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心李滄」李滄八旬老人李謙德奉獻19年 把荒地變花園

「宜心李沧」李沧八旬老人李谦德奉献19年 把荒地变花园

曾經荒草雜生、垃圾堆成山的兩塊荒地,在一位老人手中徹底變了模樣——鮮花綻放、曲徑通幽、環境優雅,成了社區居民嚮往的休閒場所。這位老人叫李謙德,今年80歲,家住李滄區興城路街道唐山路社區。從1999年開始,老人義務“承包”了小區換熱站周邊的垃圾荒地,自己出錢出力將其清理、翻修,打造成人人稱讚的花園。鄰居們多年來都十分感念老人的友善和熱心,他表示會一直“承包”下去,為社區和鄰居們多做點事情。

「宜心李沧」李沧八旬老人李谦德奉献19年 把荒地变花园

“承包”荒地 建成小區花園

「宜心李沧」李沧八旬老人李谦德奉献19年 把荒地变花园

唐山路社區的這處小花園,位於上坡位置,緊靠著小區的換熱站,站在圍欄外可以看到花園裡曲折的地磚小徑。花圃中,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正在除草,他就是這處小花園的“主人”李謙德,今年80歲,是位有著近40年黨齡的老黨員。儘管已過盛花期,但仍有很多顏色各異的花朵綻放,“一年四季都有花看,你看這是芍藥、牡丹,這是臘梅、杏梅,這是耐冬、月季,種了十幾種花。”老人對這些花如數家珍。

而在十幾年前,這兩處小花園還完全是另外一種景象。“這個小區是原鹼廠宿舍,上世紀60年代就建成了,是個老小區,環境不像新小區那樣整潔乾淨。”張永平說,這兩塊花園原先都是空地,由於長期無人管理荒草叢生,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堆成小山,衛生狀態髒亂差,每逢夏天蚊蟲滋生,居民不堪其擾,還因為環境問題經常發生爭吵。“我在這個小區住了幾十年了,對這裡的感情很深,所以退休後,我就主動申請‘承包’下了這兩片荒地,想把衛生弄得乾淨點,大家住得也舒心點。”李謙德說。

「宜心李沧」李沧八旬老人李谦德奉献19年 把荒地变花园「宜心李沧」李沧八旬老人李谦德奉献19年 把荒地变花园

義務奉獻 想為社區多做事

於是從1999年開始,李謙德便義務整理這兩片三角地,至今已堅持了十九個年頭。“我先把堆積的所有垃圾都清理了出去,因為多年累積的垃圾太多,我自己幹不過來,只好掏錢僱了兩位農民工和一輛剷車,最終把垃圾清理乾淨了。”老人稱,在將垃圾清運後,他又把這塊地重新翻了一遍,將夾雜在土裡的石塊一一清理掉,讓孩子幫忙從別處運來了幾車牛糞,增加土地的養分。“連續3年時間我都用牛糞施肥,這塊地才算是恢復了養分,種的各種花草長得就很好了。”老人說,他多年來每次去逛花鳥魚市時,都會買一些肥料、花草種子,隨時補充到花園中。

花園中,李謙德還在這裡打造了很多休閒會客的設施,這些都是他廢物利用後的成果。比如,花園裡的桌子椅子多是李謙德撿來的,通過加固拼裝而成;花園北側的一處花窖也是他一鏟一鏟挖出來的,方便冬天存放花過冬。而在花園的南側圍牆處,老人還搭起了棚子,將各種工具存放在這裡,狹窄的空間裡,老人甚至還留出了一個工作臺,用來幫鄰居們維修工具、小家電等。

如今,這處花園已成為鄰居們聚會聊天的場所,炎熱的夏天坐在涼棚裡,有鮮花陪伴和微風拂面,感覺十分愜意。而李謙德一天之中大部分的時間也都在花園中度過,生活過得怡然自得。“當初我建花園的時候,初衷就是把髒亂的環境整治好,變成鄰居們共享的美麗的公共環境,所以在這個花園裡,我從來不種瓜果蔬菜。就連澆花的水用的也是塑料桶接的雨水,不浪費水資源。”老人說,他現在身體還算硬朗,這個花園也會一直“承包”下去,為社區和鄰居們多做點事情,為美麗青島的建設也繼續奉獻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