學者,以下是我的觀點,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關注。

在長平之戰前,各國經歷了幾百年的征戰,奠定七國並存的局面,而在這七國當中,當屬秦國和趙國實力最強。秦國原本只是西邊一個貧困小國,秦人的祖先靠牧馬為生,一直被山東列國瞧不起,直到秦孝公重用商鞅進行變法,這才一步步脫離了貧困,逐步強大。而趙國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軍又經常和匈奴作戰,可以說趙軍的戰鬥力和秦軍不相上下。


公元前262年,秦趙因為韓國的上黨郡再次發生戰爭,雙方在長平僵持三年,這就是著名的長平之戰。關於長平之戰,楚國為什麼不抄秦國後路,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楚國畏懼秦國

秦國乃虎狼之國,秦軍乃虎狼之師,天底下沒有一個國家不畏懼。每個國家都爭先恐後的拿土地賄賂秦國,避免與秦國交惡。若楚國這時候出兵切斷秦國後路,日後必遭秦國報復,這是楚國害怕的結果。再者,長平之戰秦軍主將是戰神白起,白起是何許人也,當年攻破楚國都城郢都的人就是白起,白起這個名字是楚軍將士最大的恐懼。

二、楚國想坐收漁翁之利

秦趙是當時實力最強的軍事集團,他們之間相互爭鬥,也是楚國願意看到的局面。讓他們兩國互相消耗,楚國也可以減小威脅。長平之戰對於楚國而言,無論哪國勝利對他們都有利。如果兩國分出勝負,楚國可以趁機撈戰敗國一筆,如果不分勝負,也可以減小他們的實力。

三、秦國早有防備,楚國就算有心也無力

長平之戰,兩國都是拼盡全力。秦軍投入兵力多達六十萬,趙軍也有四十萬左右,若是楚國全盛時期,尚可參與一搏,可如今楚國衰敗,國力早不如前,去了恐怕也是於事無補,況且秦國對他們也是早有防備。


唐人聊歷史

長平之戰時,東方其它五國都在坐山觀虎鬥,誰贏了就幫誰,然後一起瓜分戰敗國。東方六國雖然畏懼秦國,但是更想火中取栗,他們彼此之間並不是團結如一塊鋼板,只是抱團取暖,相互合作又彼此競爭。

六國畏秦如虎,長平之戰雖然是大戰,但是前三年都是相互對持,秦趙兩國彼此實力俱在!誰敢偷襲秦國,那麼秦國的六十萬大軍分出一部分來就可以把偷襲之國打殘,因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沒有那個國家敢於偷襲秦國。

長平之戰的原因是趙國想得到韓國已經獻給秦國的上黨之地。也就是說韓國中央政府已經把上黨之地給了秦國,但是上黨地方政府卻把上黨給了趙國。趙國為了統一天下,增強實力,於是主動接納了上黨,因此秦國與趙國之間爆發了戰爭。

此戰理虧在趙國,所以各國沒有理由向秦國開戰,當然也沒有實力向秦國開戰。

秦軍主力大軍雖然在上黨地區,但是為了防備楚國進攻,還是在武關備有一支秦軍,數量雖不多,但是足以威懾楚國!白起曾以3萬秦軍偷襲楚國,把楚國的國都都攻佔了,更是一把火燒了楚國王陵,因此楚國十分的懼怕秦軍,不敢主動招惹!

至於燕國與齊國,此二國一則離秦國太遠,二則兩國皆衰,無實力攻秦。最主要的是的秦軍曾幫助過燕國滅齊,因此燕國當時還不能出兵伐秦,因為沒有理由,也沒有實力。至於齊國,剛剛復國成功,對於中原其它五國是恨之入骨,與秦交好不與五國同盟是當時齊國的大政方針,因此齊國更不會出兵伐秦了。


大秦鐵鷹劍士

其一,趙國抵抗的態度不明確,對長平之戰還存在和談的幻想。對戰事打打停停,打打談談。這就給了列國一個錯誤信號,認為長平之戰不會太過激烈,可能最終雙方會和談成功。所以各國來不及反應。

第二,當時各國也是心懷鬼胎,大有二虎相爭,一虎死一虎傷,而後再出擊坐收漁人之利。瓜分戰敗國的打算。這確實是真的,當長平之戰趙國失敗後,燕國真的晨趙國男子死絕,幼童未長之際對趙國發動戰爭。還是廉頗帶著趙國最後一點兒骨血打的燕國割城求和。

第三,在長平之戰前。楚國和秦國打了一場鄢郢之戰。也是白起打的,楚國大敗,死傷無數,連先代國君都陵墓社稷都被毀了。所以楚國確實也是有心無力,被秦國打怕了。但是我覺得楚國應該是被打怕了,可能防守有餘,進去不足吧。因為後來長平失敗,趙國的平原君就跑到楚國去求援,還是毛遂自薦才說動了楚王發兵救援邯鄲。

所以,因為趙國的抵抗不明確,讓楚國做出了錯誤判斷,認為秦趙可能會和談,打不下去。而自身也因為鄢郢之戰而元氣大傷。也打著瓜分戰敗國的想法,等著坐收漁利。


渭郃

這個問題也算千古謎團了。其實,在秦趙在長平打得最慘烈的時候,楚國如果傾其所有,是完全有機會趁火打劫的,即使打不殘秦國,肯定也會讓秦半死。實際上,當時的秦並非沒有擔心這個問題。在和趙國苦戰的時候,秦重點防備的兩個國家。一個是魏國一個就是楚國,秦楚邊界從始至終都保持想當的軍事力量。另外一個很搞笑的是,秦趙激戰長平是因為韓國而起。韓國是被秦國欺負的一方。可當趙國衝上去的時候,韓國反而成為秦國的小跟班。秦國防備魏楚,一步重要的棋就是韓國對這兩個國家的制約。也許,這正是楚國忌憚而不敢動手的原因之一。

但是,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楚國統治集團集體的昏庸軟弱,首先缺乏戰略眼光,有一種隔岸觀火的心態,等著秦趙兩敗俱傷,沒意識到當時列國互相制衡的重要性。其次,楚國也好魏國也罷,確實被打怕了,整個楚國從上至下從文臣到武將都瀰漫著對秦的恐懼。直到長平之後,身為重臣的黃歇才意識到秦的可怕,推動了楚魏練手支援邯鄲。


阿浪sir

現在看來確實挺難想象的,但是我們把當時幾個國家的相對態勢復原一下,大約就能分析出為什麼楚國沒有動手。

第一,不敢打。眾所周知,齊秦互盟,秦王與齊王約定待秦平定天下後共分天下。此時的楚國,可不敢貿然對秦興兵,因為韓魏兩國已經淪為秦的馬仔,齊國和秦國還是結盟的,更要命的是楚國和齊國在淮泗一線交戰多年也積怨已久。此時楚國要對秦宣戰就有可能面臨齊國偷襲的危險。

第二,打不過。秦東出以來對楚國的戰爭中佔盡了便宜,經過多年的戰爭和割地換地,秦國事實上已經將秦楚交界的戰略要地全部拿到手裡,到時候楚國來犯大軍要面對秦軍堅城要塞。楚國雖大,但太弱了。東戰於秦,西困於齊,連年交戰,兵疲將怠,拿什麼跟秦國打。

第三,沒法打。秦楚兩國世代通婚,是有婚盟在的。此時楚國興兵,完全沒有藉口啊。再說,楚與三晉之間是世仇。三晉視楚為蠻邦,楚視三晉為孩童,楚國也沒有理由出兵解趙國的困啊


軍事歷史小能手

楚國最強盛的時期已過

楚國在戰國時期最強盛的時期是楚悼王變法之後至楚威王時期左右,長平之戰時期的楚國早已沒有了之前那麼強盛了,往前推一段時間楚國還被秦軍攻入了國都,屈原就是因聞此訊跳的江。

所以長平之戰時期的楚國還是恢復期,這時候的楚國哪敢去抄秦國的後路,萬一秦國與趙國言和打楚國也不是不可能。


抄趙國後路等於自己找死

如果有人在這時候去抄戰國後路,無疑就是在為秦國幫忙,為自己挖墳。因為這就是加速趙國的衰落甚至滅亡的事情,而且還可以使得秦國損失減少,那麼可以更快的攻打其他國家了。


都想收漁翁之利

這時候的秦趙兩國是當時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其他的國家巴不得他們硬碰硬。因為其他這些國家喜歡看到的是兩敗俱傷,如果去幫忙一方就看不到這個結果了,說不定還要傷及自己。



都喜歡幫助實力差不多的

長平之戰的這時候基本上處於戰國末期了,其他五國實力相對秦趙差距很大,長平之戰後趙國開始衰落,秦軍再攻打趙國都城邯鄲的時候就有國家來連趙抗秦了,畢竟都喜歡去幫助實力差不多是的,幫助強國在那個爾虞我詐的年代只會是引狼入室。



所以綜合的因素就使得其他國家在一旁看著,等著結果再進行下一步行動,才是他們暫時保身的結果。


淡看天上月

長平之戰,秦趙兩國三年鏖兵,長期對峙。假如東方六國能夠認清形勢,一起合縱抗秦,秦國可能根本承受不了。尤其是楚國,作為昔日的強國,多次受到秦國攻打和侮辱,怎麼會無動於衷呢?下面我們取幾個重點分析一下。


  1. 秦國的戰略防禦。秦國與趙國展開長平之戰時,也擔心過楚國和魏國會趁虛而入,於是在秦楚、秦魏兩國邊境都駐紮了軍隊,以防萬一。
  2. 楚國的政治形式。當時的楚國採取士族分治,王室外強中乾。士族沒有長遠考慮,只圖眼前利益,也無法形成一股合力。
  3. 虎狼秦國讓天下諸侯人人自危。秦國日益強大,接連打趴魏韓等國,楚國經過藍田之戰、鄢郢之戰等戰役,已經被打怕了,不敢再輕舉妄動,而且這時候楚國政治中心已經遠離秦國,也看得出楚國是屬於守勢的,或者是觀望的。
  4. 人才凋零,缺乏有戰略眼光的人。這時候,楚國集團能有一個像蘇秦張儀這樣有戰略眼光的人,絕不會袖手旁觀。

其實長平之戰時,楚國是有機會參戰的,但是推動力在趙國,其實這也是最好的推動力。趙國是強國,是長平之戰的參與國,趙國初敗時,虞卿曾勸說趙孝成王活動楚魏等國合縱抗秦,但是,趙孝成王採納了樓昌和秦國議和的建議,秦國便以此做文章,各國都認為趙國無法戰勝秦國,所以最好的機會就失去了!


史徒行者

簡單來說,就是坐山觀虎鬥。假如真如你說,楚國不管不顧傾全力進攻秦國,那麼秦國明顯會放棄爭奪上黨,退讓求和,掉頭對付楚國,同理趙國也會如此。這麼一來,相當於替別人擋槍了。所以在雙方結果出來前,沒誰會去打斷他們的角鬥,而是在結果出來後對敗者下手。

這是一種機會主義的食腐者策略。事實上,燕國確實在五年後趁著趙國壯年死了很多孩子還沒長大時候來進攻了,只是沒打過:

自邯鄲圍解五年,而燕用慄腹之謀,曰“趙壯者盡於長平,其孤未壯”,舉兵擊趙。趙使廉頗將,擊,大破燕軍於鄗,殺慄腹,遂圍燕。燕割五城請和,乃聽之

。趙以尉文封廉頗為信平君,為假相國。


尋常味

1、秦趙和談

當時秦趙在和談,各國都不知道什麼結果,如果貿然攻擊秦國,最後秦趙和談成功,秦國豈不是要瘋狂報復。

2、秦國外交恐嚇。

當時雖然秦趙在和談,但是趙國外交上也在聯繫魏、韓、楚攻秦,尤其是楚國一直想拿回鄢郢舊都,甚至當時信陵君和春申君以集結魏韓楚聯軍,準備攻秦,為什麼後來沒有攻秦呢?秦國知道魏韓楚最害怕的人是誰戰神白起,鄢郢之戰楚國被斬殺10萬,伊闕之戰魏韓被斬殺24萬,華陽之戰斬首魏趙聯軍15萬,可以說白起就是他們的噩夢。也正是因為此,秦國利用三國害怕白起的心理在外交上利用白起對三國進行恐嚇,導致三國不敢輕舉妄動,直到白起圍住40萬趙軍時各諸侯才知道,此時為時晚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