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盤錦的匪患

舊時盤錦的匪患

舊時盤錦的匪患

日偽時期盤山縣的綠林人物

舊時盤錦的匪患

“一人一馬一杆槍,好吃懶做入大幫”。這是舊時在盤錦流行的民謠,形容許多安逸惡勞者,還有被生活所迫者,當了土匪,本地人稱之為“鬍子”。因大多乘馬背槍,又被官方稱為“馬賊”。“大幫”即“匪幫”,也稱“綹子”。在軍閥混戰和偽滿時期,三等小縣盤山縣卻是關外有名的“匪縣”。

舊時盤錦的匪患

舊時盤錦的匪患

土匪分為“義匪”和“惡匪”。“義匪”非常講究,專門“吃大戶”(搶有錢人),不欺負窮苦人。他們的格言是:專殺為富不仁者。比如有傳奇色彩的沙嶺戴玉(後來還參加瞭解放軍武工隊)。同時要提及的是,曾被日寇並稱之為“馬賊”的張海天、項青山、蓋中華、蔡寶山等人不能稱之為匪,因為他們是在民族危亡之際舉旗抗日的綠林人士,後來成為東北義勇軍知名將領。尤其是他們的隊伍早期也是以打富濟貧為主的,抗日時期有組織性、紀律性,功勳卓著,曾受張學良將軍的支持和肯定。

舊時盤錦的匪患

舊時盤錦的匪患

但更多的則是“惡匪”,即純土匪。當時向政府公開報號的匪幫就有百餘股,人數數千人。臭名昭著的就有大本字(匪首王德本)、大雲字(匪首高廣佔)、東洋(匪首王嶽東)、天勝(匪首李旭東)、中軍(匪首看中軍)、舉天(匪首郭鳳舉)、反國(匪首張維國)、老二哥(匪首李百川)。他們活動在駕掌寺、壩牆子、棠樹林子、古城子、沙嶺、新開河、繞陽河、高升、西葦塘等地。

舊時盤錦的匪患

日軍鐵甲車進入盤山縣城

舊時盤錦的匪患

盤山縣城內所謂負責“討匪”的日本警憲

舊時盤錦的匪患

日軍抓捕綠林人物

每當青紗帳起,蒿葦密佈,土匪們就開始瘋狂騷擾百姓。他們輕則搶糧搶雞搶衣,索酒索肉,重則燒殺綁票。這真是“有錢的怕綁,有姑娘的怕搶,走路的怕劫,出門的怕攮”,盤錦本身就是九河下稍,十年九澇,匪患猖獗又讓饑饉的百姓生活雪上加霜,民命輕於草芥。為避匪患,一些富戶只好在宅院周圍築起炮臺,僱用槍手,弄得壁壘森嚴。比如曾任熱河省衛隊旅長的闞朝俊(外號“闞老勺”)和大窪平安的財主馬文陽等人都是如此。也有些富戶經不起騷擾,只好把家搬到盤山縣城、田莊臺等治安好點的地方。還有些乾脆遷往營口、瀋陽等城市。平民百姓為了防土匪偷襲,建房時都不敢留後窗。

土匪也有中性的,即他們在自己家鄉以“保地盤”為由,變相搶劫。

舊時盤錦的匪患

解放戰爭時期盤山縣負責剿匪任務的部分武工隊員

偽滿時期,日偽當局以“剿撫兼施,恩威並重”的形式剿匪。但實際上他們的打擊對象主要是抗日力量。他們把抓回來的懷疑對象,不分青紅皂白就採取壓槓子、灌辣椒水、翻肋條等嚴刑逼供。當時在盤山縣縣城的西門外,幾天時間就要出一次“大差”(槍斃人),最多時達三十多人。這其中不乏一些抗日義勇軍和冤屈者。其中1935年,義勇軍將領蔡寶山就是因叛徒出賣,被日寇槍殺於此的。但一些十惡不赦的土匪頭子相反卻被日偽當局以“以夷治夷”的方式,委任為各村自衛團團長,使他們變成漢奸繼續禍害百姓。

舊時盤錦的匪患

盤山縣負責過剿匪和改造土匪的部分公安人員

舊時盤錦的匪患

盤山縣公安局負責改造土匪的成員之一顏世洪(左)

到解放戰爭時期,境內很多土匪還依仗國民黨的支持,和當地地主武裝結盟,襲擊解放軍和土改工作隊、農會,殺害了不少土改工作人員和農會幹部。企圖顛覆新生民主政權和解放事業。1948年,盤山縣公安部隊因此配合解放軍開展剿匪鬥爭,共抓獲土匪296人,給土匪以沉痛打擊。後來公安機關又先後舉辦了三期改造訓練班,共改造316個抓獲和招降來的土匪。至此,境內土匪勢力已土崩瓦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