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衛最小兒子77歲回國祭拜,看到父母跪像後,含淚說出十個字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曾經的汪精衛本也是一位不惜以死報國的有志青年,之後卻被戰爭磨滅了志氣淪為大漢奸,從刺殺封建朝廷攝政王到與日本議和淪為漢奸,本該流芳百世卻落得遺臭萬年,就連他最小的兒子晚年回國祭拜看到的卻是父母的跪像,而自己被冠以漢奸的後代更是唏噓不已。


汪精卫最小儿子77岁回国祭拜,看到父母跪像后,含泪说出十个字​汪精衛本命汪兆銘,取精衛為名以示自己填海報國之決心,曾孤身潛入北京,意圖刺殺滿清攝政王載灃,作為一名曾經的革命志士,汪精衛不惜以生命的代價反抗清王朝的腐朽統治,甚至在獄中寫了了“引導成一快,不負少年頭”這樣慷鏘有力的詩句。辛亥革命勝利之後汪精衛又婉拒高官厚祿遠赴法國求學,作為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汪精衛不是貪生怕死之徒,也不貪圖榮華富貴,一生只有一位妻子,民國八大丑女之一的陳璧君。

汪精卫最小儿子77岁回国祭拜,看到父母跪像后,含泪说出十个字​前半生的汪精衛足以用青年才俊四個字來形容,貼身跟隨孫中山多年,更是孫文遺囑的執筆人,如果不是有身負北伐戰功的蔣介石也許汪精衛才是國民政府的一把手,不過我們也應該慶幸,汪精衛自始至終都沒能夠在國民政府內獨攬大權,以至於後來另立南京偽政府和重慶分庭抗禮,經歷了東北華北的連連戰敗,就連首都南京也落入敵手。

汪精卫最小儿子77岁回国祭拜,看到父母跪像后,含泪说出十个字​曾經不惜生命也要革命的汪精衛已經失去了鬥志,認為戰則必亡然後說出了曲線救國的荒唐主張,同日本議和並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替日本侵略者治理被攻佔的淪陷地區,儘管至死汪精衛夫婦二人都不承認自己的漢奸行為,但其所作所為儼然是叛國無疑,汪精衛和陳璧君一生育有兩兒三女,其中次子汪文悌在他77歲時曾回到大陸祭拜。
汪精卫最小儿子77岁回国祭拜,看到父母跪像后,含泪说出十个字​看見父母如同罪臣秦檜一樣被鑄成跪像為人唾棄,父母於己有養育之恩,可父母於國有投敵大罪,此時此景汪文悌只含淚說了十個字,“做了錯事就應該受懲罰”,一句話引人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