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統治俄羅斯二百多年,但現在的俄羅斯人卻看不出有蒙古人的血統,是怎麼回事?

手機用戶55707287772

(有蒙古血統的列寧)

而人口占據絕對主導的俄羅斯西歐部分,曾經在13到15世紀被蒙古佔領過,兩百多年的韃靼封鎖對俄羅斯的影響是深遠的。

雖然當時也僅僅有幾萬蒙古人入侵莫斯科,但當時蒙古人和俄羅斯貴族通婚頻繁,與包括92個大公,63個公侯伯爵,還有300多個地方上的大貴族家庭與蒙古人通婚,加上長達兩百多年的統治,蒙古對俄羅斯的血統還是有影響的,只是又經過六七百年的歷史發展,俄羅斯人的代際相傳,讓蒙古血統的影響逐漸淡化罷了。但蒙古精神對俄羅斯的影響是深遠的,在蒙古入侵之前的俄羅斯是安分守己的,而蒙古入侵這兩百多年,讓俄羅斯生長出霸氣和狼性來。

你怎麼看待俄羅斯人?你認為俄羅斯人目前的兇悍霸氣的性格來自哪裡?歡迎在留言分享評論。


老李有刀

日本著名史學家宮脇淳子曾有一個挺驚世駭俗的觀點,她稱:“現在俄羅斯,其實質就是蒙古第三帝國”。

由於日本一貫對俄羅斯抱有比對中國更強的敵意,故其觀點暫且按下不表。但是今天的俄羅斯人,還真的與蒙古人有血緣關係,根據俄羅斯歷史學者CharlesJ.Halperin所著金帳汗國統治下的俄羅斯歷史書籍《俄羅斯與蒙古·中世紀蒙古帝國對俄羅斯的衝擊》一書稱:

過去的俄羅斯史學界通常把蒙古人統治的兩個多世紀稱為“韃靼枷鎖”,但對這一時期的看法卻不盡相同。其中有些人對蒙古的統治持全盤否定態度,他們認為 “蒙古的統治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具悲劇性的一頁,使俄羅斯脫離了歐洲大家庭”。但是也有許多人看法不同,如18—19世紀的歷史學家卡拉姆津,就主張“莫斯科的強大應該歸功於蒙古”。在當代學者中,以古米廖夫為代表,認為所謂的“韃靼枷鎖”並不存在。相反,“俄羅斯與蒙古的結合,使俄羅斯在與西方的爭鬥中,立於不敗之地”。


蒙古人來到俄羅斯前,俄羅斯的中心在基輔(今烏克蘭首都),蒙古人來到俄羅斯後摧毀了基輔,並一手扶植起莫斯科,把莫斯科打造成俄羅斯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中心,而現在的俄羅斯,正是莫斯科的延伸。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形成有明顯的當年蒙古的因素。1920年代,俄羅斯的歐亞主義就說:“俄羅斯與西方不相干,與斯拉夫 (Slavdom)也無關。”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學生認為俄羅斯的統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勞。另一位歐亞主義哲學家特魯別茨科伊在他的經典著作《論俄羅斯文化中的圖蘭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謝蒙古統治,俄羅斯政府制度也是蒙古式的。從本質上說,俄羅斯是一個東正教蒙古國家。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響, 有大量蒙古語借字、郵政、稅收、服飾也受蒙古影響,軍法制度也是從蒙古學的。”

蒙古的喀山汗國、阿斯特拉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克里米亞汗國、諾蓋汗國、藍帳汗國、白帳汗國的蒙古貴族們後來供職於俄羅斯公國,成為很多大公、王公貴族的姓氏起源。俄羅斯曾有蒙古血緣的大公92個,50個王,13個公侯、300多個貴族姓氏。俄羅斯政治上的中央集權、經濟上的農奴制度、軍事上的擴張好戰、宗教上 的服從世俗等等,都是傳承自蒙古的道統。這些東西至今仍在俄羅斯發生作用。

因此,說現今的俄羅斯長得不像蒙古人,這個觀點還是別說得太早,根據以上記載,他們是有血緣關係的。如下列幾張照片。

前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

當然,你可以說答主選 的這幾張照片的主角都是父母有一方是蒙古人,比如謝爾蓋·紹伊古,他的父親是蒙古人,母親是圖瓦人。

這等於就是純的蒙古血統,因為圖瓦人也是蒙古人的一個分支(就是曾屬我國的唐努烏梁海),可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否認,自原來的俄羅斯人的母國基輔羅斯被金帳汗國滅了後,俄羅斯人便一直在和蒙古人融合(此例子不能適用於華夏族與“夷狄”,因為雙方的人口數量根本不是一個等級,而斯拉夫族與蒙古族則旗鼓相當)。

俄羅斯有句諺語:“如果深究俄羅斯人,就會出現韃靼蒙古人:



而且,比較“正統”的俄羅斯人長相,也不像歐洲人,其人體結構具有明顯的歐、亞共同的特徵。


寬額頭、大鼻子、並不輕易深陷的眼眶和眉毛,都不像歐洲的歐羅巴人特徵。

當然,人體結構學已經隨著分子人類學的誕生而漸漸有“偽科學”的趨向,不過這並不妨礙有相當一部分俄羅斯人具有蒙古人血統的歷史依據。

據統計,俄羅斯沙皇家族中有蒙古血統的皇帝二位:鮑里斯、費多爾戈杜諾夫。

有蒙古血統的皇后有六位:所羅門尼婭·薩布洛娃;葉連娜·格林斯卡娃(伊凡四世的母親,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深受第一沙皇彼得大帝寵愛。);伊琳娜·戈杜諾娃;納塔利婭·納雷什金娜;馬爾法·阿普拉克希娜;葉夫多基婭·薩布羅娃。

有蒙古血統的著名將領有六位:尤里·梅謝爾斯基,安德烈·謝爾基佐夫,葉爾莫洛夫·多赫圖洛夫,馬秋什金·莫爾德維諾夫,葉潘欽·比裡列夫,日林斯基·謝爾巴切夫等。

有蒙古韃靼血統的科學家有四位:門捷列夫,梅奇尼科夫,巴甫洛夫,季米里亞澤夫等。

有蒙古韃靼血統的歷史學家有四位:坎捷米爾、卡拉姆津以及極地學家切柳斯金、奇里科夫等。

有蒙古血統的文學家有三位: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

有蒙古血統的舞蹈家有:烏蘭諾娃;安娜-巴浦洛娃(略)。

總而言之,俄羅斯人的基因應該不是高度單一的。


無風即風

說現在的俄羅斯人看不出蒙古人的血統,這樣的話是不準確的。咱們只需要看看蒙古人統治俄羅斯人前,和統治俄羅斯人後是什麼樣子,就明白了。

在蒙古人進攻俄羅斯之前,俄羅斯主要有三大公國:也烈贊公國、弗拉基米爾公國、諾夫哥羅德公國。

(俄羅斯的公國)

雖然名字叫大公國,其實就主要是一些城邦,一座主要的城市,周圍被一些小城和鄉村四處環抱,國家的規模都不是很大。而且,這些公國互相之間並不團結,械鬥不斷。我之所以說械鬥,而不是說戰爭,就是因為其規模不大,還算不上大型的戰爭。另外,這些國家追求統一和對外征戰的意識並不強烈,國民性上,屬於比較安分守己的一類,霸氣和狼性不足。

咱們再來看蒙古人征服三大公國的過程。

蒙古人對俄羅斯三大公國的征服,是蒙古人第二次西征的主要目的。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也叫長子西征,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擴張土地,給那些需要到外地成家立業的長子們增加地盤。這次西征的首領是拔都。

當拔都帶著大軍抵達也烈贊城的時候,也烈贊城的人,除了在守城上做準備以外,完全沒有其他戰術安排,沒有主動迎擊蒙古軍,沒有調虎離山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這些,這也說明了他們在戰爭上思想保守,膽小懦弱和窮於應付。結果,儘管他們在守城上費盡心機,用燒開水燙蒙古人的方式等,但最終還是孤城難救。

(俄羅斯的軍隊)

當也烈贊被圍困的時候,另一個公國弗拉基米爾,本來應該在這時候積極聲援也烈讚的,而且也烈贊也派出使者求救。可是,因為弗拉基米爾與也烈贊有仇,因此他們坐視不管,不願出手相救,結果等著也烈贊被蒙古人攻破。

而也烈贊被攻破後,蒙古人並沒有感激弗拉基米爾人,而是立刻就把兵鋒對準了他們。這時候,弗拉基米爾的統治者,尤里二世大公,謊稱要去找救援之人,丟下全城百姓,自己逃跑。結果他跑到一個偏僻的鄉下躲了起來,最後還是被蒙古人找到殺死。

第三個帝國諾夫哥羅德公國,蒙古人去進攻的時候,剛好遇上解凍,所以地上到處泥濘一片,蒙古軍隊都不願前往,連拔都也沒去,去的蒙古軍隊非常少,但是,諾夫哥羅德公國人依然嚇得不行,立刻開城投降。

(俄羅斯帝國龐大的版圖)

由此可見,在蒙古人入侵之前,俄羅斯人保守,安分,有些勾心鬥角又膽小怕事。但是,當蒙古人統治俄羅斯兩百年後,發生了什麼呢?很快,沙皇俄國崛起,俄羅斯帝國崛起,四處征戰,四處爭霸。這種到世界上爭霸,還不僅僅是俄羅斯帝國時期,連前蘇聯也是這樣,直到今天的俄羅斯,還在世界各地尋找存在感。

從這一點,或許大家就已經明白了,俄羅斯人的身上有沒有蒙古人的血統。


張生全精彩歷史

俄羅斯有很多民族,1.4億的人口,有100多個民族。不要覺得這100多個民族多,這也是俄羅斯人偷懶,在莫斯科的辦公室根據報告就定下來民族名稱,很多都鬧了大烏龍,如把兩個勢同水火的群體劃分成一個民族了。在俄羅斯的電影裡,有很多俄羅斯人長著一副東方人的面孔,這是因為俄羅斯有很多韃靼人等東方民族。

所以,如果說現在的俄羅斯人看不出有蒙古人的血統,說的只能是佔俄羅斯總人口75%的俄羅斯族人。那麼,即使是俄羅斯族人,他們就有資格說這樣的話嗎?

吃水不忘挖井人。俄羅斯民族秉性由被動保守轉變為主動粗獷的關鍵轉折就是由於繼承了蒙古人的精神遺產。不然,很難想象,一個在歷史上大多數時間被欺凌的對象突然間像是脫胎換骨,性情大變。

雖然俄羅斯人一直否認有蒙古人的混血,但俄羅斯的狡辯並沒有影響到其他國家對俄羅斯人的看法。白俄羅斯就認為自己是正宗的斯拉夫人,為此在國號上一點也不避諱俄羅斯,加上了“純正”的字眼。

馬克思說:“莫斯科的興盛是由於韃靼枷鎖,而現在的俄羅斯,就是莫斯科的延伸。”俄羅斯諺語 說:“如果深究俄羅斯人,就會出現韃靼(蒙古)人。”德邁斯特也說過:“抓傷一個俄羅斯人,就等於抓傷一個韃靼人。”以至於形成了這樣的觀點:俄羅斯人是西方的東方人,是東方的西方人。

所以,俄羅斯人身上看不出蒙古人的血統,怎麼可能呢?

沙皇家族有蒙古血統,伊凡四世的母親椰列娜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一直到彼得大帝臉上還有明顯的蒙古特徵,列寧有卡爾梅蒙古血統。這些都是有據可查的。


當年拔都領兵西征,摧枯拉朽一樣,橫掃了羅斯各國。俄羅斯很多城市都命名為“格勒”。"格勒"一詞是蒙古語"гэр",意為“老營” 。

莫斯科和克里姆林都是蒙古人的傑作,蒙古人統治之前的俄羅斯中心在基輔,當時的莫斯科只是一片田野和森林。

在蒙古的統治下,莫斯科漸漸掌握了它在俄羅斯的地位及財力,成為俄羅斯的新興勢力,克里姆林也隨之擴張,成為俄羅斯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的中心。“克里姆林”的字源 來自蒙古語,意為“要塞”。“烏克蘭”一詞也是由蒙古語而來,意指“邊境”。

由於當時斯拉夫人保守被動的民族秉性,蒙古人並沒有費多少力氣就征服了羅斯諸公國。隨後,蒙古人遷4000餘帳到南俄草原,成為當地的統治者。

為了儘可能擴大統治基礎,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蒙古人採取了通婚的策略,上層的蒙古王公與羅斯各公國的高層人物實行了大面積的通婚。這種通婚持續了200多年,造成的結果是俄羅斯的上層人物幾乎都擁有了蒙古血統。

至於俄羅斯底層民眾,反而沒有太多的混血。畢竟遷到南俄的只有4000帳蒙古人,即使他們有更多的生育資源,畢竟人數太少,也不會造成血統的大融合。

所以,對於整個俄羅斯來說,也許不全部是蒙古族的後代,不過比起血脈遺傳這種東西來說,文化基因的潛移默化才是最重要的。如今的俄羅斯一改斯拉夫人的保守本色,變得粗獷豪放,同時還繼承了蒙古人的政治制度、稅收制度、海關制度、軍事制度。

在這個意義上,俄羅斯族與蒙古族已經難分彼此了,蒙古族即使消亡了,他們通過精神的教化在俄羅斯族得到了延續。

那麼,俄羅斯族人所謂的血統論,還有那麼重要嗎?


而知而行

13世紀開始,蒙古人就像一場紅色的血禍般從蒙古高原向歐亞大陸的各個民族、國家發起了血腥慘烈的戰爭。

當時的蒙古人只有寥寥二十多萬人,但是他們憑藉著無與倫比的屠城戰術、極快的馬匹速度以及非常強大的戰鬥力締造了一個古代史中最龐大的遊牧帝國。


古代俄羅斯就是被蒙古帝國攻略下的一個龐大地區,蒙古人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會將自己的最重要財產留給自己最小的孩子,已經成年、有能力的長子就會讓他們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去打天下,就這樣,在成吉思汗的指派下蒙古帝國的長子西征開始了。

被成吉思汗兒子侵略佔領的俄羅斯地區

成吉思汗的一名兒子就在這場長子西征中橫掃了整個俄羅斯,蒙古人的士兵雖然不多,但是他們個體及群體配合戰鬥力非常強,他們在佔領下一個地方後就會用當地的居民去充當炮灰,在他們的脅迫下這些當地的居民就會成為為他們戰鬥的主力,為他們征戰整個歐亞大陸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佔領下俄羅斯地區後,留在俄羅斯的蒙古人非常少,只有數萬人,雖說只有數萬蒙古人,但這個人數在人數寥寥無幾的蒙古民族中實際上已經佔據了很大的一個比例。

當時蒙古人正是一個大擴張的時期,不僅要佔領俄羅斯,還要往中東、歐洲方向打,還有當時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宋朝也是一塊最難啃的骨頭,所以很多時候僅僅20多萬的蒙古人是完全不夠用的,在這個時候充當他們輔助戰力的就是我們以上所說的本地炮灰了。


俄羅斯的欽察汗國據俄羅斯人的關係

寒冷而廣闊的西伯利亞地區當時存活著許許多多分裂的政權,在蒙古人鐵血暴力的手段下俄羅斯才出現了初步意義上的統一,當時整個俄羅斯地區最高的行政機關是蒙古人建立的欽察汗國,很多時候我們習慣將它稱為金帳汗國。

欽察汗國的存在就有點類似於我們西周時期的周王朝了,名義上是整個俄羅斯的共主,但實際上,真正由他們管轄的地方只有一塊小小的地方,其他的各個地方仍然由以前的政權或者蒙古人委派的地方總督管理。

在蒙古人的規定中,俄羅斯的各個民族只要按時向蒙古人繳納金錢糧草供奉,那他們就不會插手任何事務,可以說得上是清閒無比。

蒙古人沒能改變俄羅斯人血統的原因

至於我們問題中所說到的,蒙古人佔領了俄羅斯200多年,但是如今在俄羅斯民族的身上卻看不到絲毫蒙古人血統的原因,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在俄羅斯的蒙古人實在是太過於稀少了。

僅僅數萬的蒙古人人數還不如我們現代的一個小鎮人口呢,這些人無論在俄羅斯地區如何姦淫搶掠,他們實際上在真正的民族基因上是改變不了太多的。

俄羅斯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地區,其中生活的民族繁盛龐雜,雖然蒙古人被西方人稱為上帝之鞭,他們也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展開了種族大屠殺,死在他們手中的人數以億計,但這僅僅只是相對於屠殺而言,真讓他們去改變一個民族的血統是根本不可能的。

蒙古人對俄羅斯人精神上的改變

當然除了血統之外,蒙古人卻在另一個地方影響了俄羅斯人,那就是蒙古人的精神。

蒙古人精神上的殘暴因子在後來完美地被俄羅斯人繼承了,如果說是在現代繼承了蒙古人精神的人是誰?我覺得非俄羅斯的戰鬥民族莫屬。

原本的俄羅斯人是祥合、不願征戰的安分民族,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在蒙古人侵略佔領俄羅斯之後,他們開始變得殘暴、喜好征戰了起來,在蒙古人精神的影響下,俄羅斯人完成了他們自古以來未有的自我統一大業,並對周邊地區進行了侵略征戰。

被清朝改變了精神的蒙古人

而蒙古人又發生了什麼呢?歐亞大陸各地的蒙古人因為安於享樂,紛紛被推翻了政權,被趕回了他們的蒙古老家,而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人後面又被清朝收服了,清朝的統治者採用了西藏的喇嘛佛教改變了所有蒙古人的精神。

在佛教的影響下他們開始變的不願搶奪殺戮起來,成為了樂善好施、豪邁大方的遊牧民族,也是自此之後,蒙古人對中國中原王朝的威脅徹底被消彌,在蒙古人的精神被滅亡之後,繼承了蒙古人精神的俄羅斯人就接替了蒙古人的地位,對整個清朝的邊境展開了侵奪。

我覺得我們經常說的清朝北疆沒有遊牧民族的威脅是一種不正確的說法,雖然沒有了遊牧民族,但是俄羅斯人不正是這些好殺搶掠的遊牧民族精神繼承者嗎?雖然俄羅斯人不是遊牧民族,但是精神本質上是相同的。

所以說這就是蒙古人沒有改變俄羅斯人血統的原因,說到底還是人數太少,對整個龐大的俄羅斯民族來說是無法達到改變層面的,血統這種東西有時候是種雞肋,因為整個世界民族發展這麼多年,各個國家民族之間的血統早已經發生了混雜,真正能保持血統純正的民族又有多少呢?在我看來,雖然蒙古人沒有改變俄羅斯人的血統,但是他們改變了俄羅斯人一種更強大的東西,那就是他們的精神,這種精神上的改變才是擁有著重大意義的。


孤客生

蒙古的成吉斯汗西征,是軍事集團行軍打仗的隊伍,不是為了去爭奪土地,不是一個去要統治歐洲管理隊伍,沒有大批人到那裡去管理,也沒有去那裡強行推行同化的政治,執行古蒙古國家政策。如同強盜一樣燒殺搶擄,把人家城市變成廢墟搶擄一切,又回自已住在草原帳篷裡,還等在人家貢獻養活,也只是有少數人等著貢獻,不要說俄羅斯變蒙古人,他們找老婆生孩子最後也成了當地人被同化了。

成吉斯汗領導的騎兵隊,在歐洲東部打敗了無數城邦大公。卻沒留一支管理隊伍,管理那裡地方,甚至成吉思汗還下令,不讓自己大軍隨軍婦女在那裡生兒育女違者斬殺,當然沒有人口存留那裡。據歷史記載,蒙古人西征時人數只十三萬多人,也更沒有人想留在那裡生活。第一次西征(1219一1225)是1219年開始得,成吉思為了肅清乃蠻部的殘餘勢力,以及消滅西域強國花刺子模,便藉口花刺子模殺了蒙古商隊的人。他親率大軍西征,有朮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速不哲別隨著長驅直入中亞後。1220年攻佔花刺子模都城撒馬爾幹。使花剌子模國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臺,哲別率軍窮追到西邊裡海,黑海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境內打敗國王和欽察羅斯的聯軍。成吉思汗又揮軍追擊國王太子扎蘭丁,在印度河流打敗。1225年就又東歸回來。又率軍攻打西夏了。西征征服後並沒有留下管理軍隊,和殖民在那裡。雖然分封給四個兒子,軍事集團是在一起的。第二次是1227年成吉思汗在快使西夏投降時候死了,四分汗國,三兒子窩闊臺繼承大汗後,又派朮赤之次子拔都領軍再次西征,這次徹底滅了花刺子模,殺了札蘭丁,又去征服欽察,攻陷莫斯科,基輔地域。並分兵數路向歐洲腹心挺進,1241年北路蒙軍,在波蘭西南與波蘭,日耳曼的聯軍在利格尼茲決戰大勝聯軍。撥都親領蒙軍中路主力跟進進入匈牙利都大獲全勝,到達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歐洲震驚,各國都面臨滅頂之災時,撥都卻又東返回來,窩闊臺死了,又急速班師了,第二西征也沒有留下管理隊伍,更沒有殖民。1251年蒙哥當大汗後,又令其弟旭烈兀西征,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亞地區中東地區伊朗北部。1257年蒙軍大軍蕩平木刺夷人之地。揮師繼續西進攻陷報達(巴格達)屠殺很多人消亡了古老國家黑衣大食,又率兵攻陷阿拉伯聖地麥加,大馬士革,其前鋒曾渡海收富浪(塞浦路斯島)打算去進一步攻打埃及,又得報蒙哥在伐宋陣亡,便又軍隊班師東返。第三次西征勝利成果又都全部送給埃及人。蒙古每次都以屠殺佔領地男人,搶擄財富婦女的目的征戰,並沒有想留下來統治,更沒有把想把軍隊留下來統治那裡人民。隨著軍隊的撒出,留在也是少數人。就是草原上的幾多少數移動的統治者帳篷 ,收取貢獻可汗王帳篷。繼續在以草原生活方式生存,他們不似漢人以土地修城市統治農民生產生活 ,全憑貢獻,放牧為生,人口又少。還有大篷房,再分小帳篷,最後人家也不給貢獻,他們跑回到到東方來了。

在成吉思汗的組織下把分散一家一戶放牧人,組成百戶,成幹戶,成萬戶的有組織軍事集團,變成蒙古族。不是天生就有蒙古人。蒙古人是從鮮卑人,突厥人,西夏人,遼國人,金國人被人家成吉思汗征服後,都必須加入百,幹,萬戶變成了蒙古人。到近代在沙俄蘇聯的高壓同化政策下,在俄羅斯蒙古更是被更名,或同化盡了。本來在三次西征就沒有留下多少蒙古人,前二次沒有留下人統治,第三次征服了成果全部又送給埃及人,加前兩次有大汗不許在西征途中生兒育女,蒙古人血脈本來很少,幾乎都是有漢族血統的遼,金,西夏人,加入變為蒙古人。回回人那裡近八百年人類變化,除中亞國家有蒙古人特徵外,俄羅斯的蒙古族本來就少,在社會中吸收演化盡了更特別不顯了。在明朝蒙古人從西方向東迂來要一半路解散留在中亞新江,清朝由有十幾萬由很遠西方跑來東方。古代的人本來就少,草原上的人口更少,兩次東遷以後再有幾多人在俄羅斯西部。所以第二次反抗沙皇東遷後,在俄羅斯沒有跑向東方蒙古人也幾乎被沙皇殺光滅淨了。所以俄羅斯歐洲部分很難有蒙古人存活。更不要說大量地種群部落在那裡生存,是不用想事情。俄羅斯征服土地的過程都血腥地是屠殺異族的生命的代價搶來的。


ww3721

有網友問蒙古統治俄羅斯二百多年,但現在的俄羅斯人卻看不出有蒙古人的血統,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其實蒙古人建立的金帳汗國統治俄羅斯的時候人口數量非常少。

我們知道到了明朝末年,蒙古大汗林丹汗也不過只有40萬部眾,再加上衛拉特四部、喀爾喀、蒙古也不過100萬人口,在成吉思汗時代,蒙古人口比這個數字只少不多,因為明末、蒙古已經開始招人種地了,可以養活更多人口。

而這些蒙古人在成吉思汗時代還要分配給成吉思汗叔叔兄弟們的四大翰兒朵,分給四大汗國,還要有留守內外蒙古遊牧的,還要分出很多人到中國關內,在關內一些地方駐防,在大都等地管理政務。

實際上金帳汗國可以帶走的士兵,安裝俄羅斯人寫的金帳汗國曆史來說就是3000-5000人,連同家屬也不超過2萬人。實際上後來金帳汗國的主要兵源都是當地的欽察人,也就是遊牧在烏克蘭和南俄羅斯大草原的突厥人。

但是俄羅斯也確實受到了蒙古思想、稅收、軍事制度和政務制度的巨大影響,而且由於蒙古人和俄羅斯貴族通婚頻繁,實際上在俄羅斯貴族當中蒙古血統比較多,與蒙古通婚的俄羅斯貴族包括92個大公,63個公侯伯爵,還有300多個地方上的大貴族家庭。

普通俄羅斯人有蒙古血統的則很少,除了在俄羅斯的純粹蒙古人數量很少以外,這也和居住在南俄羅斯大草原上的金帳汗國帝都大汗和貴族們更加喜歡來自伊朗和中亞的美女有關。


深度軍事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蒙古人,其次要了解蒙古人對俄羅斯人的影響。

蒙古人是東胡後裔,其血親,先輩,分支等等早就和華夏血統融為一體,以至於北方人從性格到文化等等都有改變。這也是為什麼北方人和南方人有這麼大各種差異的原因。而且蒙古族並非血統民族,其強勢崛起的時期包含了北方几乎所有遊牧民族的部落。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就是遊牧與農耕的衝突史,歐洲學者認為古中國農耕文明之所以延續至今就是因為北方遊牧民族的壓迫從未讓這個文明徹底高枕無憂。南方的溫暖永恆的吸引著苦寒之地的民族無數次的進攻,佔領,融合。或者被進攻,被佔領,融合。無數次的民族輸血保持了華夏文明基本的血性,沒有被安逸的農業生產方式和封建主義愚民統治徹底奴化,固化。如果一個文明只有舒適和安逸,沒有外來文化衝擊,軍事壓力,多元矛盾刺激社會創新進步,那麼這個文明必將在走向時代侷限下的巔峰後,步入萬劫不復。請參考其它文明古國。

至於俄羅斯民族,作為與蒙古人有關係的眾多民族之一,在蒙古人征服他們全部之前他們甚至不是全部人都知道自己是俄羅斯人,更不知道還有哪些傢伙是俄羅斯人 ,所以他們的文化受到蒙古人影響較大。但是作為同一歷史時期最見多識廣具有最完全世界觀的蒙古人,絕對是當時世界上最開放和包容的民族,他們的崛起是如此之快,民族統一時間是如此之短以至於造成了他們的融合速度和程度對全世界所有文明形式來說都沒有構成毀滅性的影響,反而極大的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科技物種的交流,為東西方文明的下一次爆發式發展起到了引信式的推動作用。當然,作為當時相對落後的西方文明來說獲得了更大的益處,而且他們的社會制度沒有被蒙古人摧毀重建。

遺憾的是蒙古人崛起於暴力,則必將終結於暴力,如曇花一現般閃過歷史的長河,但是誰也不能說他們無足輕重,就好像只傳了一代的秦帝國永遠的改變了中華大地,蒙古人颶風般的影響力短暫卻永遠的改變了亞歐大陸的文明格局。

相對應的只有被歐洲視為上帝之鞭的匈奴西遷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可與之比肩。當然這次被摧毀重建的是歐洲文明,而不是亞洲文明。之後漫長的黑暗時代對應亞洲明清兩代社會體系的毫無進步。然後是歐洲工業文明大爆發。那麼各位中華兒女接下來是不是輪到我們東方文明的爆發了呢?


該講要講該噴再噴

先直接看俄羅斯人(不包括俄羅斯的其他民族)的基因圖譜,屬於黃種人基因的N(極北基因)、O(遠東基因)分別只佔1.6%和1.4%,這正是為什麼俄羅斯人和蒙古人長相明顯不同的原因。

俄羅斯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

13世紀初,基輔羅斯被蒙古人佔領後,最終分裂成多個國家,這些國家都自稱為是俄羅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統繼承人。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俄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實際上,蒙古人攻打基輔羅斯時,人口並不多,在整個蒙古帝國擴張時期,整個蒙古民族其實也只有12萬9000的士兵,這麼少的人口怎麼可能徹底改造俄羅斯人的基因?

但是蒙古人對俄羅斯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主要表現在民族心理層面的改造,俄羅斯人因此明顯區別於歐洲其他民族,也因而成長為戰鬥的民族。

俄羅斯史學界通常把蒙佔兩百多年的時間,稱為“韃靼——蒙古人的桎梏”,但對這一時期的看法卻不盡相同。其中,大多數人對蒙古的統治持全盤否定態度。他們認為“蒙古的統治,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具悲劇性的一頁,使東北羅斯脫離了歐洲大家庭,阻礙與遏制了俄羅斯的正常發展”。但是,也有少數人看法例外,如18—19世紀的歷史學家卡拉姆津,就主張蒙古的統治有好處,認為它加速了俄羅斯的統一,特別是“莫斯科的強大應該歸功於蒙古”。


六甲番人

蒙古統治俄羅斯二百多年,大概也就是說的當時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1219-1502)對於羅斯諸公國的統治。

為什麼被統治200年的時間,現在的俄羅斯人身上看不出蒙古人血統,其實非常簡單。

第一,金帳汗國也羅斯諸公國之間的關係是宗主國與藩屬國的關係,嚴格意義上羅斯諸公國都是擁有自己的領土。所以作為宗主國的金帳汗國,不太可能大規模進行人口遷入。



第二,即便是在金帳汗國內部,作為統治階級的蒙古人本身也是佔極少數的。汗國的人口主要是欽察人、保加爾人、花剌子模人,特別是屬於突厥部族的欽察人,更是完成了對汗國內部蒙古人的同化。


很明顯,金帳汗國的蒙古人並沒有能力去同化。這就像當年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女真人建立的清朝,他們最終都無法同化華夏民族。甚至還出臺政策,禁止蒙漢通婚,滿漢通婚。

不過,回過頭來說,蒙古人對於羅斯公國和生活在那裡的斯拉夫人還是有影響的。俄羅斯開始向亞洲地區的擴張,正是始於蒙古人統治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